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水滸正傳》末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水滸傳》第7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水滸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水滸傳

水滸傳 - 第7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水滸傳

第7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話說《水滸正傳》末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壯士均已上應天象,排定位置。

當時何道士辯驗天書,教蕭讓寫錄出來,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

宋江與眾頭領道:「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都是一會之人。

上天顯應,合當聚義。

今已數足,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一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

眾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數定,誰敢違拗?」

宋江遂取黃金五十兩,酬謝何道士。

其餘道眾收得經資,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有詩為證:

月明風冷醮壇深,鸞鶴空中送好音。

地煞天罡排姓字,激昂忠義一生心。

且不說眾道士回家去了,只說宋江與軍師吳學究,朱武等計議,堂上要立一面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斷金亭也換個大牌扁,前面冊立三關。

忠堂後建築台一座,頂上正面大廳一所,東西各設兩房。

正廳供養晁天王靈位,東邊房內,宋江,吳用,呂方,郭盛;西邊房內,盧俊義,公孫勝,孔明,孔亮。

第二坡左一代房內,朱武,黃信,孫立,蕭讓,裴宣;右一代房內,戴宗,燕青,張清,安道全,皇甫端。

忠義堂左邊,掌管錢糧倉廒收放,柴進,李應,蔣敬,凌振;右邊花榮,樊瑞,項充,李袞。

山前南路第一關,解珍,解寶守把;第二關,魯智深,武松守把;第三關,朱仝,雷橫守把。

東山一關,史進,劉唐守把;西山一關,楊雄,石秀守把;北山一關,穆弘,李逵守把。

六關之外,置立八寨:有四旱寨,四水寨。

正南旱寨,秦明,索超,歐鵬,鄧飛;正東旱寨,關勝,徐寧,宣贊,郝思文;正西旱寨,林?,董平,單廷,魏定國;正北旱寨,呼延灼,楊志,韓滔,彭玘。

東南水寨,李俊,阮小二;西南水寨:張橫,張順;東北水寨,阮小五,童威;西北水寨,阮小七,童猛。

其餘各有執事。

從新置立旌旗等項。

山頂上立一面杏黃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

忠義堂前繡字紅旗二面:一書「山東呼保義」,一書「河北玉麒麟」。

外設飛龍飛虎旗、飛熊飛豹旗,青龍白虎旗,朱雀玄武旗,黃鉞白旄,青皂蓋,緋纓黑纛,中軍器械外,又有四斗五方旗,三才九濯旗,二十八宿旗,六十四卦旗,周天九宮八卦旗,一百二十四面鎮天旗。

儘是侯健製造。

金大堅鑄造兵符印信。

一切完備。

選定吉日良時,殺牛宰馬,祭獻天地神明,掛上忠義堂斷金亭牌額,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

宋江當日大設筵宴,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義氣;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恕。」

計開:

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

「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

「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

一同參贊軍務頭領:

「神機軍師」朱武。

掌管錢糧頭領二員:

「小旋風」柴進「撲天」李應

馬軍五虎將五員:

「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

「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

「雙一槍一將」董平

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

「小李廣」花榮「金一槍一手」徐寧

「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

「沒羽箭」張清「美髯公」朱仝

「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

「鎮三山」黃信「病尉遲」孫立

「丑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

「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

「聖水將」單廷「神火將」魏定國

「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

「錦一毛一虎」燕順「鐵笛仙」馬麟

「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

「錦豹子」楊林「小霸王」周通

步軍頭領一十員:

「花一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

「赤髮鬼」劉唐「插翅虎」雷橫

「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

「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

「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

「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

「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

「病大蟲」薛永「金眼彪」施恩

「小遮攔」穆春「打虎將」李忠

「白面郎君」鄭天壽「雲裡金剛」宋萬

「摸著天」杜遷「出林龍」鄒淵

「獨角龍」鄒潤「花項虎」龔旺

「中箭虎」丁得孫「沒面目」焦挺

「石將軍」石勇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

「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

「浪裡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

「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

東山酒店

「小尉遲」孫新「母大蟲」顧大一嫂

西山酒店

「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

南山酒店

「旱地忽律」朱貴「鬼臉兒」杜興

北山酒店

「催命判官」李立「活閃婆」王定六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

「神行太保」戴宗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

「鐵叫子」樂和「鼓上蚤」時遷

「金一毛一犬」段景住「白日鼠」白勝

守護中軍馬饒將二員:

「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

守護中軍步軍饒將二員:

「一毛一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

「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專掌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

「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

行文走檄調兵遣將一員「聖手書生」蕭讓

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鐵面孔目」裴宣

考算錢糧支出納入一員「神算子」蔣敬

監造大小戰船一員「玉竿」孟康

專造一應兵符印信一員「玉一臂匠」金大堅

專造一應旗袍襖一員「通臂猿」侯健

專治一應馬匹獸醫一員「紫髯伯」皇甫端

專治諸疾內外科醫士一員「神醫」安道全

監督打造一應軍器鐵筵一員「金錢豹」湯隆

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轟天雷」凌振

起造修緝房舍一員「青眼虎」李雲

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操刀鬼」曹正

排設筵宴一員「鐵扇子」宋清

監造供一應一切酒醋一員「笑面虎」朱富

監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九尾龜」陶宗旺

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險道神」郁保四

宣和二年四月初一日,梁山泊大聚會,分調人員告示。

當日梁山泊宋公明傳令已了,分調眾頭領已定,各各領了兵符印信,筵宴已畢,人皆大醉,眾頭領各歸所撥寨分。

中間有未定執事者,都於台前後駐紮聽調。

有篇言語,單道梁山泊的好處,怎見得:

