廣武君的建議韓信任大將軍之後,打敗了魏王部隊,又和張《史記新讀》英雄末路(16)

史記新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史記新讀

史記新讀 - 英雄末路(16)

史記新讀

英雄末路(16)

廣武君的建議

韓信任大將軍之後,打敗了魏王部隊,又和張耳率領幾十萬人馬,想要突破井陘口,攻擊趙國。

趙王、成安君陳余聽說漢軍將要來襲擊趙國,就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

廣武君李左車向成安君獻計說:「聽說漢將韓信渡過西河,俘虜魏豹,生擒夏說,新近血洗閼與,如今又得到張耳輔助,計劃要奪取趙國。

漢軍乘勝追擊,其鋒芒不可阻擋。

但是,他率軍遠征,千里運糧,士兵面有饑色,食不果腹。

井陘地方的通道,狹窄到兩輛戰車不能並行,騎兵不能排成行列,行進的軍隊迤邐數百里,運糧食的隊伍勢必遠遠地落到後邊,希望您臨時撥給我奇兵三萬,從小路攔截他們的糧草。

您就深挖戰壕,高築營壘,堅守軍營,不與他們交戰。

他們向前不能戰鬥,向後無法退卻。

他們在荒野什麼東西也搶掠不到,用不了十天,兩將的人頭就可送到將軍帳下。

希望您仔細考慮我的計策。

否則,一定會被他二人俘虜。」

成安君是個信奉儒家的呆板書生,經常宣稱正義的軍隊不用詭計,他說:「我聽說兵書上講,兵力十倍於敵人,就可以包圍它,超過敵人一倍就可以交戰。

現在韓信的軍隊號稱數萬,實際上不過數千。

竟然跋涉千里來襲擊我們,已經疲憊至極。

如今像這樣迴避不出,強大的援軍到來,又怎麼對付呢?諸侯們也會認為我膽小怕事,就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

他沒有採納廣武君的計謀。

沒想到自己的任一性一竟成就了韓信的一代威名。

井陘口之戰

韓信派人暗中打探,瞭解到成安君沒有採納廣武君的計謀,韓信大喜,這才敢領兵進入井陘狹道。

離井陘口還有三十里,軍隊停下來宿營。

韓信半夜傳令出發,挑選了兩千名輕裝騎兵,每人拿一面紅旗,從小道上山,隱蔽起來觀察趙軍的動向。

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就火速衝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一起漢軍的紅旗,不得有誤。」

韓信又讓下人準備慶功宴,說:「今天打垮了趙軍就會餐。」

將領們都不相信,應付式答應下來。

韓信對手下軍官說:「趙軍已先佔據了有利地形築造了營壘,他們看不到我們大將的旗幟、儀仗,就不肯攻擊我軍的先頭部隊,你們放心地去張開陣形守在那裡。」

他就派出一萬人為先頭部隊,出了井陘口,背靠河水擺下戰陣。

趙軍遠遠望見,大笑不止,嘲笑漢軍主將是不是弱智,把自己的軍隊往死路裡推,靠近河邊不是連退路都沒了。

天剛濛濛亮,韓信豎一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大吹大擂地開出井陘口。

趙軍打開營壘攻擊漢軍,雙方激戰了很久。

韓信、張耳假裝拋旗棄鼓,逃到河邊的陣地。

趙軍見狀人人摩拳擦掌想建立軍功,於是傾巢出動,爭奪漢軍的旗鼓,追逐韓信、張耳。

韓信、張耳回到陣地,指揮全軍殊死奮戰,由於沒有退路,戰士們拚死抵抗,兵力雄厚的趙軍竟一時無法取勝。

這時,韓信預先派出去的兩千輕騎兵,火速衝進趙軍空虛的營壘,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豎一立起漢軍的兩千面紅旗。

趙軍久攻不下,想要退回營壘休息,但發現營壘插滿了漢軍的紅旗,大為震驚,以為漢軍已經俘獲了趙王的全部將領。

趙軍軍心大亂,士兵紛紛落荒潛逃,趙將即使斬殺了許多逃兵,也不能禁止。

漢軍前後夾擊,徹底摧垮了趙軍,生擒了趙王。

陷之死地而後生

眾將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趁機問道:「兵法上說行軍佈陣應該右背山陵,左臨水澤。

這次將軍反而令我們背水列陣,還說『打垮了趙軍會餐』。

我等並不信服,然而竟真的取得了勝利,這是什麼戰術啊?」

韓信回答說:「這也在兵法上,只是諸位沒留心罷了。

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況且我平時沒有機會訓練諸位將士,這就是所說的『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這種形勢下非得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戰不可;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將士們就會逃跑,怎麼還會取勝呢?」

將領們都佩服地說:「好,將軍的謀略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史記新讀》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廣武君的建議韓信任大將軍之後,打敗了魏王部隊,又和張《史記新讀》英雄末路(16)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