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北俠智化二人商議已畢,方才安歇《三俠五義》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三回 鍾太保貽書招賢士 蔣澤長

三俠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 - 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三回 鍾太保貽書招賢士 蔣澤長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三回 鍾太保貽書招賢士 蔣澤長

且說北俠智化二人商議已畢,方才安歇。

到了次日,鍾雄將軍務料理完時,便請北俠智爺在書房相會。

今日比昨日更覺親一熱了。

閒話之間,又提起當今之世誰是豪傑,那個是英雄。

北俠道:「劣兄卻知一個人,惜乎他為宦途羈絆,再也不能到此。」

鍾雄道:「是何等人物?姓甚名誰?」

北俠道:「就是開封府的四品帶刀護衛展昭字熊飛,為人行俠尚義,濟困扶危,人人都稱他為南俠,敕封號為御貓。

他乃當世之豪傑也。」

鍾雄聽了,哈哈大笑,道:「此人現在小弟寨中,兄長如何說他不能到此?」

北俠故意吃驚道:「南俠如何能夠到此地呢?劣兄再也不信。」

鍾雄道:「說起來話長。

襄陽王送了一個罈子來,說是大鬧東京錦一毛一鼠白玉堂的骨殖,交到小弟處。

小弟念他是個英雄,將他葬在五峰嶺上,小弟還親身祭奠一回。

惟恐有人盜去此壇,就在那墳塚前刨了個梅花塹坑,派人看守,以防不虞,不料遲不多日,就拿了二人:一個是徐慶,一個是展昭。

那徐慶已然脫逃。

展昭弟也素所深知,原要叫他作個幫手,不想他執意不肯,因此把他國在碧雲崖下。」

北俠暗暗歡喜,道:「此人頗與劣兄相得,待明日作個說客,看是如何。」

智化接言道:「大哥既能說南俠,小弟還有一人,也可叫他投誠。」

鍾雄道:「賢弟所說之人為誰呢?」

智化道:「說起此人也是有名的豪傑。

他就在臥虎溝居住,姓沙名龍。」

鍾雄道:「不是拿藍驍的沙員外麼?」

智化道:「正是。

兄何以知道?」

鍾雄道:「劣兄想此人久矣!也曾差人去請過,誰知他不肯來。

後來聞得黑狼山有失。

劣兄還寫一信與襄陽王,叫他把此人收伏,就叫他把守黑狼山,卻是人地相宜。

至今未見回音,不知事體如何。」

智化道:「既是兄長知道此人,小弟明日就往臥虎溝便了。

大約小弟去了,他沒有不來之理。」

鍾雄聽了大樂。

三個人就在書房飲酒用飯,不必細表。

到次日,智化先要上臥虎溝。

鍾雄立刻傳令開了寨門,用小船送出竹柵,過了五孔橋。

他卻不奔臥虎溝,竟奔陳起望而來。

進了莊中,莊丁即刻通報。

眾人正在廳上,便問投誠事體如何。

智爺將始末原由說了一遍,深贊鍾雄是個豪傑,惜乎錯走了路頭,必須設法將這朋友提出苦海方好。

又將與歐陽兄定計搭救展大哥與沙大哥之事說了。

蔣平道:「事有湊巧,昨晚史雲到了,他說因找歐陽兄,到了茉花村,說與丁二爺起身了。

他又趕到襄陽,見了張立,方知歐陽兄丁二弟與智大哥俱在按院那裡。

他又急急趕到按院衙門,盧大哥才告訴他說,咱們都上陳起望了,他從新又到這裡來。

所以昨晚才到。」

智化聽了,即將史雲叫來,問他按院衙門可有什麼事。

史雲道:「我也曾問了。

盧大爺叫問眾位爺們好,說衙門中甚是平安。

顏大人也好了。

徐三爺也回去了,諸事妥當。

請諸位爺們放心。」

智化道:「你來得正好。

歇息兩日,即速回臥虎溝,告訴孟焦二人,叫他將家務派妥當人管理,所有漁戶獵戶人等,凡有本領的,齊赴襄陽太守衙門。」

丁二爺道:「金老爺那裡如何住得許多人呢?」

智化笑道:「劣兄早已預料,已在漢皋那裡修葺下些房屋。」

陸彬道:「漢皋就是方山,在府的正北上。」