八方共域,異姓一家。

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傑靈之美。

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

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

其人則有帝子神孫,富豪將吏,並三教九流,乃至獵戶漁人,屠兒劊子,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對夫妻,與叔侄郎舅,以及跟隨主僕,爭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或精靈,或粗鹵,或村樸,或風一流,何嘗相礙,果然識性*同一居;或筆舌,或刀一槍一,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偏長,真是隨才器使。

可恨的是假文墨,沒奈何著一個「聖手書生」,聊存風雅;最惱的是大頭巾,幸喜得先殺卻「白衣秀士」,洗盡酸慳。

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昔時常說江湖上聞名,似古樓鐘聲聲傳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個個連牽。

在晁蓋恐托膽稱王,歸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

休言嘯聚山林,早願瞻依廊廟。

梁山泊忠義堂上號令已定,各各遵守。

宋江揀了吉日良時,焚一爐香,鳴鼓聚眾,都到堂上。

宋江對眾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

今日既是天星地曜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死生相托,患難相扶,一同保國安民。」

眾皆大喜。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

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

自今已後,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

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神天鑒察,報應昭彰。」

誓畢,眾皆同聲其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

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

看官聽說,這裡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有詩為證:

光耀飛離士窟閒,天罡地煞降塵寰。

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仗義疏財歸水泊,報讎雪恨上梁山。

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起頭分撥已定,話不重言。

原來泊子裡好漢,但閒便下山,或帶人馬,或只是數個頭領各自取路去。

途次中若是客商車輛人馬,任從經過;若是上任官員,箱裡搜出金銀來時,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其餘些小,就便分了折莫。

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錢糧廣積害民的大戶,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誰敢阻當。

但打聽得有那欺壓良善暴富小人,積得些傢俬,不論遠近,令人便去盡數收拾上山。

如此之為,大小何止千百餘處。

為是無人可以當抵,又不怕你叫起撞天屈來,因此不曾顯露,所以無有話說。

再說宋江自盟誓之後,一向不曾下山,不覺炎威已過,又早秋涼,重陽節近。

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會眾兄弟同賞菊花,喚做「菊花之會」。

但有下山的兄弟們,不論遠近,都要招回寨來赴筵。

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給散馬步水三軍一應小頭目人等,各令自去打一團一兒吃酒。

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

堂前兩邊篩鑼擊鼓,大吹大擂,語笑喧嘩,觥籌交錯,眾頭領開懷痛飲。

馬麟品簫,樂和唱曲,燕青彈箏,各取其樂。

不覺日暮,宋江大醉,叫取紙筆來,一時乘著酒興作《滿江紅》一詞。

寫畢,令樂和單唱這首詞,道是: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教添白髮,須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顛做粉碎。

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眾人都跪下告道:「這人酒後發狂,哥哥寬恕。」

宋江答道:「眾賢弟請起,且把這廝監下。」

眾人皆喜。

有幾個當刑小校,向前來請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掙扎。

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說了,便隨著小校去監房裡睡。

宋江聽了他說,不覺酒醒,忽然發悲。

吳用勸道:「兄長既設此會,人皆歡樂飲酒,他是粗鹵的人一時醉後衝撞,何必掛懷,且陪眾兄弟盡此一樂。」

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後,誤吟了反詩,得他氣力來,今日又作《滿江紅》詞,險些兒壞了他性*命!早是得眾兄弟諫救了。

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潛然淚下。」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道: 「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眾皆稱謝不已。

當日飲酒,終不暢懷,席散各回本寨。

次日清晨,眾人來看李逵時,尚兀自未醒,眾頭領睡裡喚一起來說道:「你昨日大醉,罵了哥哥,今日要殺你。」

李逵道:「我夢裡他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罷。」

眾弟兄引著李逵,去堂上見宋江請罪。

宋江喝道:「我手下許多人馬,都是你這般無禮,不亂了法度?且看眾兄弟之面,寄下你項上一刀,再犯必不輕恕。」

李逵喏喏連聲而退,眾人皆散。

一向無事,漸近歲終。

那一日久雪初晴,只見山下有人來報,離寨七八里,拿得萊州解燈上東京去的一行人,在關外聽候將令。

宋江道:「休要執縛,好生叫上關來。」

沒多時,解到堂前:兩個公人,*個燈匠,五輛車子。

為頭的一個告道:「小人是萊州承差公人,這幾個都是燈匠。

年例,東京著落本州,要燈三架,今年又添兩架,乃是玉柵玲瓏九華燈。」

宋江隨即賞與酒食,叫取出燈來看。

那做燈匠人將那玉柵燈掛起,安上四邊結帶,上下通計九九八十一盞,從忠義堂上掛起,直垂到地。

宋江道:「我本待都留了你的,惟恐教你吃苦,不當穩便,只留下這碗九華燈在此,其餘的你們自解官去。

酬煩之資,白銀二十兩。」

眾人再拜,懇謝不已,下山去了。

宋江教把這碗燈點在晁天王孝堂內。

次日,對眾頭領說道:「我生長在山東,不曾到京師,聞知今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慶賞元宵,自冬至後,便造起燈,至今才完,我如今要和幾個兄弟私去看燈一遭便回。」

吳用諫道:「不可,如今東京做公的最多,倘有疏失,如之奈何!」宋江道:「我一日間只在客店裡藏身,夜晚入城看燈,有何慮焉?」

眾人苦諫不住,宋江堅執要行。

正是猛虎直臨丹鳳闕,殺星夜犯臥牛城。

畢竟宋江怎地去東京看燈,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水滸傳》四大文學名著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話說《水滸正傳》末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水滸傳》第7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