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表,再言武三思見斬了白玉夫人,心頭不快,又聞報《說唐全傳》第八十三回 武三思大敗回京 薛蚪走馬取紅泥

說唐全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說唐全傳

說唐全傳 - 第八十三回 武三思大敗回京 薛蚪走馬取紅泥

說唐全傳

第八十三回 武三思大敗回京 薛蚪走馬取紅泥

前言不表,再言武三思見斬了白玉夫人,心頭不快,又聞報道臨潼已失,後面殺來。

又報山上薛剛起大隊人馬殺下山來。

武三思大驚說:「兩頭夾攻,吾命休矣!」同了諸將齊上馬快些逃命,因大將斷後。

棄了大營,不管好歹,竟自走了。

外邊煙塵兜亂,喊殺連天,叫一聲不絕,營頭大亂,奪路而走。

後面薛剛等領了了三軍衝殺上來。

這條鐵棍好不厲害,撞在馬前就是一棍,打人如打彈,吶喊雷。

又有薛飛、李大元、周龍、周虎、徐青、俞榮領三千人馬沖踹周營。

徐青使動銀槍,見一個挑一個,見兩個挑一雙。

俞榮使動寶劍,見人亂砍亂殺。

薛飛舉起大錘見人便打。

李大元、周龍、周虎使動金背刀見人亂斬亂剁。

人頭滾滾,血水滔滔,傷人一性一命無數。

周兵大亂只要逃命。

那裡廝殺。

四面營帳都殺散了,歸到一條路上逃命。

後面薛強、四虎一太歲聽得那殺聲震耳,炮響連天,提了兵器,領了人馬從後面殺來。

殺得周兵人馬無處投奔,可憐一屍一棄荒郊,血流溝壑。

這一殺不打緊,殺下去有百里路,逃命者無數,傷殘者盡有。

武三思有眾將保護,只是唬得魂不附體,伏一在馬上半死的了。

同著諸將不敢走臨陽關,向大路,竟往青州。

有青州總兵來接,接進城中。

諸將上前叫一聲:「千歲甦醒,已到青州了。」

三思那時才醒,「嗄唷!唬死俺也。」

吩咐傳令諸將出去收軍,三通鼓完,周兵四十萬不見了十萬,只剩得三十萬,還是傷手折腳,倒有二真正萬。

大將共傷了十六員。

三思說:「俺自起兵五次,未嘗如此大敗。

今殺得如此模樣,何顏立於朝廷?也罷麼!」吩咐緊守青州,「俺回朝再添兵復仇。」

諸將得令,武三思連夜回長安不表。

再言薛剛發令,吩咐鳴金收軍。

一聲鑼響,各將扣定了馬,大小三軍兵將都歸一處,退回九煉山。

薛強說起薛興相救,一一說明。

薛剛大喜,見了薛興拜謝,還稱為弟兄。

薛蚪過來拜見叔父。

今日父子叔侄一團一圓,舉家拜謝天地,作慶賀筵席,不表。

薛剛對薛強說:「張君左弟兄之仇未報,吾今有兵有將,殺入長安,報復此臨仇。」

咬金說:「這個使不得,擅自興兵,難逃背反之罪。

不如棄下九煉山,扎兵在陽。

差官到房州請小主登位,然後殺入長安。

名正言順,復立大唐。

吾等恪守臣節,張氏弟兄之仇何報矣。」

薛強說:「老千歲之言不錯。」

薛剛依言,命伍雄、雄霸守山,五千人把守各路山口,以備退歸。

自帶領眾將大小三軍來到臨陽關住紮,查盤府庫錢糧,各處該管地方命將鎮守。

然後差薛蛟往房州報捷,接駕登位。

薛蛟奉命來到房州,先見了大元帥王荊周,同上銀鑾殿,奏知小主。

小主大悅,命忠教王興兵取長安。

旨下,薛剛謝恩。

立起忠孝王旗號,然後下教場一操一演有半個月,演好了就此發兵,點明隊伍,共兵馬二十萬。

點薛興帶一萬人馬為先鋒,要逢關斬將,遇水搭橋,候元帥到了,然後開兵打陣。

薛興得令,好不威風。

魯國公程咬金護國軍師,點解糧小將薛葵雙錘利害,護送糧草。

薛飛第二路催攢糧草。

薛強第三路護糧。

點齊已畢,然後薛剛同了諸將,離了臨陽關。

留大將李大元、周龍、周虎等諸將守關。

因前喪了姜氏弟兄,故此留他守住關。

再說薛剛往西而進,不一日到了紅泥關,傳令放炮安營。

一聲炮響,安營已畢。

因武三思戰敗,命各守將日夜當心。

紅泥關有一位鎮守總兵,你道什麼人?姓莫名天祐,其人身長八尺,面黑短腮,兩臂有千斤之力,善用一條丈八蛇矛,其人驍勇不過。

莫天祐正在私衙與偏將們論中山王失機,臨陽關已失,少不得要來打紅泥關。

正說未了,探子報進說:「啟上將軍,不好了。

小人打聽得薛軍二十萬,薛剛立起忠孝王旗號,護國軍師程咬金,帶了數十員戰將,底下的合營總兵官,前來攻打紅泥關了。」

