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蘆、蘿蔔、紫花菘、溫菘、土酥《本草綱目》菜部  萊菔

本草綱目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 菜部  萊菔

本草綱目

菜部  萊菔

【釋名】蘆、蘿蔔、紫花菘、溫菘、土酥。

【氣味】溫、無毒。

(根)辛、甘。

(葉)辛、苦。

【主治】

1、反胃。

用蜂蜜煎蘿蔔細細嚼咽。

2、肺痿咳血。

用蘿蔔和羊肉或鯽魚煮熟,頻食,有效。

3、鼻血不止。

用蘿蔔搗汁半碗,加酒少許,熱服,並以汁注入鼻中。

或先將酒煎開,加蘿蔔再煎,飲服。

4、禁口蜊。

用蘿蔔搗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

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視晚用米湯送服阿膠丸百粒。

如無蘿蔔,以子加水搗汁亦可。

又方:加枯礬七分同煎。

又方:只用蘿蔔菜煎湯,每且飲服。

又方:用蘿蔔片不拘新舊,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換。

如想進食,可喝一點肉粥。

5、大腸便血。

用大蘿蔔皮燒存一性一,荷葉燒存一性一,蒲黃生用,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6、沙石諸淋,疼不可忍。

用蘿蔔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數次,不可過焦,細嚼後,鹽湯送下。

日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7、遍體浮腫。

用蘿蔔、浮麥等分,泡湯飲服。

8、偏正頭痛。

用生蘿蔔汁一小杯,令病人仰臥,隨頭痛的左右側注入鼻中,有特效。

9、滿口爛瘡。

用蘿蔔自然汁頻頻漱口,吐去涎汁。

甚效。

10、湯火傷。

用生蘿蔔搗汁敷塗。

11、久嗽痰喘。

用蘿蔔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三、五丸,時時噙咽。

12、便秘。

用蘿蔔炒一合,加水搗爛,和皂莢末二錢服,即通。

13、牙齒疼痛。

有蘿蔔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一乳一調勻,左側痛點右鼻,右側痛點左鼻。

14、瘡疹不出。

用蘿蔔子生研為末,米湯送服二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釋名】蘆、蘿蔔、紫花菘、溫菘、土酥《本草綱目》菜部  萊菔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