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問道:「大師兄,二哥卻還有兩種何心?」行者道:《續西遊記》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

續西遊記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續西遊記

續西遊記 - 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

續西遊記

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

沙僧問道:「大師兄,二哥卻還有兩種何心?」

行者道:「他見師父嘴動,不恭恭敬敬聽;師父開口,或是師父教導徒弟好言語未可知。

乃發長笑,這叫做一種慢師心。

卻又提起往日冬至吟詩惹妖怪,而今說勾十引甚麼古怪,這叫做一種妄誕心。

我想日前取經,說我動機變心,不如他老實心;如今這幾種心,不見甚麼老實也。」

三藏道:「八戒既動了狐疑心,我便除了他疑吧。」

行者問道:「八戒怎麼與他除疑?」

三藏道:「且到那樹林少歇,莫要苦苦冒雪前走。」

行者依言,乃進入深林歇下經擔。

果然林密遮風,遮的些風雪。

三藏乃開口道:「悟能,你休要疑心,我果然是心中想一聯雪詩,不覺的練句動唇。」

八戒道:「徒弟笑,實不虛。

請師父吟出來吧。」

三藏乃吟道:

真經喜得返東方,過一岡來少一岡。

忽地淡雲生四野,霎時片雪到窮荒。

天寒地凍因風冷,馬倦人疲覺路長。

惟有山僧無可望,但祈豐瑞萬民康。

按下三藏師徒在密樹深林暫歇避雪,卻說赤蛇與靈龜老妖。

他兩個雖未搶得真經,卻也沾了真經神異。

又遇著比丘僧化現的真經,雖說假化,總屬道理提明瞭他。

他兩個配合十陰十陽十,躲入深谷修真,不復噴熱吐冷,把赤炎洞小妖多叫散了。

這小妖內有一個得了蛇妖毒焰的,名為蚖蛇,又叫著晰蜴;這小妖沒處去向,卻走到這黑樹林間住下,不提。

且說三藏師徒歇著經擔,吟詩詠雪。

師徒們說一回,詠一回。

八戒道:「師父只是好吟詩,誤了路程。

徒弟看這路,似來時黑松林遇著妖怪女子的地界。」

三藏聽得,驚了一嚇道:「悟空,挑著擔子走吧。」

行者道:「當初來時,過了黑松林便是鎮海寺。

如今鎮海寺未曾到,那裡就是黑松林?若是到了鎮海寺,只恐那寺中長老要迎接我等吃他一頓飽齋哩。」

這八戒只聽得一頓飽齋,即忙挑十起經擔便走,那雪漸漸微小,師徒們欣然上路。

卻說這蚖妖在林子裡,冷冷清清,沒有巖洞,存身不住。

因聽著他師徒說「黑松林」「鎮海寺」,乃想起:「當初有兩個結義弟兄,一個叫做蝮子怪,一個名喚蠍小妖。

只因我跟了赤花老妖相別多年,近聞地兩個在黑松林居住,不免順著風雪到那林中,尋我這兩個弟兄。

正是同鍋兒吃飯,打伴兒修行,也強如在此隻身獨自。」

這蚖妖,果然順著風雪刮到黑松林。

那裡有個蝮妖?儘是一派樹林叢雜,沒處找尋。

這蚖妖腹內飢餓,在那雪樹林中淒淒惶惶。

卻好一個小虺兒游出樹根底來,見了蚖妖說道:「天寒地凍,你如何不在深崖藏躲?」

蚖妖答道:「我只因跟隨著赤炎花蛇,故此不畏寒冷。

你如何也冒雪出來?」

虺妖道:「我奉洞主差遣,打探事的。」

蚖妖道:「你洞主何人,打探何事?」

虺妖道:「我洞中有兩個大王,一個叫做蝮大王,一個叫做蠍大王。

只因洞近鎮海寺,常時聽得寺中和尚說:『狗年有唐僧師徒四眾往西天取經,路過此處,收了女妖怪,救了一寺僧人。

』聞得他取了真經,將次回來,要差人遠接。

我洞主聽了,思量要奪他經擔,以求長生不老。

故此每日差我等打探。」

蚖妖聽了,便道:「我當年有兩個結義兄弟,正是蝮、蠍二妖,聞得他正在這林中居住,不知可是你大王?」

虺妖道:「我便引你到洞中認他一認。」

蚖妖道:「你大王要知唐僧消息,我盡曉得。

煩你引進一引進。」

小虺乃引著蚖妖,出了深林,過了小十洞,一座石山,山中微微一洞。

但見:

