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莖葉及花穗《中藥學教材》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中藥學教材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藥學教材

中藥學教材 - 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中藥學教材

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莖葉及花穗。

【性味與歸經】辛,溫。

入肺、肝經。

【功效】祛風解表,止血。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風寒以及感冒風熱等症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

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

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

2.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

3.用於瘡瘍初起、發熱惡寒等

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

4.用於衄血、便血、崩漏等症

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處方用名】荊芥、荊芥穗(生用,主要用於祛風解表)

炒荊芥(炒至微黃色,發表力緩和)

荊芥炭(炒至黑色為度,用於止血)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於止血。

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2.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方劑舉例】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荊芥穗、防風、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赤茯苓、川芎、甘草。

治瘡瘍寒熱。

荊朮散(《集驗方》):荊芥穗、蒼朮、赤芍葯、甘草、生薑、蔥白。

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

【文獻摘錄】《本經》:「主寒熱,鼠瘺、瘰歷生瘡。

《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本草正義》:「按產後風痙,角弓反張,古人亦無不謂是風寒外承,直犯太陽。

....後人仍有華陀愈風散,一為荊芥炒末,豆淋酒調服,甚且隱其名曰舉傾古拜散,以為無上妙品。

實則新產血虛,孤陽上冒,....萬萬不可誤也。

一 發散風寒藥·一 解表藥 麻黃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桂枝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紫蘇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防風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羌活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細辛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白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稿本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香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生薑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蔥白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藥學教材》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莖葉及花穗《中藥學教材》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