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天仙子、橫唐、行唐。《本草綱目》草部·莨菪

本草綱目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 草部·莨菪

本草綱目

草部·莨菪

釋名 天仙子、橫唐、行唐。

氣味 (子)苦、寒、無毒。

主治 突發顛狂。用莨菪三升,研細,在一升酒中泡幾天。去渣,煎成濃汁。一天內分三次飲完。如覺頭中似有蟲行,額部及手腳現紅點,即是病快要好的現象。

風痺厥痛。和莨菪三錢(炒),大草烏頭、甘草各半兩,五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湯送下。

久咳不止(痰有膿血)。用莨菪子五錢,先煮後炒,研細,加酥油如雞收蠣的量,大棗七枚,同煎至油盡。取棗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極驗。

長期水瀉。用干棗十個,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燒存性。每服一錢,粟米湯送下。

赤白痢。用大黃(煨)半兩、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腸風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曬乾、搗爛、篩細;生薑半斤,取汁;同入銀鍋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濃糖稀狀,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進一步煎濃,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視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熱。勿驚異,病重的人服過三日,當有下瀉病癒後,瀉亦止。

脫肛不收。用莨菪子炒過,研為末,敷患處。

風牙蟲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內燒類。以小管引煙入病齒處。又方:把莨菪子裝入瓶內,熱湯淋藥得氣,吸入口中,藥冷即換。有涎出,可吐去。

風毒咽腫或瘰疬咽腫,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為末,每服兩小匙,水送下。極效。

乳癰堅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藥嚼破。

惡瘡似癩,長期不愈。用莨菪子燒存性,研為末,敷患處。

跌打損傷。用莨菪子三工業區末,加羊油調塗傷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古籍精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釋名 天仙子、橫唐、行唐。《本草綱目》草部·莨菪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