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文氏與胡完在船中思想往何處去好,文氏忽然想起說:「《薛剛反唐》第45回 文氏窮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兒

薛剛反唐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薛剛反唐

薛剛反唐 - 第45回 文氏窮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兒

薛剛反唐

第45回 文氏窮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兒

當下文氏與胡完在船中思想往何處去好,文氏忽然想起說:「好了,我有一親姐,嫁在陵州崔宅,家中甚富,只因你家主亡後,才斷了往來。

你今送我母女到陵州去,相投我姐,必然收留。

』湖完道:「老奴就送安人、小一姐前去便了。」

遂搖船往陵州而去不表。

卻說馬迪在大殿上點燭鋪氈,踱來踱去,專等新人出來拜堂成親。

到了三更時分,並不見出來,叫於婆進去催一聲。

於婆進去,到房一中一看,母女二人都不見了,急出來說知。

馬迪領家人忙進來一看,果然不見了母女,馬迪大驚失色。

庵內四下尋找,並無蹤影,拿燈一照,看見牆上的草壓倒了,於婆道:「不料新人竟會飛簷走壁,扒牆走了。」

馬迪頓足道:「都是你這蠢才於婆,不去看守,被他走了!」遂令眾家人出庵四下追尋,並無蹤跡。

天明著人去問胡家,也不曾回去。

胡發忙著人各親戚家尋訪,並無影響。

鸞嬌聞知,深恨馬迪狼心狗肺,遂催丈夫陳進,率領家人到觀音庵,拿住張、李二尼,盤問他母女一下落。

二尼道:「這是馬公子強一逼一小一姐成親,那知道小一姐竟會越牆而逃,其實不關小尼之事。」

陳進喝道:「倘若他母女有投河奔井之事,我定然將你二人送官究治,決不饒你!」又痛罵一回。

回到家中,差人四下打聽他母女二人消息。

再說胡完搖船載著文氏、鳳嬌,行了百餘里,到了陵州,叫一聲:「安人、小一姐,且在船中坐一坐,老奴先去崔宅通報,自然來請。」

言訖,跳身上岸,來至崔宅。

但見門牆高大,密豎旗竿,胡完上前對管門的說道:「今有通州胡院君,與你家院君是嫡親姊妹,今日特來相投,現在河口船中,相煩通報。

』們公將此言入稟崔母。

崔母聽了,躊躇半晌,方起身出外廳,叫胡完進來。

胡完見了崔母,叩頭道:「安人,我家主母、小一姐在通州困苦異常,又被一奸一人所害,因此特來相投。

現在河口船中,先叫小人來說一聲。

崔母道:「呵呵,我家大官人新中舉人,二官人初登進士,三官人又新入簧門,往來親眷,非富即貴,那有窮親上門!況我兩房媳婦,皆是富貴人家,我亦要存些體面。

今你主母若到我家,眾人看見窮狀,定是嘲笑。

我今撥白米五十、銀五錢,你拿去與你主母,叫他不必上來,請回去罷。」

分付家人取出米五斗、銀五錢,即時進去。

胡完心中火發,敢怒而不敢言,銀米也不拿,奔出大門,來至河口上船。

文氏一見胡完,就問若何,胡完氣道:「今非昔比,那崔院君也變了!」便將其言一一說知。

文氏、鳳嬌聞言,止不住傷心淚下。

再欲商議安身去處,忽然陰雲四合,落下大雨來了,小船上又無好篷蓋,母女二人與胡完淋得渾身是水,胡完忙忙攏船到一株大樹底下避雨。

臨河岸上有一座大悲院,有一個女尼在門首看見他母女二人淋得渾身是水,便叫道:「二位女菩薩,快上岸來,到小庵坐坐,住了雨去。」

胡完忙扶安人、小一姐上岸,拖泥帶水,進了大悲院。

女尼請他母女坐下,煽起火來,與他母女烘衣。

女尼道:「請問二位,還是母女麼?要往那裡去?」

文氏見問,不覺淚下,道:「師父,你不問時,還好忍耐;如今問我,好不苦切!老身胡文氏、住居通州,這是小女。

我丈夫亡故多年,一貧如洗。

有個親姐嫁在此間崔府,老身特來相投,可笑我姐姐嫌我貧窮,不容上門。

正要回去,忽逢大雨,多蒙師父相招,感激非淺。」

女尼道:「誰家沒有窮親眷,如何一個親妹,反如此相待!他家只有三官人崔文德十分厚道,小時拜寄小庵大士神前,是常來頑耍。

他若見安人、小一姐如此著切,決然相留回去。

但今日下雨,未知來否。」

正說間,只見文德從外進來避雨,女尼道:「三官人,來得正好,你認得這位安人否?」

文德把安人細看道:「面貌到與家母相似。」

女尼道:「差也不多。」

便將母女前來相投,院君不容上門之事,細細說知。

文德失驚道:「原來是姨母、表妹!」忙上前行禮道:「姨母,不料我母重富輕貧,得罪姨母,休要見怪,我回去即喚轎來請。」

文氏道:「襟侄,你母不肯相容,你回去說了,反為不美。」

文德道:「不妨,我母最聽我的話,我去說,自然依我。」

女尼道:「何如?虧了這陣雨,天遣相逢。」

文德見雨已止,別了安人、小一姐,奔回家中,見了崔母,叫一聲:「母親,我胡姨母窮苦來投,理應留他,為何打發他去?」

崔母道:「我本意要留他,但恐你兩個嫂嫂相笑,一時打發他去,心中正在此不忍。」

文德道:「母親,誰家沒有窮親戚,兩個嫂嫂焉敢笑人!母親,快取些衣服首飾,叫兩乘轎子去接姨母、表妹,才是正理。」

崔母見文德說得有理,即取出衣服首飾,著四個丫頭,兩乘轎子來大悲院相接。

母女二人打扮齊整,謝了女尼,上轎來至崔府。

崔氏、文德相迎。

文氏、鳳嬌走出轎來,文德把表妹細看,「好一位絕色佳人!」暗暗喝彩。

崔氏與文氏、鳳嬌見禮,文德從新拜見姨母,又與表妹見禮,長男、次男並兩個兒媳,亦出來見禮。

備酒款待,又叫胡完廚下吃飯。

崔氏請母女二人入席共飲,就問:「妹丈亡後,未知賢妹如何到此景況。

幸喜侄女長成,一貌不凡,可曾許人家否?」

文氏道:「姐姐,說也可憐!」就把丈夫亡後,直至胡完相救,到此相投,細細說出,說罷,淚下如雨。

崔氏也不住流淚。

酒畢,崔氏送他母女入內房安歇。

文德思想鳳嬌為妻,暗道:「若是姻緣,真好造化!方才姨母說什麼比合硃砂記,許了進興,又說做強盜,死在牢中,若姨母肯許了我,便十分之幸了。

我想若要表妹為妻,必須孝順姨母,慢慢說合成就。」

次日,胡完要回家去,文氏道:「胡完,多謝你救我母女在此。

你可到陳進家,說知我母女在此,叫他夫妻不必記念。」

胡完允諾而去。

要知端的,再看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薛剛反唐》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當下文氏與胡完在船中思想往何處去好,文氏忽然想起說:「《薛剛反唐》第45回 文氏窮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兒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