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魏敘後事《後魏書》:魏故事,將立皇后,必令《太平御覽》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

太平御覽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太平御覽

太平御覽 - 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

太平御覽

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

○後魏敘後事

《後魏書》:魏故事,將立皇后,必令手鑄金人,以成者為吉,不成則不得立也。

又世祖、高宗緣報母劬勞之恩,極尊崇之義,雖事乖典禮,而觀過知仁。

○魏神元竇皇后

《後魏書》曰:神元竇皇后,沒鹿回部大人賓之女。

賓臨終,誡其二子速侯、回題,令其善事帝。

及賓卒,速侯等欲因帝會喪為變,語頗漏洩,帝聞之,知其終不奉順,乃先圖之。

於是使勇士於中營,晨起以佩刀殺後,馳使告速侯等言曰:後暴崩。

速侯等驚走,因執而殺之。

○文封皇后

《後魏書》曰:文帝皇后封氏,生桓、穆二帝,後早崩。

和帝立,乃葬。

高宗初,穿天淵池,獲一石銘,稱桓帝葬母氏,遠近赴會二十桓萬人。

有司以聞,命藏太廟。

次妃蘭氏,生二子,長子曰藍,早卒;次子,思帝也。

○桓維皇后

《後魏書》曰:桓帝后維氏,生三子,長曰普根,次惠帝,次煬帝。

平文崩,後攝國事,時人謂之曰女國。

後性猛忌,平文之崩,後所為也。

○平文王皇后

《後魏書》曰:平文皇后王氏,廣寧人。

年十三,因事入宮,得幸於平文,生昭成。

平文崩,昭成在襁褓,時國有內難,將害諸皇子,後匿帝於褲中,懼人知,祝曰:"若天祚未終者,汝便無聲。

"遂良久不啼,得免於難。

烈帝之崩,國祚殆危,興復大業,後之力也。

十八年,崩,葬雲中金陵。

太祖即位,配饗太廟。

○昭成慕容皇后

《後魏書》曰:昭成皇后慕容氏,慕容元真之女也。

有一寵一 ,生獻明帝及秦明王。

後性聰敏多智,沉厚善決斷,專理內,每事多從。

建國二十三年,崩。

太祖即位,配饗太廟。

○獻明賀皇后

《後魏書》曰:獻明皇后賀氏,父野干,東部大人。

後少以容儀選入東宮,生太祖。

苻洛之內侮也,後與太祖及故臣民避難北徙。

俄而,高車奄來抄掠,後乘車與太祖避賊而南。

輅失轄,後懼,仰天告曰:"國家胤胄,豈正爾絕滅也!惟神靈扶助。

"遂馳,輪正不傾,而免難。

其後劉顯使人將害太祖,帝姑為顯弟亢{泥土}妻,知之,密以告後。

後乃令太祖去之,後夜飲顯使醉之。

向晨,故驚廄中群馬,使起視馬,後泣而謂曰:"吾諸子始皆在此,今盡亡失,汝等誰殺之也?"故顯不使急追。

太祖至賀蘭即部。

顯怒,將害後,後夜奔亢泥家,匿神車中及三日,亢{泥土}舉室請救,乃得免。

會劉顯部亂,始得亡去。

皇始元年,崩,時年四十六。

祔葬於盛樂金陵。

追尊謐,配饗焉。

○道武慕容皇后

《後魏書》曰:道武皇后,慕容寶之季女也。

中山平,入充掖庭,得幸。

左丞相衛王儀等奏請立後,帝從群臣議。

後鑄金人,成,乃立之,告於郊廟。

封後母孟為溧一陽一君,後崩。

○道武劉皇后

《後魏書》曰:道武宣穆皇后,劉眷女也。

登國初,納為夫人,生華一陰一公主,後生明元。

後專理內事,一寵一 待有加,鑄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後位。

魏故事,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

太祖末年,後以舊法薨。

太宗即位,追尊謚號,配饗太祖。

自此後宮子為帝,母皆正位,配饗焉。

○明元姚皇后

《後魏書》曰:明元昭哀皇后,姚興女也,興封西平長公主。

