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字令明,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從祖弟也《宋書》卷58 列傳第18 王惠、謝弘微、王球

宋書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宋書

宋書 - 卷58 列傳第18 王惠、謝弘微、王球

宋書

卷58 列傳第18 王惠、謝弘微、王球

王惠,字令明,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從祖弟也。

祖劭,車騎將軍。

父默,左光祿大夫。

惠幼而夷簡,為叔父司徒謐所知。

恬靜不交遊,未嘗有雜事。

陳郡謝瞻才辯有風氣,嘗與兄弟群從造惠,談論鋒起,文史間發,惠時相酬應,言清理遠,瞻等慚而退。

高祖聞其名,以問其從兄誕,誕曰:「惠後來秀令,鄙宗之美也。」

即以為行太尉參軍事,府主簿,從事中郎。

世子建府,以為征虜長史,仍轉中軍長史。

時會稽內使劉懷敬之郡,送者傾京師,惠亦造別,還過從弟球。

球問:「向何所見?」

惠曰:「惟覺即時逢人耳。」

常臨曲水,風雨暴至,座者皆馳散,惠徐起,姿貌不異常日。

世子為荊州,惠長史如故。

領南郡太守,不拜。

宋國初建,當置郎中令,高祖難其人,謂傅亮曰:「今用郎中令,不可令減袁曜卿也。」

既而曰:「吾得其人矣。」

乃以惠居之。

遷世子詹事,轉尚書,吳興太守。

少帝即位,以蔡廓為吏部尚書,不肯拜,乃以惠代焉。

惠被召即拜,未嘗接客,人有與書求官者,得輒聚置閣上,及去職,印封如初時。

談者以廓之不拜,惠之即拜,雖事異而意同也。

兄鑒,頗好聚斂,廣營田業,惠意甚不同,謂鑒曰:「何用田為?」

鑒怒曰:「無田何由得食!」惠又曰:「亦復何用食為。」

其標寄如此。

元嘉三年,卒,時年四十二。

追贈太常。

無子。

謝弘微,陳郡一陽一夏人也。

祖韶,車騎司馬。

父思,武昌太守。

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後,以弘微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

童幼時,一精一神端審,時然後言。

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有子如此,足矣。」

年十歲出繼。

所繼父於弘微本緦麻,親戚中表,素不相識,率意承接,皆合禮衷。

義熙初,襲峻爵建昌縣侯。

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千卷,國吏數人而已,遺財祿秩,一不關豫。

混聞而驚歎,謂國郎中令漆凱之曰:「建昌國祿,本應與北捨共之,國侯既不措意,今可依常分送。」

弘微重違混言,乃少有所受。

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並以文義賞會。

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

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游,慼慼皆親侄」者也。

其外雖復高流時譽,莫敢造門。

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

謂瞻等曰:「汝諸人雖才義豐辯,未必皆愜眾心;至於領會機賞,言約理要,故當與我共推微子。」

常云:「阿遠剛躁負氣;阿客博而無檢;曜恃才而持一操一不篤;晦自知而納善不周,設復功濟三才,終亦以此為恨;至如微子,吾無間然。」

又云:「微子異不傷物,同不害正,若年迨六十,必至公輔。」

嘗因酣宴之餘,為韻語以獎勸靈運、瞻等曰:「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

宣明體遠識,穎達且沈俊,若能去方執,穆穆三才順。

阿多標獨解,弱冠纂華胤,質勝誡無文,其尚又能峻。

通遠懷清悟,采采標蘭訊,直轡鮮不躓,抑用解偏吝。

微子基微尚,無倦由慕藺,勿輕一簣少,進往將千仞。

數子勉之哉,風流由爾振,如不犯所知,此外無所慎。」

靈運等並有誡厲之言,唯弘微獨盡褒美。

曜,弘微兄,多,其小字也。

遠即瞻字。

靈運小名客兒。

晉世名家身有國封者,起家多拜員外散騎侍郎,弘微亦拜員外散騎,琅邪王大司馬參軍。

義熙八年,混以劉毅一黨一見誅,妻晉陵公主改適琅邪王練,公主雖執意不行,而詔其與謝氏離絕,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混仍世宰輔,一門兩封,田業十餘處,僮僕千人,唯有二女,年數歲。

