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收鄭州、鶴壁、三門峽、安一陽一、信《對聯大全》河南(1)

對聯大全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對聯大全

對聯大全 - 河南(1)

對聯大全

河南(1)

本組收鄭州、鶴壁、三門峽、安一陽一、信一陽一、新鄉、周口、鞏縣、汲縣、濟源名勝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 鄭州孔廟,位於老城區東大街路北,即文廟,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元、清兩次遭火,現僅存大成殿

五時功課開門鑰;

一部真經引路燈。

★ 鄭州清真寺望月樓,位於老城區北大街,又名北大寺,是以我國傳統形式建成的伊斯教寺院,始建於明代,後屢有修葺

要識得珠須返岸;

若思邊海早修船。

★ 鄭州清真寺望月樓

觀聽聞言,參透當體消息,即參透一切造化;

榮枯貴賤,悟微妙用轉關,便悟微個中玄機。

★ 鄭州清真寺望月樓

天地間熱鬧繁華,縱得意快心,不過一時閒打哄;

身心內好歹干辦,才倒頭閉眼,只餘兩件緊相隨。

★ 鄭州清真寺望月樓

一天畫圖,須知丹青無二;

滿地文章,當思運筆是誰。

★ 鄭州清真寺拜殿

認真主,無形影,憑萬物作證;

參造化,非高遠,惟一理在心。

★ 鄭州清真寺拜殿

清夜讀經聲,賴神力維持,旱干無患;

真誠通帝座,蒙甘霖沾足,禮拜有功。

★ 鄭州清真寺拜殿

世務總空,何必以虛為實;

人情無定,不妨借假作真。

★ 鶴壁白龍廟,位於鶴壁市南白龍廟村,建於晚清

膽欲大而心欲小;

智欲圓而行欲方。

★ 鶴壁醫聖洞,位於城西五嚴山上,又稱聖人洞。

據傳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曾居此

百年戲局,無非春花秋月;

一生夢幻,俱是流水行雲。

★ 鶴壁黃龍廟戲樓,位於城西北十公里處

紫極騰輝,瑞應八方世界;

元天著德,懸覃四大部洲。

★ 鶴壁黃龍都督廟西寢殿,位於城西大河澗,建於清乾隆年間

雄流峭壁三門險;

鬼斧神工一道通。

★ 三門峽市三門峽,位於市北,為黃河中游著名峽谷,此處河面開闊,中有砥柱石

四面雲山三面水;

半城煙庶半城田。

★ 三門峽鼓樓,位於原陝州故城內,下有鐵人一對,傳為秦始皇滅六國後收金鑄成,今已不存

小山承蓋;

大河前橫。

★ 三門峽披雲亭,位於原陝州故城西北隅黃河岸邊的羊角山上。

原有殿,祀三皇及呂同巖藥王諸神。

披雲亭在其側,為眺覽、宴會之所

渺天涯之一角;

憶仙石於五羊。

★ 三門峽披雲亭

襟帶有情,繞郭河聲從地出;

煙雲如畫,隔窗山色自天來。

★ 三門峽披雲亭

龜上台藏台上龜;

天中湖有湖中天。

★ 李鍾晨、史新民題淮一陽一八卦亭,位於淮一陽一城北湖中八卦台上,傳伏羲氏曾在此畫八卦圖,刻文字。

龜:傳伏羲、女媧兄妹之母華胥,因思鄉請白龜送其兄妹回淮一陽一,龜落現八卦台外

羲皇爻居卦台,妙涵天地密;

靈龜仍向蔡池,常懸太古秋。

★ 張德聲題淮一陽一八卦亭。

蔡池:蔡河之濱的白龜池

四面雲山三面水;

半城煙庶半城田。

★ 三門峽鼓樓,位於三門峽市內,傳秦始皇滅六國,收金鑄成鐵人一對,立於鼓樓下,現已不存

鼎立定中原,惜漢祚天移,未與生平完事業;