太宗以後禮納之,後為夫人。

後以鑄金人不成,未昇尊位,然帝一寵一 幸之,出入居處如後焉。

是後猶欲正位,而後謙讓不當。

五年,薨。

帝追恨之,贈皇后璽綬而後加謚,葬雲中金陵。

○明元杜皇后

《後魏書》曰:明元密皇后杜氏,魏郡鄴人,一陽一平王超之妹也。

初以良家子選入太子宮,有一寵一 ,生世祖。

太宗即位,拜為貴嬪。

太常五年,薨。

謚密貴嬪,葬雲中金陵。

世祖即位,追尊號謚,配饗太廟。

又立後廟於鄴,刺史四時薦祀。

後甘露降於後廟庭。

高祖時,相州刺史高閎表修後廟,詔:"婦人外成,理無獨祀,一陰一必配一陽一,以成天地,未聞有莘之國,立太姒之饗。

便罷祀。

"先是,世祖保母竇氏,初以夫家坐事誅,與二女俱入宮。

操行純備,進退以禮,太宗命為世祖母。

性仁慈,勤撫導。

世祖感其恩訓,奉養不異所生。

及即位,尊為保太后,後尊為皇太后。

真君元年,崩,時六十三。

謚曰惠,葬崞山,從後意。

初,後嘗謂左右曰:"吾於先朝本無位次,不可違禮以從園陵林。

北山之上,可以終托。

"故葬焉。

別立後寢廟於崞山,建碑頌德。

○太武赫連皇后

《後魏書》曰:太武皇后赫連氏,屈萬女也。

世祖平統萬,納後及二妹,俱為貴人,後立為皇后。

高宗初,崩。

祔葬金陵。

○太武賀皇后

《後魏書》曰:太武敬皇后賀氏,代人也。

初為夫人,生恭宗。

神元年,薨。

追贈貴嬪,葬雲中金陵。

後追加謚號,配饗太廟。

○景穆閭皇后

《後魏書》曰: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河東王毗妹也。

少選以入東宮,有一寵一 。

真君元年,生高宗。

世祖末年,薨。

高宗即位,追尊號謚,葬於雲中金陵。

是時高宗乳母常氏,本遼西人。

太延中,以事入宮,世祖選乳高宗。

慈和履順,有劬勞保護之功。

高宗即位,為保太后,尋尊為皇太后,謁於郊廟。

和平元年,崩。

謚曰昭,葬於廣寧磨笄山,俗謂之鳴雞山,太后遺志也。

○文成馮皇后

《後魏書》曰:文成文明皇后馮氏,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郡公。

母樂浪王氏,生後於長安,有神光之異。

朗坐事誅,後遂入宮。

世祖昭儀,後之姑也,雅有母德,撫養教訓。

年十四,高宗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

高宗崩,故事:國有大喪,三日之後,御服器物一以燒焚,百官及中宮號泣而臨之。

後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蘇。

顯祖即位,尊後為皇太后。

丞相乙渾謀逆,顯祖年十三,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

及高祖生,太后躬親撫養,是後罷令,不聽政事。

太后行不正,內一寵一 李弈,顯祖因事誅之,太后不得意。

顯祖暴崩,時言太后為之也。

承明元年,尊號曰太皇太后,復臨朝聽政。

太后性聰達,自入宮掖,粗學書計。

及登尊極,省決萬機。

高祖詔曰:"朕以虛寡,幼纂寶歷,仰恃慈明,緝寧四海,欲報之德,正覺是憑,諸鷙傷生之類,宜放山林。

其以此地為太皇太后經始靈塔。

於是時罷鷹師曹,以其地為報德佛寺。

太后與高祖游於方山,顧瞻川阜,有終焉之志,因謂群臣曰:"舜葬蒼梧,二妃不從。

豈必遠祔山陵,然後為貴哉!吾百年之後,神其安此。

"高祖乃詔有司營建壽陵於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將終為清廟焉。

刊石立碑,頌太后功德。

太后以高祖富於春秋,乃作《勸戒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

又制:內屬五廟之孫,外戚本親緦麻,皆受復除。

素儉,不好華飾,躬御縵繒。