莫天祐聽報不覺駭然:「離關多少路?」

探子說:「前部先鋒到了關前。」

莫天祐吩咐大小三軍:「關上多加灰瓶、炮石、強弓一弩一箭。

若薛兵一到,速來報知本鎮。」

得令去了。

再言先鋒薛興領了一萬人馬,先候元帥。

只聽炮響,薛興遠相接說:「元帥,末將在此候接元帥。」

薛剛吩咐圍住關前,說:「那位兄弟去討戰?」

閃過薛蚪上前說:「叔父,侄兒同父親願去取關。」

薛剛說:「侄兒須要小心。」

「得令!」來到關前。」

呔!報知主將得知,大兵到了。

早早出關受死。」

探子報進:「啟將軍,薛將在外討戰。」

莫天祐聽了,吩咐備馬抬槍,頂盔貫甲,上馬提槍,來到關上。

吩咐發炮開關。

一聲炮響,關門大開,放下吊橋,直奔上前。

把槍一起,照薛蚪面上刺來,叫一聲:「反賊看槍!」薛蚪叫一聲:「來得好!」把槍一架。

莫天祐在馬上二三晃:「嗄唷!好利害。」

勉強戰了七、八合,招架不住,卻待要走,被薛蚪一槍,劈前心挑進來了,要招架也不及,一槍正中前心,跌下馬來。

薛興上前取了首級,令軍士搶關。

那邊軍士閉關不及,殺進關中。

那時候各府官員都聞報了,有偏正牙將們,頂盔貫甲,上馬提刀,殺上前來。

薛興、薛蚪父子二人,兩條槍好不厲害,來一個刺一個,來兩個刺一雙。

識時務的口叫:「走嚇!走嚇!」都往寧陽關去了。

有一大半下馬投降。

元帥同眾將進了關,咬金說:「果然賢侄孫驍勇,取了紅泥關。

薛氏該興旺,槍法利害。」

薛剛大喜說:「承老柱國妙贊,還是槍法不能完美。」

咬金說:「說那裡話來?有其父必有其子,得了頭功。」

薛蚪拜謝元帥。

查點錢糧,盤查府庫,當夜設筵,與薛興、薛蚪賀功。

養馬三日,放炮起兵,進兵寧陽關。

離城十里,傳令前軍哨探,後軍慢行。

放炮三聲,紮下營盤,明日開兵。

有探子報入關中,此言不表。

再說鎮守寧陽關總兵姓孫名國貞。

這一日昇堂,有探子報進:「啟爺,薛剛已奪臨陽關、紅泥關,莫將軍陣亡,關寨已失。

薛家兵將實力驍勇,大兵已到關外。」

孫國貞聽得失了紅泥關,嚇得膽戰心驚,說:「本鎮知道,再去打聽。」

一面差官保本上長安取救兵。

失了二關,寧陽旦夕不保。

差官領令竟往長安。

一面吩咐小心把守關頭。

此話不表。

再講次日請元帥升帳,聚齊眾將,兩旁聽令。

薛興父子披掛上前,薛蚪叫一聲:「叔父,侄兒願取此關。」

薛剛說:「侄兒,你想前日紅泥關被你取了,其功不小。

此關利害,點別將去罷。」

薛蚪說:「叔父,此關利害不利害,待侄兒走馬成功,取此關頭以立微功,乞帥老爺發令。」

咬金說:「好,賢侄孫之言有理,實乃少年英雄,但要小心在意。」

「得令!」頂盔貫甲,懸劍掛鞭,提槍上馬,同了薛興,帶領軍士,衝出營門。

走到關前,大叫一聲:「呔!關上的快報佔你孫國貞知道,今大唐元帥要殺盡你們這班妖一黨一。

紅泥關已破,早早出關受死。」

一聲大叫,關上探子報進來:「啟爺,關外薛兵人馬已到,有將討戰。」

孫總兵所了大怒說:「無名小將也來討死。」

吩咐:「取盔甲過來。」

備馬抬刀,打扮結束停當。

帶過馬,跨大雕鞍,提刀出府,來到關前,吩咐開關。

一聲炮響,大開關門,放落吊橋,帶領兵將衝出。

薛蚪抬頭一看,見來將生得兇惡,面如蘭靛,發如朱沙,一臉黃須,頭戴鐵盔,身披龍鱗鐵甲,坐下一騎青鬃馬,手持大刀,喝聲如霹靂,叫一聲:「看刀!」往薛蚪頭上劈將下來。

薛蚪叫一聲:「來得好!」把槍往上只一梟,國貞叫一聲:「不好!」刀直往自己頭上繃轉來了。

一馬衝鋒過去,薛蚪把手中槍緊一緊,喝:「去罷!」一槍當心挑進來,未知孫國貞一性一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說唐全傳》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前言不表,再言武三思見斬了白玉夫人,心頭不快,又聞報《說唐全傳》第八十三回 武三思大敗回京 薛蚪走馬取紅泥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