馨香崇古鄴,問曹瞞地下,更從何處避英靈。

★ 范鴻謨題安一陽一關帝廟。

避英靈:關羽擊敗於禁、龐德,曹操欲遷都以避之

心似南湖常淡定;

身倚北斗覺高寒。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位於洹水北岸,原為天津鹽商何炳堂別墅,袁世凱1909年由輝縣百泉移居於此,並由其次子袁克文監工擴建,於住宅附近修一花園,疊山植樹,引洹水入園,養魚種荷

鳥聲和悅鈞天樂;

棋子縱橫百練兵。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

君思縠向漁樵說;

身世無如屠釣寬。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

屠釣:屠宰與釣魚,指周呂望事

逃名漁父蒙恩澤;

退步神仙在俊雄。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

虛室千弓皆悟境;

明漪一曲是恩波。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

可以養性修真,還年駐邑;

爰有佳禾美卉,垂水叢華。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

石泉流暗壁;

疏竹隱秋花。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枕泉亭

雨勻春圃;

華覆平泉。

★ 袁克文題安一陽一養壽園接葉亭

有鶴松皆直;

無花地亦香。

★ 信一陽一雞公山,位於市南豫鄂一交一 界處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兩側有靈華山和長嶺,宛如雄雞兩翼。

峰之左右,峭壁幽谷,酷似雞爪,整個山形如雄雞引頸報曉,矯健矗立於群山之中

問鶴幾時來,我本去來無定跡;

逢山且小住,君知出進有前緣。

★ 信一陽一雞公山

青分豫楚天地小;

氣壓嵩衡古今雄。

★ 信一陽一雞公山

龍臥太行綿玉牒;

鳳棲毖水濯銀黃。

★ 新鄉潞簡王墓,位於鳳凰山南麓。

潞簡王朱翊鏐是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唯一同母弟,陵墓分東西兩部,東為潞王墓,西為次妃趙氏墓。

墓區有梭恩門、梭恩殿、明樓、寶城等建築。

玉牒:帝王族譜

令范備四德,克全之美;

仙城聚五行,合吉之奇。

★ 新鄉潞簡王墓西墳石坊

玄宇享烝嘗,千年永祀;

淑德追任姒,萬古傳芳。

★ 新鄉潞簡王墓西墳石坊。

任姒:周文王母太任與周武王母太姒

山拱水朝,靈氣聚一陰一陽一之秀;

龍昂虎伏,佳城壯制度之宏。

★ 新鄉潞簡王墓西墳石坊

天眷賢良錫,一脈真龍吉地;

帝嘉柔淑頒,九重綵鳳褒封。

★ 新鄉潞簡王墓西墳石坊

柔順安貞,淑德與行山並峙;

寬和惠愛,賢聲共衛水同流。

★ 新鄉潞簡王墓西墳石坊

做好人,行好事;

說好話,讀好書。

★ 周口關帝廟石坊,位於市內。

清初陝西商人集資興建。

據碑刻記載,始建於順治、康熙年間,乾隆、嘉慶時曾多次修建,為河南最大的關帝廟,主體建築有大殿、二殿、戲樓、春秋閣等

荊樹復一活兄弟樂;

書田無稅子孫耕。

★ 鞏縣孝義鎮

歌吟總帶憂民淚;

顛沛仍懷愛國心。

★ 龔依群題鞏縣杜甫墓,位於城西北康店村

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

為生民請命,痌瘝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 龔依群題鞏縣杜甫墓

孤忠心不死;