而已太后多智略,猜忌,能行大事。

是以威福兼作,震動內外。

故王遇、張祐、符承丞等拔自微閹,歲中而至王公。

王睿出入臥內,數年之間便為宰輔,賞賚財帛以千萬億計,金書鐵券,許以不死之誓。

李沖雖以器能受任,亦由見一寵一 帷幄,密加賜賚,不可勝數。

太后曾與高祖幸靈泉池,宴群臣及藩國使人,諸方渠師,各令為其方舞。

高祖率群臣上壽於太后,忻忻然自歌,高祖亦和歌,遂命群臣各言其志,於是和歌者九十人。

太后外禮民望元丕、游明根等,頒賜金帛輿馬,每至褒美叡等,皆引丕等而參之,以示無私也。

十四年,崩於太和殿,年四十九。

其日,有雄雉集於太華殿。

高祖酌飲不入口五日,毀慕過禮。

謚曰文明太皇太后,葬於永固陵。

高祖毀瘠,絕酒肉,不御內者三年。

初,高祖孝於太后,乃於永固陵東北裡餘營壽宮,有終焉瞻望之志。

及遷洛一陽一,乃自表瀍西以為山園之所,而方山靈宮石室至今猶存,號曰千年堂。

○文成李皇后

《後魏書》曰:文成皇后李氏,梁國蒙縣人母,頓丘王峻之妹也,後之生也,有異於常,父方叔恆云:"此女當大貴。

"及長,姿質美麗。

世祖南征,永昌王仁出壽春,軍至後宅內,得後。

及仁鎮長安,遇事誅,後與其家人送平城宮。

高祖登白樓望見之,謂左右曰:"此婦人佳乎?"左右鹹曰:"然。

"乃下台,後得幸於齋庫中,遂有娠。

常太后後問後,後云:"為帝所幸,乃有娠。

"時守庫者亦私書壁記之,別加驗問,皆相符同。

生顯祖,拜貴人,薨。

後謚曰元皇后。

葬金陵,配饗太廟。

○獻文李皇后

《後魏書》曰:獻文思皇后李氏,中山安喜人,南郡王惠之女也。

姿德婉淑,年十八,選入東宮。

顯祖即位,為夫人,生高祖。

皇興三年,薨。

上下莫不悼惜。

葬金陵。

承明元年,追崇號謚,配饗太廟。

○孝文林皇后

《後魏書》曰:孝文貞皇后林氏,平涼人。

叔父金閭起自閹宮,有一寵一 於常太后,位至尚書,封平涼公。

金閭兄勝為平涼太守。

金閭,顯祖初為定州刺史,未幾,為乙渾所誅,兄弟皆死。

勝無子,有二女入掖庭。

後容色美麗,得幸於高祖,生皇子恂,將為儲罰太和七年,依舊制薨。

謚曰貞皇后,葬金陵。

及恂以罪賜死,有司奏廢後為庶人。

○孝文廢皇后

《後魏書》曰:孝文廢後馮氏,太師熙之女。

太和十七年,立為後。

高祖遵經典禮,後及夫人、嬪妃下接御,皆以次進。

車駕南伐,後留京師。

高祖又南伐,後率六宮遷洛一陽一。

及後父熙、兄誕薨,高祖為書慰以敘哀情。

及車駕還洛,恩遇甚厚。

高祖後引後姊昭儀至洛,稍有一寵一 ,後禮愛漸衰。

昭儀自以年長,且前入宮掖,素見待念,輕後而不率妾禮。

後雖性不妒忌,時有愧恨之色。

昭儀規為內主,譖構百端。

尋詔廢為庶人。

後貞謹有德操,遂為練行尼。

○孝文馮皇后

《後魏書》曰:孝文幽皇后,亦馮熙女也。

母曰常氏,本微賤,得幸於熙,元妃公主薨後,遂主家事。

生後與北平公夙。

文明太皇太后欲家世貴一寵一 ,乃簡熙二女俱入掖庭,時年十四。

其一早卒。

後有姿媚,見愛幸。

未幾疾病,文明太后乃遣還家為尼,高祖遺留念焉。

歲餘而文明太后崩。

高祖服終後頗存訪之,又聞後素疾痊除,遣璽書勞問,遂迎赴洛一陽一。

及至,一寵一 愛過本,專寢當夕,宮人稀復進見。

拜為左昭儀,後立為皇后。

後高祖頻歲南征,後遂與閹宦高菩薩私亂。

及高祖在汝南不豫,後便公然丑恣,中常侍雙蒙等為其心腹。

中常侍劇鵬諫而不從,憤懼致死。

是時,彭城公主,宋王劉昶子婦也,年少嫠居。

北平公馮夙,後之同母弟,後求婚於高祖,高祖許之。

而公主志不願,後欲強之婚有日矣。

公主密與侍婢及家僮十餘人,乘輕車,冒霖雨,赴懸瓠奉見高祖,自陳本意,因言後與菩薩亂狀,高祖聞因駭愕,未之全信而秘匿之,惟彭城王侍疾左右,具言其事。

此後,後漸憂懼,與母常氏求托女巫,禱厭無所不至,願高祖疾不起,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輔少主稱令者,許賞報不貲。

