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此篇前部分講帶兵之法,後部分講攻城之道《逸周書》大明武解第九

逸周書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逸周書

逸周書 - 大明武解第九

逸周書

大明武解第九

題解:此篇前部分講帶兵之法,後部分講攻城之道。

畏嚴大武,曰維四方畏威,乃寧。

天作武,修戎兵,以助義正違。

順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謂有所亡。

城郭溝渠,高厚是量。

既踐戎野,備慎其殃,敬其嚴君,乃戰赦。

十藝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敵不荒。

陣若雲布,侵若風行,輕車翼衛,在戎二方。

我師之窮,靡人不剛。

十藝:一大援,二明從,三餘子,四長興,五伐人,六刑餘,七三疑,八閒書,九用少,十興怨。

十因:一樹仁,二勝欲,三賓客,四通旅,五親戚,六無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藝因伐用,是謂強轉,應天順時,時有寒暑,風雨饑疾,民乃不處,移散不敗,農乃商賈,委以一婬一樂,賂以美一女 。

主人若杖,□至城下,高堙臨內,日夜不解。

方陣並功,雲何能御。

雖易必敬,是謂明武。

城高難平,湮之以土,開之以走路,俄傳器櫓。

因風行火障水,水下惠,用元元,文誨其寡。

旁隧外權,墮城湮溪,老弱單處,其辯乃離。

既克和服,使眾咸宜,竟其金革,是謂大夷。

譯文:

威武神聖的戰事。

只有畏懼它的威嚴,四方才能安寧。

上天安排武事,整治軍隊兵器,以匡扶正義矯正不義來順從天意。

設五官,為其有失,五官當恪守其職。

敵人的城牆護城河,要測量它的高度深度。

已經進入敵人境要處處警戒可能發生的災禍。

認真對待戰事,決定是戰還是不戰。

十種作戰藝術要明白,再加上十種作戰的依靠,那就沒有敵人不敗逃的。

佈陣要像行雲一樣密實,進攻要像風行一樣迅疾。

戰車如羽翼護衛在中軍兩旁。

即使我們的軍隊走到困境,也沒有人不勇武剛強。

十藝是:一,告知外有大援;二,,告知後有增隨;三,告知有庶子從軍;四,告知是為長久興盛;五,告知是討伐有罪;六,告知徒隸可立功贖罪;七,會使用三種疑兵之計;八,會使用反間之書;九,會指揮少而一精一的部隊;十,會給敵國製造怨恨。

十因是:一,樹立仁德;二,戰勝私慾;三,使臣游士;四,通旅商人;五,同姓姻親;,六,孤人寡一婦 ;七,共事同僚;八,合於法式的技巧;九,身懷技能之人;十,一精一良的器物。

十藝、十因一交一 互使用,這就叫有強大的輔助。

要順應自然與季節,四季有寒有暑。

遇上風災、水災、饑荒與疾病,百姓就會流離。

如果百姓遷移流散不加制止,農民就會轉為商賈。

把一婬一蕩的樂傳給他們,把美一女 送給他們。

如果敵國君主拒不接受,就把軍隊開到他的城下。

用高堙窺視城內,日夜都不放鬆。

兩列隊伍一同進攻,他又如何抵擋?即使容易攻下,也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才叫做明武。

城牆很高難於平視,就用土來填塞。

把他們的逃路留出,手持兵器的士兵如蟻附壁地攻城。

或順風放火用火攻,或障火決河用水攻。

或從旁邊挖隧道,城外燃烽火,或拆毀城牆填塞護城河,讓他們的長輩與幼弱單獨居處,他們的計謀就不能完成。

攻城之

後,要柔和服人;役使民眾也要適當。

仁愛地對待百姓,不欺侮他們的鰥寡。

戰事到此終了,這樣才叫大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逸周書》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題解:此篇前部分講帶兵之法,後部分講攻城之道《逸周書》大明武解第九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