亂石參差,玄崖險峻。

青苔點點藏深雪,綠蘚茸茸耐歲寒。

洞外有曲徑幽芳,洞裡有山泉滴瀝。

薜蘿深處,不聞鳥雀飛鳴;溪壑叢中,時見豗蛇來往。

蚖妖到得洞前,小虺入報。

蝮、蠍望見,忙迎入洞中。

彼此不是那原形舊體,都變了十精十怪身軀。

兩下敘了些寒十溫十,便詢問來歷。

蚖妖便把赤炎嶺龜蛇搶經,被和尚誘哄的情由說出。

蠍妖笑道:「你那蛇老洞主,雖說噴熱毒人,就不該讓了他過嶺。

你既饒了他,他便不饒你。」

蚖妖道:「讓他過嶺,原為取他經的。」

蝮子妖道:「我們如今不取他的經了,只算計那和尚與你洞主報仇吧。

有經無經,再作計較。」

蚖妖道:「取經和尚進了寺門,便有僧人防護。

須是乘他未到,先設一計,或搶奪他經擔,或毒害他十性十命方好。」

蠍妖道:「我有一計,管教經擔、僧人俱入我圈套。

我們就變作鎮海寺長老差來迎接他的,必然替他挑著經擔。

那時卻從小路拐他到洞來,要經,要和尚,都在於我。

此計如何?」

眾妖道:「此計甚好。」

不說蠍妖定計,且說比丘僧同靈虛子變全真保護了真經,兩個復了原形,在三藏們前途行走。

正到黑松林內,偶見了蚖妖虺怪,乃忖道:「天寒地凍。

蟲蟻入蟄。

怎麼這蚖蛇外游,莫非是取經僧們,又引惹出異怪來了?」

這靈虛子神通靈異,就變個小虺,隨他游入洞中。

眾妖不疑,說許多搶經擔、害和尚的計較。

他聽得忙出洞復了原身,與比丘僧說知。

比丘僧道:「真經萬無與妖魔算去之理,只怕他假變和尚迎接唐僧,引他到洞,把毒氣傷害了他。

不若先將此情與唐僧說明,好教他防備。」

靈虛子道:「此事若先向唐僧說明,那孫行者知妖怪毒害他師,使出神通本事,定然把妖十精十性十命送了。

我等出家人不傷生命,只要保護經文,當以方便為主。

不如我同你假做取經回來僧人,待那妖十精十來接,跟他洞來,我等敲動木魚;這木魚聲響,萬邪自避。

那妖十精十必然遠走。」

比丘僧依言。

他兩個就變了唐僧同行者向正路走來。

那蝮、蠍兩妖,帶著蚖妖,果然向正路迎來。

見了假唐僧、行者,蚖妖認得說道:「這來的就是唐僧師徒。」

兩個蝮蠍妖,假變了寺僧上前迎著道:「二位師父,可是靈山取經回來的?」

假唐僧故意答道:「正是,正是。」

妖十精十道:「我乃鎮海寺長老差來遠接聖僧的小和尚。

我長老向年多蒙聖僧老爺除妖滅怪,保全了本寺僧人。

聞得人說,老爺們目下回來,差我們遠來迎接,老爺經擔在那裡?把與這後生挑了,我等引路,抄近路到寺。

我長老已備下齋供,等候了幾日也。」

假唐僧道:「我們經擔在後,因風雪行慢。」

妖十精十道:「須是等了來,與後生挑著,省老爺高徒之力,也見我長老遠接之意。」

假唐僧道:「不必等候,料我先行,他們自然跟來。」

妖怪依言,領著假唐僧抄小路兒走。

未曾走了一二里路,那靈虛子便十抽十中取出木魚兒來,連敲了幾下。

那聲響處,善信正人聽了,清清亮亮,生出一點恭敬心來;若是妖邪,一聞聲響,即便消散如東風解凍,烈日融冰。

這妖十精十聞聲遠避,丟十了二人飛走到洞中。

那蝮子妖說道:「取經的和尚,利害!利害!怪道赤炎嶺龜蛇老妖被他愚弄,我等神通也不小,怎麼聽了他那梆子聲,就如轟雷聒耳,不覺的驚魂喪膽?」

蠍妖道:「如今也休想引他到洞,只待寺僧迎接他來。

待他們夜宿之時,那梆子不敲,和尚睡著,我等悄悄偷了他經擔包櫃來洞便了。」

蚖妖道:「他若敲著梆子找到洞中,你我怕梆子,依舊要還他。」

蠍妖道:「這事在我,他若知道找尋洞來,我自有毒氣煙火噴起,料他不敢近洞。」

按下眾妖計較偷經不題。

且說三藏同徒弟冒雪前行。

忽聽得木魚聲響,三藏道:「悟空,是那裡木魚聲?想是庵觀寺院,或是善信人家,有齋化一頓充飢。

只恐是來時的鎮海禪林了。」

行者歇下經擔,跳在半空,四下裡一看,那裡有個寺院,也沒人家。

乃下地來向三藏道:「師父,一時誤聽了,不是風生林內作響,定是樵子伐木聲來,錯聽了作木魚兒。

這四處並沒個人家寺院。」