乃取三牲宮中妖祠,假言祈福,專為左道。

高祖自豫州北幸鄴,後慮還見治撿,彌懷危怖,驟令閹人托參起居,皆賜之衣服,慇勤托寄,勿使洩漏。

亦令雙蒙允行,皆其信者也。

惟小黃門蘇興壽密陳委曲,高祖問其本末,敕以勿洩。

至洛,執問菩薩、雙蒙等六人,迭相證舉,具得情狀。

高祖臥含一溫一 室,夜引後,並列菩薩等於戶外。

後臨入,令閹人搜衣中,稍有寸刃便斬。

後頓首泣謝,乃賜坐東楹,去御筵二丈餘。

高祖令菩薩等陳狀,又讓後曰:"汝母有妖術,可具言之。

"後乞屏左右,有所密啟。

高祖敕中常侍悉出,唯令長秋卿白整在側,後猶不言。

高祖乃令以綿堅塞整耳,小語呼整再三,無所應,乃命後言。

隱事,人莫知之。

高祖乃呼彭城、北河二王令入坐,言:"昔是爾嫂,今乃他人,俱入勿避。

"二王固辭,不獲命。

及入,高祖云:"此老嫗乃欲白刃插我肋,汝可窮問本末,勿有所難。

"高祖深自引過,致愧二王。

又云:"馮家女不得復相廢逐,且使在宮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汝等勿謂吾猶有情也。

"高祖素至孝,猶以文明太后故,未便行廢。

良久,二王出,乃賜後辭決。

再拜稽首,泣涕欷歔。

令宿東房。

高祖疾甚,謂彭城王勰曰:"後宮久乖一陰一政,自絕於天。

若不早為之所,恐成漢末故事。

吾死之後,可賜自盡別宮,可葬以後禮,庶掩馮門之大過。

"高祖崩,北海王祥奉宣遺旨,長秋卿整等入授後藥,後走呼不肯引決,執持強之,乃含椒而荊殯以後禮,謚曰幽後,葬長陵營內。

○孝文高皇后

《後魏書》曰:孝文昭皇后高氏,司徒公肇妹也。

父揚,母蓋氏,凡四男三女,皆生於東裔。

高祖初,乃舉室西歸,達龍城鎮,表後德色婉艷,任充宮掖。

及至,文明太后親幸北部,見後姿貌,奇之,遂入掖庭,年十三。

初,後之幼也,曾夢在堂內立,而日光在窗中照之,灼灼而熱,後東西避之,光猶斜照不已。

如是數夕,後自怪之,以白其父揚。

颺以問遼東人閔宗,曰:"此奇徵也,貴不可言。

"颺曰:"何以知之?"宗曰:"夫日者,君之德,帝王之象也。

光照女身,將被帝命,誕育人君之象。

"遂生世宗,後生廣平王,次長樂公主。

及馮昭儀一寵一 盛,密有母養世宗之意,後自代如洛一陽一,暴薨於汲郡之共縣。

或雲昭儀遣人賊後也。

世祖之為皇太子,三日一朝幽後,後遂撫念慈愛有加,親視櫛沐,母道隆備。

其後有司奏請加謚曰貴人,高祖從之。

世宗踐祚,追尊配饗。

肅宗詔曰:"文昭皇太后,德協坤儀,美符大姒,作合高祖,實誕英聖,而夙世淪暉,孤塋弗祔。

先帝孝感自衷,遷奉未遂,永言哀恨,義結幽明,廢呂尊薄,禮申漢代。

"又詔曰:"文帝昭皇太后尊配高祖廟定號,促令遷奉,自然及始,太后當主,可更上尊號稱太皇太后。

"初開終寧陵數丈,於梓宮上獲大蛇,長丈餘,黑色,頭有王字,蟄而不動。

靈櫬遷還,置蛇舊處。

《太平御覽》宋·李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太平御覽》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後魏敘後事《後魏書》:魏故事,將立皇后,必令《太平御覽》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