智化道:「正是此處。

張立盡知。

到了那裡,見了張立,便有居住之處了。」

說罷,大家人席飲酒。

蔣平問道:「鍾雄到底是幾時生日?」

智化道:「前者結拜時已敘過了,還早呢,尚有半月的工夫。

我想要制一服他,就在那生日。

趁著忙亂之時,必要設法把他請到此處。

你我眾兄弟以大義開導他,一來使他信服,二來把聖旨相諭說明,他焉有不傾心向善之理。」

丁二爺道:「如此說來,不用再設別法。

只要四哥到柳員外莊上贏了柳青,就請帶了斷魂香來。

臨期如此如此。

豈不大妙?」

智化點頭道:「此方甚善。

不知四弟幾時才去?」

蔣平道:「原定於十日後,今剛三日。

再等四五天,小弟再去不遲。」

智化道:「很好。

我明日回去,先將沙大哥救出。

然後暗暗探他的事件,掌他的權衡,那時就好說了。」

這一日大家聚飲歡呼,至三鼓方散。

第二日智化別了眾人,駕一小舟,回至水寨,見了鍾雄。

鍾雄問道:「賢弟為何回來的這等快?」

智化道:「事有湊巧。

小弟正往臥虎溝進發,恰好途中遇見臥虎溝來人。

問沙員外,原來早被襄陽王拿去,國在王府了。

因此急急趕回,與兄長商議。」

鍾雄道:「似此,如之奈何?」

智化道:「據小弟想來,襄陽王既囚沙龍,必是他不肯順從。

莫若兄長寫書一封,就說咱們這裡招募了賢豪,其中頗有與沙龍至厚的;若要將他押到水寨,叫這些人勸他歸降,他斷無不依的。

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鍾雄道:「此言甚善。

就求賢弟寫封書信吧。」

智化立刻寫了封懇切書信,派人去了。

智化又問:「歐陽兄說的南俠如何?」

鍾雄道:「昨日去說,已有些意思。

今日又去了。」

正說間,虞候報:「歐陽老爺回來了。」

鍾雄智化連忙迎出來,問道:「南俠如何不來?」

北俠道:「劣兄說至再三,南俠方才應允,務必叫親身去請,一來見賢弟誠心,二來他臉上覺得光彩。」

智化在旁幫襯道:「兄長既要招募賢豪,理應折節下士。

此行斷不可少。」

鍾雄慨然應充。

於是大家乘馬到了碧雲崖。

這原是北俠作就活局,從新給他二人見了。

彼此謙遜了一番,方一同回轉思齊堂。

四個人聚飲談心,歡若平生。

再說那奉命送信之人到了襄陽王那裡,將信投遞府內。

誰知襄陽王看了此書,暗暗合了自己心意,恨不得沙龍立時歸降自己,好作幫手。

急急派人押了沙龍送到軍山。

送信人先趕回來,報了回信。

智化便對鍾雄道:「沙員外既來了,待小弟先去迎接。

仗小弟舌上鈍鋒,先與他陳說利害,再以交誼規勸,然後述說兄長禮賢下士。

如此諄諄勸勉,包管投誠無疑矣。」

鍾雄聽了,大悅。

即刻派人備了船隻,開了竹柵。

他只知智化迎接沙龍遞信,那知他們將圈套細說明白。

一同進了水寨,把沙龍安置在接官廳上。

智化卻先來,見了鍾雄道:「小弟見了沙員外,說到再三。

沙員外道,他在臥虎溝,雖非簪纓,卻乃清白的門楣。

只因誤遭了贓官局騙,以致被獲遭擒,已將生死置於度外。

既不肯歸降襄陽王,如何肯投誠鍾太保呢。」

鍾雄道:「如此說來,這沙員外是斷難收伏的了。」

智化道:「虧了小弟百般的苦功,又述說兄長的大德。

他方說道『為人要知恩報恩。

既承寨主將俺救出囹圄之中,如何敢忘大德。

話要說明了,俺若到了那裡,情願以客自居,所有軍務之事概不與聞,止如是相好朋友而已。

倘有急難之處用著俺時,必效犬馬之勞,以報今日之德。

』小弟聽他這番言語,他是怕墮了家聲,有些留戀故鄉之意。

然而既肯以朋友相許,這是他不肯歸伏之歸伏了。

若再諄諄,又恐怕他不肯投誠。

因此安置他在接官廳上,特來稟兄長得知。」

北俠在旁答道:「只要肯來便好說了,什麼客不容呢,全是好朋友罷了。」

鍾雄笑道:「誠哉是言也!還是大哥說的是。」

南俠道:「咱們還迎他不迎呢?」

智化道:「可以不必遠迎,止於在宮門接接就是了。

