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三年學,不至1於谷2,不易得也《論語解讀》讀書不為稻粱謀

論語解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論語解讀

論語解讀 - 讀書不為稻粱謀

論語解讀

讀書不為稻粱謀

【原文】

子曰:「三年學,不至1於谷2,不易得也。」

【註釋】

1至:這裡指意念所至。

2谷:古代以谷米為俸祿(類似今天的工資),所以「谷」就是指「祿」。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三年而不想望當官吃俸祿,這是難能可貴的。」

【讀解】

所謂「學而優則仕」,(《子張》)一般讀書人想望當官吃俸祿是無可非議的。

就是孔子的學生,也有「子張學干祿」,專門來向孔子學習當官吃俸祿的技巧。

不過,在孔子看來,學習目的還是純潔一點好,「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為學問而學問,在求學中得到樂趣,勝過把讀書當作敲門磚,勝過讀書為了找職業,為了陞官發財的觀點。

但事實上,古往今來,沒有幾個為讀書而讀書的人。

過去的時代讀書是為了金榜題名,「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聞。」

讀書可以做官,做官可以發財。

今天廢除了科舉制度,讀書不一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學讀了讀中學,中學讀了讀大學,不外乎是為了找一個好的職業。

如果找不到,就大學讀了再讀研究生,目的也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好的職業。

一旦找到了,絕沒有人再對什麼博士、博士後的,那多苦寒!另一種極端是,既然讀書也不外乎是為了找到一個好一點的職業,為了掙錢發財,那只要能掙錢,能發財,又何必讀什麼勞什子的書呢?所以,不少家長讓孩子中學畢業(甚至不用畢業)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賺大錢,於是又生出「讀書無用」的觀點。

其實,無論是「讀書做官(發財)論」還是「讀書無用論」、對於讀書的目的認識都是一致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至於谷」,讀書都為稻粱謀。

或許正是因為早在孔子的時代大家讀書就已經是為了「至於谷」,所以孔子才感歎說「不至於谷」是難能可貴的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論語解讀》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原文】子曰:「三年學,不至1於谷2,不易得也《論語解讀》讀書不為稻粱謀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