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本草綱目》木部·槐

本草綱目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 木部·槐

本草綱目

木部·槐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

槐花:苦、平、無毒。

槐葉:苦、平、無毒。

主治 木皮、根白皮: 中風身直,有能轉動。用槐皮(黃白者)切細,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風蟲牙痛。用槐樹白皮一把,切細,加酪一升煮過,去渣,放一點鹽,含漱。

蠷螋惡瘡。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後洗患處。

槐葉: 腸風痔疾。用槐葉一斤,蒸熟曬乾,研為末,煎飲代茶。久服還能明目。

鼻氣窒塞。水煮槐葉,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蔥,豉調和,有煎飲。

槐枝: 風熱牙痛。用槐枝燒,烙痛處。

血崩、白帶。用槐枝燒灰,每服一匙,飯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陰瘡濕癢。用槐枝煎水熱洗。

槐花: 鼻血不止。用槐花、烏賊骨等分,半生半炒,研為末,吹入鼻內。

吐血不止。用槐花燒存性,加麝香少許,研勻,糯米湯送服三錢。

咯血、唾血。用槐花炒過、研細,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服藥後須靜臥一、二小時。

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送下。立效。

屙血。用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葉三錢,槐花六錢,每日煎湯服。又方:用槐花、枳殼等分,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二錢。

婦女漏血。用槐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三錢,飯前服,溫酒送下。

中風失音。炒槐花,三更後仰臥嚼咽。

癰疽發背(凡中熱毒,眼花頭暈,口乾舌甘,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暈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熱飲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疔瘡腫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兩,放入酒一碗中煎開多次,熱服。瘡未成者二、三服,瘡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見效。

白帶不止。用槐花(炒)、牡蠣(鍛),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槐實: 腸風瀉血。用槐角(去梗,炒)一兩,地榆、當歸(酒焙)、防風、黃芩、枳殼(麩炒)各半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大腸脫肛。用槐實、槐花等分,炒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豬腎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關下。

內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搗成汁,搗成汁,曬,濃,取地膽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時,也作成挺子,納肛門內。地膽末可用苦參末代替。

目熱昏暗。用槐角、黃連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漿水送下。每天二次。

大熱心悶。用槐角燒為末,酒送服一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古籍精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本草綱目》木部·槐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