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才話言不表。再言元帥、夫人一見了梨花大喜《說唐全傳》第三十六回 薛金鏈勸兄認嫂 鬧花燭丁山大怒

說唐全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說唐全傳

說唐全傳 - 第三十六回 薛金鏈勸兄認嫂 鬧花燭丁山大怒

說唐全傳

第三十六回 薛金鏈勸兄認嫂 鬧花燭丁山大怒

適才話言不表。

再言元帥、夫人一見了梨花大喜,開口叫,三媳,你一向都好?」

梨花上前拜見。

元帥說:「不消多禮。」

梨花道:「我兒過來,拜見了祖父、祖母。」

應龍聽了,上前拜見,回身又拜見了仙童、金定、金蓮,金蓮滿心疑惑,叫一聲:嫂嫂,那裡尋來這位侄兒?」

梨花說:「姑一娘一,你不知。

程老千歲到來請你,說冤家回心,到營中完煙。

母親聽了,叫我還俗,不要出家。

換了盔甲,奉母一之命,領兵前來。

大路又遠,小路近些,故此先從小路行來。

到玉翠山,遇著了他,兩個交戰,被我擒了,拜認為母。

他是唐朝薛舉玄孫,名叫應龍,今年一十四歲,隨我到此,一同征西,要拜見父親,但不知冤家今在何處?准於何日成親?我待見他一面,還要問他是真回心,假回心,還要問個明白。」