三藏道:「真真古怪,分明是木魚聲響,想是我心意在誦唸經咒,故此把往日情景生來。」

行者道:「師父,見的正是。」

八戒道:「師父又說啞謎兒了。

怎麼今日的耳朵響聲,說甚麼往日的情景?」

三藏道;「八戒,你那裡知心念不空,涉諸影響。」

八戒道;「徒弟這時只知道用力氣磨肩頭挑經擔,飢餓了,化齋飯,盡著撐。

甚麼心念不空,涉諸影響?其實不明白,沒悟十性十。

望師父老老實實、明明白白教導徒弟兩句兒。

後來若是遇著那磨牙吊嘴,講道談禪的,徒弟也答應他兩句兒,也見是師父門中出來的徒弟。」

三藏道:「悟能,如今雪中要挑擔子趕程途,那裡是講道理,誤工夫的。」

八戒道:「師父空身趕馬垛,徒弟費力挑經擔,你便一面走,一面說;徒弟一面挑,一面聽。

卻也散散心,不覺的勞苦。」

三藏道:「徒弟,我若說著,你便聽著,這便是你心念不空了。」

八戒笑道:「還不明白,師父老實說吧。」

三藏道:「徒弟,你挑著走,我有兩句兒說與你聽就是了。」

八戒乃挑著經擔,側著耳朵,兩隻眼看著師父。

只見三藏跟在馬後,一面趕著,一面說道:

心念本虛靈,無聲亦無臭。

色相何有形。

那裡生孔竇。

只為六情投,因緣相輻輳。

目未見青山,已睹高十峰秀。

眼未視水流,已識洪源溜。

六月凍寒冰,三冬炎火候。

形影恍惚間,聲音如左右。

心念何嘗空,真誠自不漏。

三藏說畢,八戒聽了道:「師父,我也聽見木魚兒響也。」

行者、沙僧笑道:「師父,這會子徒弟也分明聽得幾聲木魚兒響,料必風送遠聲,定是前後左右有庵觀寺院人家,我們上前緊走一步。」

卻說當時三藏們來時,過了比丘國外,走了幾重高山峻嶺,黑松林遇著妖十精十女子,背到鎮海禪林,費了行者萬千十精十力;平復了妖十精十,救濟了寺僧十性十命。

這寺中長老,無一個不感戴取經僧眾。

知道三藏們取經回家,逐日輪流差人遠遠打探消息。

這日,兩個沙彌出寺五六里探聽,只聞得梆子響。

乃說道:「聽得梆子聲,卻不是我寺中的。

梆子聲音洪亮,多是取經聖僧來了。」

兩個沙彌笑欣欣迎上前來,卻是比丘僧同靈虛子。

他兩個敲木魚嚇妖十精十,見了沙彌乃問道:「小沙彌,何處去的,莫不是迎接唐僧的麼?」

沙彌道:「老爺,我兩個正是來討信息的。

老爺若是取經回來的,請到我寺裡去。」

比丘僧道:「我兩個不是,乃過路的。

那取經的僧人,也在後面來了。」

沙彌聽了此信,急轉到寺,報與長老說:「取經的老爺離寺不遠。」

長老聽得,遂撞起鍾來。

各房僧眾上殿問道:「老師父,今日非朔望,不接上司官府,鳴鐘何故?」

長老道:「往年取經的聖僧,今日回來了。

一則感他往日救濟山門,滅了妖十精十女子;一則聞他取了靈山大藏真經,此經功德不可思議:大則見十性十明心,參禪悟道;小則濟幽拔苦,釋罪消災。

善男信女,也當誦持,況我等出家人!經乃本領,安可不請求檢閱,或是抄寫,或是留貯,永為一寺之寶。

汝等一房,須是派一個僧人,俱要香花彩幡鼓樂,到十里外路上迎接。」

眾僧聽了,各各依從。

一時就備了香幡鼓樂,齊齊出了寺門,望西大路來迎接唐僧。

這正是:

若要佛法增隆盛,須是禪林敬眾僧。

畢竟長老如何接待眾唐僧師徒,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蝮蠍虺蚖,一派毒物,總是螫心不倒,故一聞木魚聲,自然退散。

假唐僧對著假和尚,絕好對付。

靈虛子未免也用機變,只為共心猿一派耳。

余十性十喜書,夢中嘗得異書讀之,醒後恍惚能記。

故知心念不空,涉諸影響。

誠哉是言! 〕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續西遊記》四大文學名著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沙僧問道:「大師兄,二哥卻還有兩種何心?」行者道:《續西遊記》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