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菜根譚》處親從容 對友剴切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處親從容 對友剴切

菜根譚

處親從容 對友剴切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優遊。

從容:鎮靜不慌亂。

剴切:切實、直接了當。

優遊:柔和、模稜兩可。

當遇到父母兄弟或骨肉至親之間發生家庭糾紛或人倫慘變事故時,應該保持沉著、從容的態度,絕對不可以感情用事,採取激烈言行而把事情弄得更壞;當跟知心好友交往時,萬一遇到朋友有什麼過失,應該親切誠懇地直言規勸,絕對不可以由於怕得罪人而模稜兩可,眼看著他繼續下去。

我們與朋友交往時,發現朋友有什麼過失時,應該直截了當地批評。

絕對不要怕得罪他,使他的錯誤繼續下去。

蘇東坡在黃州親眼目睹了菊花落瓣,認識到錯改了王安石《詠菊》詩,想向太師賠罪,只是找不到進京的機會。

馬太守決定把冬至節派官上朝進賀表的事交給蘇東坡,賀表也由蘇東坡來寫,東坡得到這個機會很高興,記起到黃州上任時王安石囑咐他取瞿塘中峽水之事。

當時因對被貶黃州心中不服,竟忘了這件事,現在想一定要辦妥。

於是從水路走,可順便取中峽之水。

順流而下,一瀉千里,因鞍馬顛簸、身一體睏倦,不覺睡過去了,沒有吩咐水手打水,到醒來時已是下峽,過了中峽。

東坡趕緊吩咐拔轉船頭,要取中峽水,但逆水行舟,很是費勁,而且用不上力。

遇見一個老者,問三峽哪一峽水好。

老者說:「三峽水晝夜不斷,難分好壞。」

東坡想:「何必一定要取中峽水呢?」

叫個水手將下峽水裝滿了一甕,回到黃州,寫好了進表。

星夜趕到東京,到了相府見了荊公,東坡對錯改詩句一事,拜伏於地,表示謝罪。

王安石說:「你沒看見過這不怪你。」

便問帶中峽水的事情。

東坡說已經帶來了。

王安石趕緊取來甕,命令下人生火煮水,沖泡陽羨茶,但茶色半晌方見。

王安石問:「此水何處取來?」

東坡答:「巫峽。」

王安石:「是中峽水了。」

東坡答:「正是。」

王安石笑著說:「又來欺老夫了,此乃下峽之水,如何假名中峽?」

蘇東坡大驚,說是問過當地有經驗的老者,告訴三峽之水都一樣。

於是聽信了他取了下峽之水,並問:「老太師怎麼辨別出來了?」

王安石教育他讀書人不可輕舉妄動,凡事要尋根究底,並向他解釋:「上峽水一性一太急,下峽水太緩,只有中峽緩急相半。

太醫院官乃明醫,知老夫患中脘變症,故用中峽水引經。

此水煮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

今見茶色半晌方見,故知是下峽。」

東坡聽後,心悅誠服,離席謝罪。

王安石安慰他說沒有什麼罪,並指出他因過於聰明,容易疏略。

王安石對蘇東坡這次做錯了事,而且開始還想混過去,沒有斥責他,而是一方面中肯地指出東坡過於聰明,反而不能尋根究底,容易犯自以為是的一毛一病,另一方面又向東坡介紹三峽之水上中下的區別,使東坡心悅誠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菜根譚》處親從容 對友剴切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