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信仰佛教,一心想著修《中華上下五千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中華上下五千年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中華上下五千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信仰佛教,一心想著修身養一性一,根本無暇顧及朝中事務。

大臣乙渾趁機將朝政控制在自己手中。

公元471年,文成帝的皇后馮氏將乙渾誅滅,並一逼一迫拓跋弘將皇位讓給太子拓跋宏。

拓跋宏即位時年僅四歲。

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就被殺死,祖母馮氏將他養大。

拓跋宏登基後,被稱作孝文帝,馮氏被封為太皇太后。

她一直臨朝聽政二十年,歷史上把她稱為「文明太后」。

馮氏去世後,拓跋宏重新掌握朝政。

由於從小就受到漢族文化的熏陶,所以他對漢族的文化非常瞭解。

他覺得要使北魏長治久安,一定要對漢族文化加以吸收利用,對北魏落後的風俗進行改革。

北魏建立政權時,將都城定在了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

到孝文帝執政時,平城作為北魏的都城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

拓跋宏發現,平城處在偏僻的地方,這對北魏政一府控制中原地區製造了相當大的困難,而且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逐漸強大起來,對平城造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此外,平城土地貧瘠,氣候乾燥,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糧食生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只能依賴中原地區提供。

洛一陽一是當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如果把都城遷到那裡,朝廷一定會更加安全。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孝文帝才決定把都城遷到洛一陽一。

孝文帝十分清楚,朝廷裡守舊的大臣一定會反對他遷都。

可是,為了北魏政權的鞏固,遷都又勢在必行。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他想出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一天早朝時,孝文帝對大臣們說:「我想要領兵攻打南齊。」

大臣們紛紛表示,南齊頗具實力,如果貿然發動進攻,恐怕難以取勝。

在這些大臣中,任城王拓跋澄反對得最為激烈。

孝文帝被氣得火冒三丈,他不耐煩地說:「我是一國之君,我想出兵便出兵,用得著你說三道四嗎?」

拓跋澄說:「陛下是一國之君,陛下的話便是聖旨。

但是,我是國家的大臣,勸阻陛下冒險出兵是我的本分。」

孝文帝宣佈退朝,之後派人把拓跋澄召入宮中。

他對拓跋澄說:「其實,剛才我向你發火是在演戲,我只不過想嚇唬一下文武官員。

老實說,我想發動一場政治改革,但平城這個地方不合適。

現在只有遷都才能夠改革我們落後的風俗。

我提出攻打齊國,只是想借這個機會遷都到洛一陽一。」

拓跋澄聽完後立即表示贊同孝文帝遷都。

他是大臣中反對攻打南齊最為激烈的一個,他不反對後,其他大臣也就不說話了。

於是,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從平城向南進發。

趕到洛一陽一後,天下起雨來,整整下了一個月。

南齊在洛一陽一之南,孝文帝不顧道路泥濘難行,繼續下令向南進發。

大臣們來到孝文帝面前,紛紛勸說他不要再繼續向南行軍了。

孝文帝說:「這次我們出動三十萬大軍勞師遠征,如果現在不繼續前進,那豈不是徒勞無功嗎?這又如何向國人一一一交一一一待呢?要不這樣,我們把都城遷到這裡,也算次此行動的成果,你們覺得怎麼樣?」

大臣們聽後都不知該如何回答。

孝文帝又說:「你們趕緊做決定。

現在不同意遷都的站在右邊,同意的站在左邊。」

一個大臣說:「只要陛下不下令向南進軍,我們就同意把都城遷到洛一陽一。」

雖然很多大臣並不贊成遷都,但是現在他們只有兩條路可選,對他們來說,遷都總比繼續向南進軍要好很多。

於是,他們都表示支持遷都。

此後,孝文帝派拓跋澄返回平城,將遷都的好處講給那裡的王公貴族聽。

有些人被說動了,但大部分貴族仍然反對遷都。

後來,孝文帝親自返回平城,與反對遷都的貴族大臣們一起商量這件事。

那些人提出很多理由,但都被孝文帝駁倒了。

公元495年,北魏正式將都城遷至洛一陽一。

此後,孝文帝又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促進了北魏的發展,為我國北方的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魏分崩離析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華上下五千年》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信仰佛教,一心想著修《中華上下五千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