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白話文
摯虞傳
摯虞字仲洽,京兆長安人。
父親摯模,魏國的太僕卿。
摯虞年少時侍奉皇甫謐,才學廣博,著述不倦,郡中選為主簿。
摯虞曾經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天所保佑的是道義,人所幫助的是誠信;講信用順天命,是延求福澤的辦法;違背這些,就會招致禍殃。
然而天道長人世短,禍福錯亂,誘迫之徒,不知所守,恣縱積憤,或迷惘或放一蕩。
所以憑借自身,假托人事,首先陳述處世不遇者的艱難,於是拋棄常道,輕率地遠遊,極盡常人迷惑之情思,然後用正道引導他們,使他們返回到禮義之途,在視聽之外推舉神明的應驗,在智力之外崇尚否泰的命運,藉以說明天命不可違,所以作《思游賦》。
推薦為賢良,與夏侯湛等十七人策選為下等。
拜為中郎。
武帝詔書說:「省視各位賢良的答對之策,雖然所說的辦法不同,但都能明於王道大義,有益於政道。
我想詳細瞭解一下你們的應對謀略,遍觀賢士大夫的良苦用心。」
於是下詔讓各位賢良進獻直言,正值在東堂策問,武帝道:「不久前正午時出現日食,水旱成災,將修治什麼來改變大災禍?以及不適合當今的法令,為公傢俬家所困苦擔憂的,都是什麼事?大凡治平之世在於得賢才,得賢才的辦法也是靠耳聽目察。
如果有對時務有益的文武人才沒有申報列位的,各自舉薦出來,以及遭到時俗謗議,應當革除的,也各自講出來。」
摯虞回答說:「我聽說古代聖世明時,考究原始以求善終,體察根本以正其末。
所以憂慮法度不當,而不憂慮人物失所;憂慮人物失所而不憂慮災害流行。
果真以法求取,則萬物都能治理;人們相處和睦,則災禍就自會消除。
日月有一毛一病,有水旱災害,就應反思自己的視聽,尋求它產生之根由,遠觀諸物,近查自身。
耳聽目察,是否有遮蔽耳目的東西呢?謀略政令,恐怕有傾覆常道的現象吧!大官要職,是否有的授任不當其人呢?賞罰升降,是否有的不得其所呢?河邊山巖,是否有人胸懷聖道垂釣版築隱居而沒有為夢兆所感知呢?遠方偏僻之地,是否有著名於世的傑出人才而未蒙受朝廷恩澤呢?推此之類,以求緣由,詢問事實考核言論,力求盡合事實,那麼天人之情就可以見,災禍徵兆也就可以補救了。
倘若類推到萬物而沒有違背,求於自身而沒有過失,萬物理順,內外合宜,祭祀之官祀辭公允,不負誠信,那麼日月運行錯亂,疾疫天災不能戒除,這只是陰陽之事,不是吉凶存在之所。
機運和度數,乃自然的職分,本來不是人事所能供御的,也只是開倉放糧分散積財,節省食用而已。
因此果真遇到運數,那麼即使唐堯、商湯也不能改變;如果不是那機運,那麼就連宋國、衛國的國君,諸侯的卿相,尚且能有所感化。
希望陛下詳審咎兆出現的緣由,窮盡其事理,則天下萬幸。
我生長在窮苦人家,沒遇過新奇事物,即使有賢才,也沒有結交相識,不敢胡言妄舉,沒有什麼可以回答天子的詢問。」
摯虞被選拔為太子舍人,除任聞喜縣令。
當時天子留心政道,又因吳地剛剛平定,天下治理安定,於是摯虞上《太康頌》來讚美晉朝的聖德。
因母親去世辭職。
很長時間後,召回補任尚書郎。
將作大匠陳勰挖地得到一把古尺,尚書上奏:「現在的尺子比古尺長,應以古尺為正。」
潘岳認為今尺習用已久,不應再改變。
摯虞反駁道:「古代的聖人有感於天下的一精一微而比擬它的形貌,模寫事物製作器一具,以供給時用。
所以《易》卦立數取奇數於天,偶數於地,使算數之綱紀正;按律計算分寸,來確定長短度數。
它的製作有法則,所以使用就有誠信。
考核傚法天地,則天地之情就無所隱藏;標準地以日月星辰為正,則天象之謬無所容納;施用到金石音律方面,則音韻和諧;放置到規矩尺寸方面,則器用合宜。
一個根本原則不差則萬物都正確,等到有差錯時,事物都謬誤了。
