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社會製造了宗教和廟宇。中國蓁蓁莽莽《千古之謎》周倉其人其事如何?

千古之謎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千古之謎

千古之謎 - 周倉其人其事如何?

千古之謎

周倉其人其事如何?

農耕社會製造了宗教和廟宇。

中國蓁蓁莽莽土地上,星羅棋布萬千座大大小小廟宇。

打開任何一部地方志,少則數十,多而成百,正是天下無地不廟,無廟難以成為城鎮市集聚合處。

有趣的是,每個州縣還都少不了有三座廟即文廟(孔廟)、城隍廟和武廟。

其中尤以武廟即關帝廟(民國三年增祀岳飛,改為關岳廟)特多,不但城裡有,而且偏僻鄉村也有,而且還有不少城鎮,同時並存幾座關帝廟。

關帝廟的主神,當然是那位被「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的伏魔大帝關羽。

但是凡見有關羽正襟危坐讀《左氏春秋》或其他坐像旁,必有一左一右的兩尊泥塑木雕的尊神侍立。

一個是白淨俊俏,長眉細目,佩劍持印的關平;另一個是勾著黑臉,濃眉環眼,手扶青龍偃月刀的周倉。

周倉大名幾乎和關羽一樣響亮。

他緊緊跟著主子,同時顯現在舞台和畫圖、雕刻上。

民間習俗常以關羽畫像,請進家中張貼中堂用以辟邪,周倉將軍自然也跟著「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他的黑臉皂服和關羽的紅臉綠袍、關平的白臉銀甲相映成輝,此中色彩反差,給代代人們留下美的和諧和難忘的印象。

人們也為周倉編造了種種傳說,把他送上敬畏的神位。

清人小說《說唐演義》有一個故事,說是南一陽一侯伍雲召在反隋戰爭中打了敗仗,被身騎怪馬呼雷豹的隋將尚師徒追趕,正危急中,「只見前面有一個人,頭戴氈笠帽,身著青布短衫,腳穿薄鞋,面如黑漆,兩眼如銅鈴,一臉鬍鬚,手執青龍偃月刀,照尚師徒劈面砍來,尚師徒大驚,便說『不好了,周倉來了!』帶轉馬頭,往後下跑而去。」

(第十九回)當然,這漢子不會是周倉復生,而是朱燦,見伍雲召危難,從附近關帝廟中借了周倉手裡的刀趕來相救的。

它反映了有清一代民間信仰心理和意向。

由此,19世紀就有單獨為周將軍立廟祭祀的。

現在台灣就有周倉廟,如彰化北豐鎮的白鶴宮、台南鹽水鎮的鎮南宮;後者據稱始建於甲午戰爭前夕,日本侵佔時,說是妨礙交通拆毀,神像為居民祭祀於家中,1961年重建。

台灣民間還有稱此縣萬里鄉關帝廟的周倉神像「系光緒十七年(1891年)漂流至野柳河邊,經人撈獲建廟祀為主神」(《台灣廟神傳》)。

此際周倉形象長身獨立,「短胡大眼,黑臉虯鬚」,與大一陸關帝廟周倉造像同出一模,也即是羅貫中《三國演義》所描繪的周倉原型。

在民間,通常人們認為周倉在歷史上必有其人的。

《山西通志》說:「周將軍倉,平陸人,初為張寶將,後遇關羽於臥牛山,遂相從,於樊城之役,生擒龐德,後守麥城,死之。」

至今湖北當一陽一城東原麥城附近田地上,還有周倉墓,墓碑「漢武烈侯周將軍諱倉之墓」。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周倉將軍大名貫神州,否則他有什麼資格、級別能形影不離替關王一爺持刀護衛呢?

但是,周倉名字確不見於那部欽定正史的《三國誌》。

就是後來的元人《三國誌平話》也只是為諸葛亮驅動木牛流馬的未將,與關羽無關。

因此,諸多學者均認同周倉實無其人。

《三國演義》說他是黃巾張寶部將,後來追隨關羽左右,以及在水淹七軍時下水活捉龐德等情事。

此乃小說家言,不足為信。

《三國演義辭典》主編沈伯俊日前與筆者信函也稱,「周倉確係虛構人物,乃是民間傳說、通俗文藝的產物。」

成都武侯詞所列的周倉造像,也是從《三國演義》忠於關羽的儒家人才標準而入選的。

還說,湖北當一陽一現存的周倉墓,也是好事者捏造。

它是一種文化現象。

《山西通志》、《平陸縣志》多系循《三國演義》故事。

來新夏等學者也認為明清地方志多有將《三國演義》故事和三國傳說編寫進去的。

也有學者說,明人開始塑造周倉,也是為了突出關羽忠義之氣。

明清理學很注意「忠義之氣」,乾隆帝就公然篡改《三國誌》,改關羽「壯繆」謚號為「忠義」。

有其主必有其僕。

關羽忠義之氣必須貫徹群下,它須要樹立各種模一式。

所以周倉的忠義味,更加可以突出關羽了。

因而,一毛一宗岡說,像周倉那樣的綠林豪客,能遇到關羽真太幸運了,「今日立廟繪像,倉得捧大刀立於公之側,竟附公以並垂不朽,可見人貴改圖,士貴扞主。

雖失足萑苻,未嘗不可以更新,而單身作僕,勝似擁嘍囉稱大王也」(《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批語)。

可見,周倉現象是為社會文化環境所泡製的,實無其人。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周倉名字雖不見《三國誌》,但並不等同於無此人在焉。

蓋《三國誌》立傳大都為帝王將相,周倉的身份充其量也僅是關羽麾下一護衛。

他無官無爵,當然難以立傳,也鮮有行跡傳世。

即使這樣,《三國誌》仍見有周倉式人物活動。

有如魯肅在益一陽一(湖南益一陽一)請關羽赴會,就在荊州奉還事發生爭論時,「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

羽一操一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

目知之去。」

(《三國誌。

魯肅傳》)在兩軍統帥商談前,竟直言衝撞,無疑是關羽指使,其身份也是夠出格的,和周倉造型的一性一格、氣質也相鍥合;因此,他的事跡「也不是完全憑空捏造」(邱振聲《三國演義縱橫談》廣西人民出版社)。

正如王械所說,「周將軍倉殉節麥城,而墓無可考,稽其遺跡,即長阪坡曹劉交兵處也。

可見周倉確有其人,只是在正史中把他遺漏了」《秋燈叢話》卷二,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版)。

周倉名不見經傳,但他的形象卻遠遠超越歷史無名記錄,農耕社會中的人們,按照自己的心理機制和價值取向,需要周倉似的圖式,所以即使《三國誌》等沒有記載有周倉者,也會製造出周倉的高大形象。

你說周倉形象的出現難道是未解之謎嗎?

(盛巽昌)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千古之謎》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農耕社會製造了宗教和廟宇。中國蓁蓁莽莽《千古之謎》周倉其人其事如何?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