故社柏猶存。

★ 汲縣比干廟,位於城北,據傳墓為周武王所封,北魏孝文帝時因墓立廟。

有影壁及三道門樓、拜殿、大殿、廂房等,並保存宋元明清歷代碑刻。

比干,商代貴族,紂王叔父,官少師,因強諫紂王暴政被剖心,死後葬於此。

墓四周及廟院內有很多古柏,據說長到兩把粗時,樹身便自行開裂,人們稱之「無心柏」

君德難回,當此眾叛親離,若但如微子去,箕子一奴一,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

臣心不死,即茲魂飛血濺,猶得以周曰興,殷曰喪,上訴諸六七王陟降之靈。

★ 汲縣比干廟。

微子:商紂王庶兄,因數諫紂不聽,去國。

箕子:紂王叔父,封國於箕,故曰箕子。

諫紂不聽,乃披髮佯狂為一奴一,為紂所囚

杯前三尺青蛇,仙會恍游蓬島路;

笛外一聲黃鶴,我來猶記洞庭秋。

★ 陶澍題汲縣白雲閣,位於城北,亦稱呂祖閣,祀呂洞賓。

清康熙二十三年守道田慶曾建,三層,高約三十五米

仙訣難求,莫錯點山中白石;

宦游如夢,且爛炊枕上黃梁。

★ 夏子齡題汲縣白雲閣

卅二色神仙寶光,也似佛,也似儒,出世還入世;

五千言道德真嗣,亦稱師,亦稱祖,可名非常名。

★ 汲縣白雲閣

黃鶴樓頭,曾居名勝,憶當年夕一陽一漢口,夜月一江一 城,慣聽梅花玉笛;

白雲閣上,又遇神仙,看今日翠聳西山,波澄衛水,想見芳草晴川。

★ 劉銘本題汲縣白雲閣

西在既許分東土;

南海當移住北方。

★ 汲縣香泉寺南天門石坊,位於城北太行餘脈霖落山,因寺近香泉,故名。

原為戰國時魏安厘王離宮,隋大業五年建寺,元延祐年間重修

寶殿建千年勝概;

雲樓壯萬國雄觀。

★ 汲縣望京樓如意坊,位於城東北,原名「崇本書樓」,明潞簡王曾在此讀書、休息,現僅存石坊

南連地脈高衡秀;

北觀天樞斗極輝。

★ 汲縣望京樓如意坊

畫棟聳青霄,依憑日月;

雕簷接碧漢,會合風雲。

★ 汲縣望京樓如意坊

高閣端嚴,沐九天雨露;

崇台鎮肅,瞻萬象光明。

★ 汲縣望京樓如意坊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富貴不能一婬一,威武不能屈。

★ 濟源關帝廟山門,位於城南軹城鎮,初建於金大定二年,明正德十一年重修,現存拜殿等為清代建築

風生豁口,清幽自在神仙府;

霞照山頭,淡漠逍遙列聖宮。

★ 濟源金爐山,位於城西北二十三公里處,屬王屋山南麓,山頂有小廟

八崗齊岌岌;

雙鶴舞飄飄。

★ 董承考題濟源一陽一台宮,位於城西北王屋山麓,唐開元二年道人司馬承禎在一陽一台山建觀,因名一陽一台觀。

元代擴建,明代重修,現存玉皇閣、三清大殿等

河力恩昭廣明德;

神功澤遍惠多生。

★ 濟源枋口廣惠渠閘,位於城東北十六公里處,俗名「五龍口」,秦時即在此修水渠,歷漢、魏、隋、唐、元諸代均有增修,明時又修五條河渠匯於此,名五龍口

東接蓬萊迎海市;

西望瑤池湧金蓮。

★ 濟源靈泉洞二道重門,位於城西北六十公里的靈山,山半腹中空曠,環山有距離不等的七個自然洞

洞天配合,三教經書體;

劫運流轉,節次今古同。

★ 濟源靈山洞三道門

心存恭敬神如在;

意秉虔誠聖王靈。

★ 濟源禪堂山無生殿

北京(1) 北京(2) 北京(3) 北京(4) 北京(5) 故宮 北京(6) 故宮 北京(7) 故宮 北京(8) 中南海 北京(9) 中南海 北京(10) 北海 北京(11) 頤和園 北京(13)香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對聯大全》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本組收鄭州、鶴壁、三門峽、安一陽一、信《對聯大全》河南(1)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