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杜摯又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史記新讀》作法自斃(2)

史記新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史記新讀

史記新讀 - 作法自斃(2)

史記新讀

作法自斃(2)

大臣杜摯又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換舊器。

倣傚成法沒有過失,遵循舊禮不會出偏差。」

商鞅說:「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有利於國家就可以不倣傚舊法度。

所以湯武不沿襲舊法度而得天下,夏商不更換舊禮制而失天下。

反對古制的人不能因此受到責難,沿襲舊禮的人是不值得讚揚的。」

孝公說:「講得好。」

於是任命商鞅為左庶長,終於決定變法。

言出必行

新法準備就緒後,還未公佈。

商鞅就想:一定要想個辦法讓人們相信我的變法是真的!於是他在都城南門豎一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對圍觀的人說,誰能把它扛到北門去,賞黃金十兩。

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自然也就沒有人去扛。

後來商鞅把賞金一直加到五十兩,終於有一天,一個壯漢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當場賞了他五十兩黃金。

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民眾。

老百姓紛紛議論: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執行。

隨後,新法終於頒告全國了。

新法在民間施行了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投訴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

正當這時,太子也觸犯了新法。

商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就是因為上層貴族也觸犯它。

所以不管是誰如果不遵守新法,一定要受到懲罰。」

商鞅要依新法處罰太子,但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商鞅就處罰了太子的兩位老師,因為他們的教導無方。

公孫賈被處以黥刑(臉上刺字),公子虔再次犯法後處以劓刑(割去鼻子);他還用殘酷的血腥手段進行鎮壓,僅一天就處死了七百餘人,以至於「渭水盡赤,號哭之一聲動天地」。

沒過多久,秦國人就都遵守新法,不敢抱怨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這才體驗到新法帶來的好處,秦國出現了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家富足的局面。

秦國人民勇於為國家奉獻,不敢為私利爭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

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紛紛到國都稱讚法令的好處。

商鞅卻說:「這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於是把他們全部遷到邊疆地區去。

此後,百姓再沒人敢議論新法了,都遵紀守法老老實實地過日子。

商鞅伐魏

秦國富強之後,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商鞅也被任命為大良造為一職。

商鞅曾勸孝公說:「秦和魏的關係,就像人得了致命的疾病一樣,必須得到根治不可,反正,不是魏國兼併秦國,就是秦國吞併魏國。

為什麼這樣說呢?魏國地形險要,建都安邑,與秦國以黃河為界,獨自獲得崤山以東的有利地形。

形勢有利時他們就向西進犯秦國,不利時就向東擴展領地。

如今憑借大王的聖明賢能,秦國才能繁榮昌盛。

而魏國剛剛被齊國打敗,諸侯們想背叛它,您可以趁此良機攻打魏國。

魏國抵擋不住秦國的進攻,必然要向東撤退。

魏國一退,秦國就佔據了黃河和崤山險固的地勢,向東就可以控制各國諸侯了。

這可是統一天下的帝王偉業啊!」孝公認為有理,就派商鞅率領軍隊攻打魏國,魏國派公子卬領兵迎擊。

商鞅派人給公子卬送來一封信,寫道:「我當初與公子相處得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

我不忍心相互攻擊,想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魏公子卬相信商鞅說的,就前去赴約。

沒想到會盟剛結束,商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將公子卬捉住,然後趁機攻打魏軍,徹底消滅了魏軍,才班師回朝。

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秦擊潰,國勢一天比一天衰弱。

他就派使者割讓河西地區奉獻給秦國以求和。

魏國隨後離開安邑,遷都大梁。

魏惠王懊惱地說:「我真後悔當初沒採納公叔痤的意見啊,否則也不會落得現在這麼悲慘的下場了!」商鞅得勝歸來後,秦孝公把於、商等地的十五個邑封給了他,封號叫做商君。

趙良的勸告

商鞅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親國戚都因為他的變法剝奪了自己的世祿特權而怨恨他。

一個名叫趙良的人去拜見商鞅,表示了自己對他的不滿。

商鞅說:「我覺得我對秦國的治理成果是很顯著的,現在秦國社會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家富足,版圖也比以前擴大了許多,您有什麼抱怨的呢?」

趙良說:「上古聖人虞舜曾說過:『謙虛的人才能被人尊重』,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張去做,何必來問我呢?」

商鞅說:「當初,秦國是何等落後,就像那未開化的野蠻夷狄,是我使他們懂得禮教,男一女有別,國家富強。

您看我與五羖大夫相比,誰更有才幹?」

趙良說:「五羖大夫是楚國的鄉下人,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但卻沒有路費。

他就把自己賣給秦國人做奴隸。

整整過了一年,秦穆公才知道這件事,把他贖買出來,加以任用。

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不打傘,視察全國,沒有隨從的車輛,不帶衛士護從。

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就使秦國稱霸天下。

他死時,秦國上下不論男一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感到悲傷,不唱歌謠了。

您靠秦王一寵一臣的舉薦,才得以面見秦王,這就說不上什麼名聲了。

您身為秦相不為百姓造福卻大建宮闕,這就說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了。

您懲治太子的師傅,制定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

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

如今您卻違情背理採用嚴刑酷罰,這實際上不是對百姓施行教化啊!您一出門,後邊跟著數以十計的車輛,車上都是頂盔貫甲的衛士,您讓身強力壯的人做貼身警衛,持矛一操一戟緊隨在身後。

這些防衛措施缺少一樣,您必定不敢出門。

您的處境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會消亡。

您要想延年益壽,就把商於封地交還秦國,到偏僻的地方澆園自耕,勸秦王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教化百姓尊老一愛一幼,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

如果您還要貪圖商於的封地,把獨攬國政視為榮耀,到時候一旦秦王去世,秦國想要報復您的人不計其數,您馬上就要命喪黃泉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史記新讀》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大臣杜摯又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史記新讀》作法自斃(2)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