弘微經紀生業,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遷通直郎。

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君,以混得罪前代,東鄉君節義可嘉,聽還謝氏。

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使,不異平日,田疇墾闢,有加於舊。

東鄉君歎曰:「僕射平生重此子,可謂知人。

僕射為不亡矣。」

中外姻親,道俗義舊,見東鄉之歸者,入門莫不歎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

一性一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一黨一,恭謹過常。

伯叔二母,歸宗兩姑,晨夕瞻奉,盡其誠敬。

內或傳語通訊,輒正其衣冠。

婢僕之前,不妄言笑,由是尊卑小大,敬之若神。

太祖鎮江陵,宋初封宜都王,以琅邪王球為友,弘微為文學。

母憂去職。

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

除鎮西咨議參軍。

太祖即位,為黃門侍郎,與王華、王曇首、殷景仁、劉湛等號曰五臣。

遷尚書吏部郎,參預機密。

尋轉右衛將軍。

諸故吏臣佐,並委弘微選擬。

居身清約,器服不華,而飲食滋味,盡其豐美。

兄曜歷御史中丞,彭城王義康驃騎長史,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

沙門釋慧琳詣弘微,弘微與之共食,猶獨蔬素。

慧琳曰:「檀越素既多疾,頃者肌色微損,即吉之後,猶未復膳。

若以無益傷生,豈所望於得理。」

弘微答曰:「衣冠之變,禮不可逾。

在心之哀,實未能已。」

遂廢食感咽,歔欷不自勝。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

六年,東宮始建,領中庶子,又尋加侍中。

弘微志在素官,畏忌權一寵一,固讓不拜,乃聽解中庶子。

每有獻替及論時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

上以弘微能營膳羞,嘗就求食。

弘微與親故經營,既進之後,親人問上所御,弘微不答,別以余語酬之,時人比漢世孔光。

八年秋,有疾,解右衛,領太子右衛率,還家。

議欲解弘微侍中,以率加吏部尚書,固陳疾篤,得免。

九年,東鄉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餘所,又會稽、吳興、琅邪諸處,太傅、司空琰時事業,奴僮猶有數百人。

公私鹹謂室內資財,宜歸二女,田宅僮僕,應屬弘微。

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

混女夫殷睿素好樗蒱,聞弘微不取財物,乃濫奪其妻妹及伯母兩姑之分以還戲責,內人皆化弘微之讓,一無所爭。

弘微舅子領軍將軍劉湛一性一不堪其非,謂弘微曰:「天下事宜有裁衷。

卿此不治,何以治官。」

弘微笑而不答。

或有譏之曰:「謝氏累世財產,充殷君一朝戲責,理之不允,莫此為大。

卿親而不言,譬棄物江海以為廉耳。

設使立清名,而令家內不足,亦吾所不取也。」

弘微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

今內人尚能無言,豈可導之使爭。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後,豈復見關。」

東鄉君葬,混墓開,弘微牽疾臨赴,病遂甚。

十年,卒,時年四十二。

時有一長鬼寄司馬文宣家,雲受遣殺弘微,弘微疾增劇,輒豫告文宣。

弘微既死,與文宣分別而去。

弘微臨終,語左右曰:「有二封書,須劉領軍至,可於前燒之,慎勿開也。」

書皆是太祖手敕。

上甚痛惜之,使二衛千人營畢葬事。

追贈太常。

子莊,別有傳。

王球,字倩玉,琅邪臨沂人,太常惠從父弟也。

父謐,司徒。

球少與惠齊名,美容止。

除著作佐郎,不拜。

尋除琅邪王大司馬行參軍,轉主簿,豫章公世子中軍功曹。

宋國建,初拜世子中舍人。

高祖受命,仍為太子中舍人,宜都王友,轉咨議參軍,以疾去職。

元嘉四年,起為義興太守。

從兄弘為揚州,服親不得相臨,加宣威將軍,在郡有寬惠之美,徙太子右衛率。

入為侍中,領冠軍將軍,又領本州大中正,徙中書令,侍中如故。

遷吏部尚書。

球公子簡貴,素不交遊,筵席虛靜,門無異客。

尚書僕射殷景仁、領軍劉湛並執重權,傾動內外,球雖通家姻戚,未嘗往來。

頗好文義,唯與琅邪顏延之相善。

居選職,接客甚希,不視求官書疏,而銓衡有序,朝野稱之。

本多羸疾,屢自陳解。

遷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領廬陵王師。

兄子履進利為行,深結劉湛,委誠大將軍彭城王義康,與劉斌、孔胤秀等並有異志,球每訓厲,不納。

自大將軍從事中郎,轉太子中庶子,流涕訴義康不願違離,以此復為從事中郎。

太祖甚銜之。

及湛誅之夕,履徒跣告球。

球命為取履,先溫酒與之,謂曰:「常日語汝,何如?」

履怖懼不得答,球徐曰:「阿父在,汝亦何憂。」

命左右:「扶郎還齋。」

上以球故,履得免死,廢於家。

十七年,球復為太子詹事,大夫、王師如故。

未拜,會殷景仁卒,因除尚書僕射,王師如故。

素有腳疾。

錄尚書江夏王義恭謂尚書何尚之曰:「當今乏才,群下宜加戮力,而王球放恣如此,恐宜以法糾之。」

尚之曰:「球有素尚,加又多疾,應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文案責也。」

猶坐白衣領職。

時群臣詔見,多不即前,卑疏者或至數十日,大臣亦有十餘日不被見者。

唯球輒去,未嘗肯停。

十八年,卒,時年四十九。

追贈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無子,從孫奐為後。

大明末,吳興太守。

或人問史臣曰:「王惠何如?」

答之曰:「令明簡。」

又問:「王球何如?」

答曰:「倩玉淡。」

又問:「謝弘微何如?」

曰:「簡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謂名臣,弘微當之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宋書》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王惠,字令明,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從祖弟也《宋書》卷58 列傳第18 王惠、謝弘微、王球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