金蓮道:「嫂嫂,我哥哥陷在陣中,程老千歲請你來破陣的。」

就將此事細細說明。

梨花聽了,癡呆不言不語。

元帥夫人看見梨花不開口,就叫:「媳婦,你是寬宏大量之人,看我夫妻面上,救了畜生,公婆做主,不怕他不依。」

正在裡面說話,只見探子報進:「啟元帥爺,妖道又在陣前叫罵。」

元帥聽了大怒,說:「可惡這妖道欺人不過。」

又對梨花道:「媳婦兒,你不聽見探子報說,妖道十分無禮,明日仍望媳婦,救了畜生,破了番陣,自然成姻,做公婆的決不哄你。」

梨花見了,開口說道:「公公大人,媳婦既與令郎訂為終身,我不負他,寧可他負我。

況且公婆待我如此,令郎既然有難,自然媳婦相救。

且待看了陣圖,再行計較。」

即忙同了三位女將,探看番陣。

來到陣前,往裡一看,只見白水滔天。

梨花叫一聲:「姑一娘一、姐姐,此陣名曰『洪水陣』,並無兵馬在內,借來北海之水,凡人進去,一性一命莫保。

幸虧冤家身上穿了天王甲,不妨事的,容易可破,請自放心。」

姑嫂三人聽了,稱讚梨花法力高強。

看完番陣,回轉營中。

妖道有勇無謀,不出陣追趕。

金蓮對父親說明。

次日眾將披掛,候梨花發令,元帥親自捧帥印交與梨花。

梨花升帳,先點竇仙童、陳金定、薛金蓮:「你三個人各帶鐵騎三千,分為三路打陣,休要放走妖道。

如違軍法處治。」

三人:「得令!」各人上馬出營。

又點竇一虎、秦漢二將聽令,二將走上帳前說:「主帥有何將令?」

梨花說:「與你各人五雷符一道,打東西二門,不許放走妖道,不得有違將令。」

二將帶了一精一兵出營而去。

又點小將薛應龍:「與你水晶圖一軸,衝入陣中,若洪水沖到,就把此圖張掛,自然立刻消滅,須要小心。」

應龍:「得令!」收拾上馬,提槍出營,直往番陣。

梨花點將已完,走下將台,騎上寶駒,手執雙刀,帶領女兵,竟上番營。

再言仙童、金定、金蓮三員女將,分兵三路,殺進陣中。

只見一道寒光衝出,白一浪一滔天,滾到面前。

三人先有避水訣,立住旗下,不能進陣。

又見道人從空中飛下,見了三員女將,心中歡喜:「待我擒他回去作樂,有何不可?」

忙提起雙鞭來戰,那裡抵得過三員女將?就把葫蘆蓋揭開,飛出一隊火鴉,竟奔前來。

三員女將見了,帶轉馬頭就走。

妖道隨後追趕,應龍小將提槍迎來,大喝道:「妖道!休得追趕,我來也。」

挺槍接住。

道人回身走入陣中,應龍趕進,只見白水滔天,就把水晶畫兒掛起。

忽見萬丈水勢,頃刻俱平。

道人見了,說:「敢來破我洪水麼?」

又把火鴉放出,迎面飛來。

應龍嚇得魂不附體,帶轉馬正要走,卻值梨花手舞雙刀殺進來。

看見火鴉利害,祭起乾坤圈,火鴉立刻跌在地下。

那扭頭祖師,這兩個葫蘆,一個藏北海之水,一個藏南山之火,名為水火葫蘆,不想今日俱為梨花所破。

道人一大怒,來戰梨花,應龍接住。

又被竇一虎、秦漢東西未來。

道人殺得有路無門,正要土遁,被樊梨花舉起打仙鞭,打中肩骨,叫一聲:「呵呀!」跌倒在地,現出原形,乃是一條孽龍,擺尾搖頭,鑽入地中。

一虎見了,一扭也入地中,提起黃金棍打來,孽龍即疼痛難當,俯伏於地,被樊梨花斬為兩段。

那些番兵見道人已死,進入關中。

梨花把五雷符焚化,霹靂一聲,丁山陣中驚醒。

抬頭一看,不見了大水,只見妻妹俱在面前。

元帥大兵已到,聞得妖道乃孽龍變化,虧了三媳斬死,除卻一害。

傳令三軍搶關,那番兵百姓,開了關門,香花燈燭,接入關中。

元帥來到總兵府,梨花交還帥印。

諸將都說樊小一姐英雄,法力高強。

元帥謝了樊梨花,丁山上前見父。

元帥說:「你被妖人水困陣中,若非賢媳救你,只怕你一性一命不保。

這樣大恩,殺身難報,快過去跪下請罪恩人。」

丁山聽了不開口,走過三位女將,金蓮小一姐為頭,仙童、金定在後。

那時不由丁山做主,竟扯到梨花面前,說道:「三嫂嫂,如今哥哥來賠罪,要你寬恕他,不要記他薄倖。

快些下禮!」仙童、金定一齊說道:「冤家,快快跪下去請罪。」

那丁山被姑嫂三人捉住,又見爹一娘一有不悅之色,勉強跪下,梨花見了,不記前恨,也慌忙跪下,一同拜見。

然後丁山又拜了諸位。

元帥見了大喜,只等大媒一到,完其花燭,此話不表。

再言丁山此夜先到仙童房內安歇,喜見仙童已有重身。

仙童說:「若非樊妹二次破陣,誰人救你,你須完其花燭,順禮方好。」

丁山領命,次日又到金定房內,說起身懷六甲,丁山大喜道:「難得二妻有孕,須要保重。」

也有一番吩咐,此話不表。

第三日,程老千歲到了,見了元帥。

元帥細說梨花之事,已經破陣進關:「雖然三媳法力高強,還是老柱國智量高超,騙他到此,不然誰人破陣斬妖。

小一姐不記前恨,畜生也心願情服。

只等老千歲到,擇日成親。」

程咬金聽了,滿心大悅說:「非老夫之力也,此乃萬歲洪福。

今樊小一姐夫妻和合,那怕番兵百萬,西番指日可平。

趁今日乃黃道吉日,就此完煙。」

元帥聽了老將之言,吩咐準備,今夜完姻。

丁山不敢違父之命,換了吉服,金花雙插紫金冠,穿大紅袍。

小一姐帶了鳳冠霞帔,大紅吉服。

鼓樂喧天,待詔謁禮,請出新人一對,同完花燭,參拜天地,夫妻交拜,然後拜見了公婆,又與姑嫂見禮,謝了大媒。

歡天喜地,自不必說。

再言應龍上前叫一聲:「爹爹,孩兒拜見。」

丁山一看,只見應龍面如滿月,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身材雄壯,心中疑惑,說:「住了!我薛丁山與你年紀相仿,哪有這樣大兒子,你是那裡來的野種,擅敢冒認我為父?快快說來,若有支吾,立刻斬首。」

應龍說:「爹爹息怒,容孩兒說明。

前日母親在玉翠山經過,我要討他買路錢,不料被他擒住,拜認為母,學習兵法。

今宵父親一團一圓,孩兒應該見禮。」

丁山聽了一想,他前番見我俊秀,就把父兄殺死,招我為夫,是一個一愛一風一流的賤婢。

目下見我幾次將他休棄,他又另結私情,與應龍假稱母子,前來騙我。

今宵雖成花燭,且幸尚未同一床一,不如休了這賤人,殺了應龍搭識私情。

想罷,開言說:「你這小畜生,我薛丁山官居極一品,拜將封候,焉可認你無名野種,壞我名目?左右,綁這小畜生,轅們斬首!」兩邊軍校一齊答應,竟將應龍捆一綁。

梨花見了,說道:「官人,今日吉期,如何好端端把孩兒斬起來?他無過犯,殺之無名,還要三思。」

丁山道:「賤人!還說沒過犯?我問你,他年紀與你差不多,假稱母子,我這樣臭名、那裡當得起?還要在我面前討饒,這樣無恥賤人,快快回去罷了,休被人談論。」

梨花聽他搶白一場,怨氣沖天,暈倒在地。

姑嫂三人,連忙扶起,丁山吩咐將應龍斬訖回報。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說唐全傳》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適才話言不表。再言元帥、夫人一見了梨花大喜《說唐全傳》第三十六回 薛金鏈勸兄認嫂 鬧花燭丁山大怒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