現在的尺子比古尺幾乎長了半寸,樂府官使用它,則不合於音律;史官用它,則歷象無法測定;醫官用它,則一穴一位就乖錯。
這三類,是度量產生的原因,得失所取信的東西,都是互相牽掣就不能通的,所以應當改今制而從古制。
唐虞的典制,度量衡律呂齊同,孔子的訓教中,恭謹地權衡審度。
現在兩尺一齊用,不能叫做同一;知道錯誤而實行,不能叫做謹慎。
不同一、不謹慎,就叫做謬誤之法,不是統一萬物發揚典法並把最好法則示人的辦法。
大凡事物有的是多而容易改,也有的是少而難收,也有的改變後而招致煩難,有的改變後而走向簡易。
度量是人所習用的,而尺寸長短卻不是人所戀惜的,這就是雖然使用人多卻容易改正的。
糾正錯誤,獲得補益,使邪曲返歸正道,一時的變易,使永世不改變,這就是現在改變反而走向簡易了。
傚法既成的法式,不失去舊日的典章,至於末代苟合的制度,異端雜制的使用,理當按時更改,專主於古制。
我認為應該如尚書所奏。」
又上表論封禪事,見於《禮志》。
由於漢代末年的喪禮,譜法亡失很多,即使子孫也不能瞭解他們的先祖,摯虞便撰寫了《族姓昭穆》十卷,上疏進獻,自認為足以備事致用,對增廣見聞有益,因定品秩違背法制,被司徒所彈劾,皇帝原諒了他。
當時帝王的祖廟剛剛建成,下詔普遍增加爵位一等。
後來由於主管的人沒有按詔書的旨意辦事,於是論議廢止。
摯虞上表說:「我聽說古代的聖王明君,不吝惜千乘之國卻一愛一惜桐葉封弟的信譽,就是為了尊重至尊的詔命而通達萬國的誠信。
前些時的《乙巳赦書》,發揚先帝留下的恩澤,普遍增加爵位一等,以酬答天下歡欣一愛一戴的忠心。
驛站傳佈詔書,宣示於遠近,沒有誰不歡騰雀躍,欣喜蒙受恩澤。
如今一旦因為主管的人考慮文辭不周密,收回已往的詔令,奪走已普施的恩德,我私下認為不應該。」
皇帝下詔聽從了他的意見。
元康中(291~299),遷為吳王之友。
當時荀凱撰寫了《新禮》,讓摯虞討論得失然後施行。
元皇后死了,杜預上奏:「天子居喪之制,起自上古時代,固然商高宗、武丁沒有服喪的文字記載,只能說明文字符合實際而沒說。
漢文帝規定服喪三十六天。
魏朝以後,既葬而祭以為節度。
皇太子與國家一體,理應脫一下喪服。
哭罷便除服。」
摯虞答覆杜預的信中說:「陶唐稱作遏密,殷商叫做諒..,各舉其事以為名,不是已葬後服喪不同。
周朝以來,叫做喪服。
喪服就是用服表現喪。
現在皇帝日理萬機,太子監護安一撫天下的責任重大,以時宜改變喪禮,葬罷就除服,改變禮制通達事理,典制流傳到未來,何必依附於古代,使老儒紛爭呢?」
皇太孫司馬尚死了,有司上奏為他穿喪服一年。
下詔讓博士議論。
摯虞說:「太子活著,舉行成一人的禮,那麼未成年而死就理應除去服喪了。
皇太孫也是繼體君傳重職,隨著地位成就而喪服完全,不是用年月計算的。」
下詔依從他的意見。
摯虞又議論玉輅車、立兩社之事,見於《輿服志》。
後來歷任秘書監、衛尉卿,跟著惠帝到長安。
等到關東軍隊來迎接天子時,百官奔散,於是摯虞流離到..杜之間,轉入南山之中,糧食斷絕餓得厲害,便拾橡子充飢。
後來得以回到洛陽,歷任光祿勳、太常卿。
當時懷帝司馬熾親自舉行郊祀。
自元康(291)以來,天子不親自郊祀,禮儀廢棄。
摯虞考證舊典,儀式用品粲然有序。
等到洛京荒亂之時,盜賊橫行,人們餓得互相為食。
摯虞一向清貧,於是餓死。
摯虞撰有《文章志》四卷,註釋《三輔決錄》,又編撰古代的文章,分類編為三十卷,名叫《流別集》,逐一加以評論,評論公允恰當,為世所推崇。
摯虞善於觀察天象,曾經對友人說:「現在天下正大亂,能避難的地方,恐怕只有涼地吧!」生一性一喜一愛一士人,凡有推薦的表奏,常常為其說辭。
東平的太叔廣言語明辯,太叔廣談論的問題,摯虞不能應對;摯虞書寫的文章,太叔廣不能回答,互相嗤笑,紛紛然爭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