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白話文
王諶傳
王諶字仲和,東海郯縣人。
祖父王萬慶,曾為員外常侍。
父親王元閔,做過護軍司馬。
宋朝大明中期,沈曇慶為政徐州,任用王諶為迎主簿,又為州迎南齊書從事,湘東王國常侍,鎮北行參軍,州、國、府主都是宋明帝。
任義陽王征北行參軍,又轉任明帝衛軍府。
王諶有學義,多次被任命為皇帝蕃佐。
及明帝即位,他任司徒參軍,帶薛縣縣令,兼中書舍人,被一寵一信,常在帝左右。
王諶見明帝行一事殘酷古怪,屢次勸諫不聽,請求辭官,因此惹怒皇上被囚於尚方,不久放出來。
隨後任尚書殿中郎,調為記室參軍,正員郎,薛令如故。
又兼任中書郎,晉平王驃騎板諮議,出任湘東太守,俸祿二千石,未拜任,後因公事免官。
復職任桂陽王驃騎府諮議參軍,中書郎。
明帝喜歡下圍棋,設置圍棋州邑,用建安王劉休仁做圍棋州都大中正,王諶與太子右率沈勃、尚書水部郎庾王圭之、彭城丞王抗四人為小中正,朝請褚思莊、傅楚之為清定訪問。
出任臨川內史,還京任尚書左丞。
不久以本官領東觀祭酒,即明帝所設置的總明觀。
調任黃門,轉任正員常侍,輔國將軍,江夏王右軍長史,冠軍將軍。
調任給事中,廷尉卿,未拜受。
建元中期,武陵王蕭曄為政會稽,任用王諶為征虜長史行一事,冠軍如故。
永明初期,調任豫章王太尉司馬,將軍如故。
世祖與王諶在宋明時期就有來往,打算委以重任,他為輔國將軍、晉安王南中郎長史、淮南太守,管理府、州事務。
永明五年(487),任黃門郎,領驍騎將軍,又調為太子中庶子,驍騎如故。
王諶堅定和謹,朝廷稱之為善人,對他很厚待。
永明八年(490),調任冠軍將軍、長沙王車騎長史,又遷為廬陵王中軍長史,將軍如故。
西陽王蕭子明在南兗州時,長史沈憲辭職,皇上又調王諶為征虜長史,管理南兗府、州事務,將軍如故。
王諶少時貧窮,曾自己紡線,到後來顯貴以後,常常和人說起,世人稱道他有出息。
永明九年(491),去世。
終年六十九歲。
本史作者認為:人類大約在文明未開之際,就已樹立官長了;在民眾還沒分化出等級來時,就產生了戶口,因此一愛一養之義是深遠的,救民之意重大。
衰世以來,統治者剝盡民力,徵財收賦,為自己享用。
下層窮困上層不管,世風澆漓而徵求更急。
因而有冒牌官吏,敲骨吸髓,不管人民死活,不顧國家法紀。
積弊難除已幾十年,上欺下瞞,官民都這樣,從治國之道說來,這些都得革除。
如能優役輕徭,則這種欺詐自然消失;如能嚴格管好官吏,則這類偽騙也不會出現。
光靠空頭文件,老百姓得不到實利。
所以崔琰譏諷魏武,謝安討論京師,管理民眾之不易,豈只是遙遠的周朝如此麼?
贊語:劉休善於占卜,安臥南湘。
沈沖大獲時譽,庾杲之美德遠揚。
王諶雖為舊臣,也都能輔助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