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廣浙沿海濱多有之,形如蚯蚓。閩人以蒸蛋食,《本草綱目拾遺》卷十 蟲部-禾蟲

本草綱目拾遺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綱目拾遺 - 卷十 蟲部-禾蟲

本草綱目拾遺

卷十 蟲部-禾蟲

閩廣浙沿海濱多有之,形如蚯蚓。

閩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餉客為饈,雲食之補脾健胃。

廣志︰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蟲,或稻根腐而生蟲,稻根色黃,蟲乃稻根所化,故色亦黃。

大 者如箸許,長至丈,節節有口,生青熟紅黃,霜降前禾熟則蟲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斷節而出,浮游田上,網取之。

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得稻之一精一華者也。

其醃為脯作醢醬,則貧者之食。

吳震方嶺南雜記︰禾蟲絕類螞蝗,青黃色,狀絕可惡厭。

潮所淹沒淡水田禾根內出,數尺長至丈餘,寸寸斷皆活,能游泳,午後即敗不可食。

滴鹽醋一小杯,裂出白漿,蒸雞鴨蛋,牛一乳一最鮮。

粵錄︰禾蟲狀如蠶,長一、二寸,無種類。

夏秋間早、晚稻將熟,禾蟲自稻根出,潮長浸田,因乘潮入海,日浮夜沉,浮則水百皆紫。

采者以巨口狹尾之網繫於 ,逆流迎之,網一尻一有囊,重則傾瀉於舟。

補脾胃,生血利濕,行小一便;瘡瘍勿食,能作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拾遺》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閩廣浙沿海濱多有之,形如蚯蚓。閩人以蒸蛋食,《本草綱目拾遺》卷十 蟲部-禾蟲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