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孝經白話文》廣揚名章第十四

孝經白話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孝經白話文

孝經白話文 -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孝經白話文

廣揚名章第十四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

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

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

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

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

必能順於長官。

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

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

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

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

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

四段,就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

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

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

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

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

不像西人所講的名譽。

專重名譽了。

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

德是根本。

名是果實。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孝經白話文》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孝經白話文》廣揚名章第十四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