小弟是先要告辭了。」

不多時,智化同沙龍到來,上了泊岸,望宮門一看,見多少虞候侍立宮門之下,鍾太保與南北兩快等候。

智化導引在前,沙龍在後,登台階,兩下彼此迎湊。

智化先與鍾雄弓悅。

沙龍道:「某一介魯夫,承寨主錯一愛一,實實叨恩不淺。」

鍾雄道:「久慕英名,未能一見。

今日幸會,何樂如之!」智化道:「此位是歐陽兄,此位是展大哥。」

沙龍一一見了,又道:「難得南北二俠俱備在此,這是寨主威德所致,我沙龍今得附驥,幸甚呀幸甚!」鍾雄聽了,甚為得意。

彼此來到思齊堂,分賓主坐定。

鍾雄又問沙龍,如何到了襄陽王那裡。

沙龍便將縣宰的騙局說了。

「若不虧寨主救出囹圄,俺沙某不復見天,實實受惠良多。

改日自當酬報。」

鍾雄道:「你我作豪傑的,乃是常事,何足掛齒。」

沙龍又故意的問了問南北二俠。

彼此攀話。

酒宴已擺設下。

鍾雄讓沙龍。

沙龍謙讓再三,寨主長,寨主短。

鍾雄是個豪傑,索一性一敘明年庚,即以兄長呼之,真是英雄的本色。

沙龍也就磊磊落落,不問那些虛文。

飲酒之間,鍾雄道:「難得今日沙兄長到此,足慰平生。

方才智賢弟已將兄長的豪志大度說明,沙兄長只管在此居住。

千萬莫要拘束。

小弟決不有費清心。

惟有歐陽兄展兄小弟還要奉托,替小弟一操一勞。

從今後水寨之事求歐陽兄代為管理;旱寨之事原有妻弟姜鎧料理,恐他一人照應不來,求民兄協同經理。

智賢弟作個統轄,所有兩寨事條全要賢弟稽查。

眾位兄弟如此分勞,小弟就可以清閒自在。

每日與沙大哥安安靜靜的盤桓些時,庶不負今日之歡聚,素日之渴想。」

智化聽了,甚合心意,也不管南北二俠應與不應,他就滿口應承。

是日四人盡歡而散。

到了次日,鍾雄傳諭大小頭目:所有水寨事務俱回北俠知道;旱寨事務俱回南俠與姜爺知道;倘有兩寨不合宜之事,俱備會同智化參酌。

不上五日工夫把個軍山料理得益發整齊嚴肅,所有大小頭目兵丁無不歡呼頌揚。

鍾雄得意洋洋,以為得了幫手,樂不可言。

那知這些人全是算計他的呢。

且說蔣平在陳起望,到了日期,應當起身,早別了丁二爺與陸魯二人,竟奔柳家莊而來。

此時正在深秋之際,一路上黃花鋪地,落葉飄飄,偏偏陰雨密佈,漸漸泠泠下起雨來。

蔣爺以為深秋沒有什麼大雨,因此冒雨前行。

誰知細雨濛濛,連綿不斷,刮來金風瑟瑟,遍體清涼。

低頭看時,渾身皆濕。

再看天光,已然垂暮。

又算計柳家莊尚有四五十里之遙,今日斷不能到。

幸虧今日是十日之期,就是明日到,也不為遲,因此要找個安身之處,且歇息避雨。

往前又趲行了幾里,好容易看見那邊有座廟宇,急急奔到山門,敲打聲喚,再無人應。

心內甚是躊躇,更兼渾身皆濕,秋風吹來,冷不可當。

自己說道:「利害!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可怎麼好呢?」

只見那邊柴扉開處,出來一老者,打著一把半零不落的破傘。

見蔣平瘦弱身軀,猶如水雞兒一般啼啼呵呵的,心中不忍,便問道:「客官,想是走路遠了,途中遇雨。

如不憎嫌,何不到我豆腐房略為避避呢!」蔣平道:「難得老丈大發慈悲。

只是小可素不相識,怎好攪擾!」老丈道:「有甚要緊。

但得方便地,何處不為人。

休要拘泥。

請呀!」蔣平見老丈誠實,只得隨老丈進了柴扉。

不知老丈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俠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且說北俠智化二人商議已畢,方才安歇《三俠五義》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三回 鍾太保貽書招賢士 蔣澤長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