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乞伏國仁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國仁,隴西《太平御覽》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

太平御覽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太平御覽

太平御覽 - 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

太平御覽

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

○西秦乞伏國仁

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國仁,隴西鮮卑人。

其先自漠北南出太一陰一山。

五世祖拓鄰,者晉太始五年率戶五萬遷居高平川。

鄰卒,子結權立,遷於牽屯。

權卒,子利那立。

那卒,弟祁泥立。

祁泥卒,那子述延立,遷於苑川。

延卒,祁泥子辱大寒立,石勒之滅劉曜也,懼而遷於麥田無孤山。

寒卒,子司繁立,秦皇始中遷於度堅山。

建元七年,秦將王統來伐,繁率騎三萬拒統於苑川,統潛襲度堅山,部民五萬餘落悉降於統。

繁乃詣統歸降,符堅拜南單于,留之長安。

後以為鎮西將軍,鎮勇士川,甚有威惠之稱。

司繁卒,國仁即位。

聞符堅征晉奔敗,仁收眾至十餘萬。

又聞堅為姚萇所殺,於是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領秦河二州牧,改秦建元二十一年為建義元年。

置武陵、苑川等十一郡,築勇士都城以都之。

三年,符登遣使拜仁大將軍、苑川王。

四年六月,薨,偽謚曰烈王,廟號烈祖。

○乞伏乾歸

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乾歸,國仁弟。

雄武有度略。

仁薨,群僚以仁子公府幼稚,乃立乾歸為將軍、大單于、河南王。

大赦,改四年為太初元年。

立妻邊氏為後,以南川侯出連乙都為丞相。

二年正月,符登遣使拜為大將軍、金城王。

六年,立子熾盤為太子。

七年,登遣使授左丞相、河南王、假黃鉞,加九錫之禮。

十月,氐王楊定步騎四萬來伐,歸勒眾而進,大敗定軍,斬定及首級萬有七千。

於是盡有隴西之地。

十二月,僣稱秦王,大赦。

八年,呂光來伐,歸乃稱藩,遣子勃勃為質,既而悔之。

十三年,秦征西大將軍姚碩德率眾來伐,入自南安峽。

乾歸次於隴西以拒碩德。

興潛師繼發。

乾歸聞興至,自率輕騎數千候興。

俄與中軍相失,為興追騎所逼,戰敗。

遁歸苑川,乃率騎數百馳至允吾。

禿髮利鹿孤迎歸,處之於晉。

歸將叛,謀洩,懼為利鹿孤所害,謂其子熾盤曰:"姚興方盛,吾將歸之。

今送汝兄弟及汝母為質。

"於是送熾盤兄弟於西平,歸遂奔長安。

姚興大悅,拜河南諸軍事、河州刺史、歸義侯。

十四年,姚興遣乾歸還鎮苑川,盡以部民配之。

十八年正月,乾歸自長安。

十九年五月,苑川地震裂。

十一月,又朝於長安。

二十年,姚興慮乾歸終為西州之患,留拜主客尚書,以其子熾盤為西夷校尉,行河州刺史。

二十一年,盤以長安亂將始,乃招結諸部,築城於嵻琅山以據之。

更始元年,歸隨姚興如平流。

盤攻抱罕,克之,遂遣使來告,歸奔還苑川。

遂如枹罕,留熾盤鎮之。

歸將眾二萬遷於度堅山。

諸將勸稱王,七月,僣稱秦王,大赦,改年,置百官,公卿以下皆覆命本位,四年五月,歸畋於五溪山,有梟集於其手,歸惡之。

六月,為兄子公府所殺,公府出奔。

盤遷於枹罕,遣弟廣武將軍智達追擒公府於嵻琅山南,轘裂之。

八月,葬歸於枹罕平元陵。

偽謚武元王,廟號高祖。

○乞伏熾盤

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熾盤,乾歸太子。

歸薨,自稱大將軍、河南王,改年為永康元年。

以尚書令翟就為相國,封拜各有差。

二年,討吐谷渾別統屈達於渴渾川,大破之,俘獲男女二萬三千。

三年正月,有五色雲起於南山。

熾磐悅,謂群臣曰:"吾今年應有所定,王業成矣!"於是繕甲整兵,以待四方之隙。

五月,辱檀西征,率步騎二萬襲樂都,辱檀降。

遂並南涼,兵強地廣。

十月,僣即秦王位,置百官,立妻吐蕃發氏為皇后。

四年,盤子元基自長安逃歸,拜尚書左僕射。

建弘元年,立第二子慕末為太子,領撫軍。

改年,大赦。

九年,盤寢疾,顧命太子慕末,乃薨於外寢。

六月,葬武平陵。

謚文昭王,廟號太祖。

○乞伏慕末

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慕末,字安石,熾盤之太子。

幼而好學,有文才。

建弘元年立為太子。

盤薨,即秦王位,大赦,改年為永弘元年。

二月,立子萬載為太子。

三年九月,部民多叛,末焚城邑,毀寶器,率戶五千東如上邽,為赫連定所拒,遂國南安。

十一月,魏遣尚書庫結率騎五千迎末。

衛軍吉毗固諫,以為不宜遂內徙,從之。

庫結引還。

四年,赫連定遣其叔北平公韋代率眾一萬攻南安。

城內大饑,人相食,傅侍中乞伏延祚、吏部尚書乞伏跋跋逾城奔代,末乃銜璧出降。

送於上邽,及宗族五百餘人,悉為赫連定所誅。

自國仁建義元年乙酉歲,至辛未,四十七載。

《晉書》曰:熾盤在位七年而宋氏受禪,以宋元嘉四年死。

子慕末嗣,在位三年,為赫連定所殺。

始,國仁以孝武太元十年僣位,至慕末,四世,凡四十有六載而滅。

○北燕馮跋

崔鴻《十六國春秋·北燕錄》曰:馮跋,字文起,長樂信都人。

其先畢萬之後也。

子孫食采馮鄉,因以氏焉。

晉永嘉之亂,祖父和避地上一黨一 。

父安,雄武有器量,為慕容永將。

永滅,跋東徙和龍。

長樂中,跋夜見天門開,神光赫然,燭於庭中。

永康末,拜中衛將軍。

建始元年,與二弟結謀,襲殺慕容熙,立高雲為主。

正始元年,以跋為中外都督、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封武邑公。

太平元年,雲為離班、桃仁所殺。

帳下督張垂等誅班及仁。

群臣推跋為主,僣即天王位,大赦,令曰:"義貴適時,不必改作,故陳氏代姜,不徙齊號。

即號燕國,改為太平元年。

"追尊祖和為元皇帝,父安為宣帝,子永為太子。

三年七月,以太子永領大單于,內置四輔。

七年,建太學,以長樂劉軒、營丘張熾、成周翟崇為博士,簡二千石已下子弟年十五以上教之。

十四年,宿軍地燃,一旬乃滅。

十七年二月,北部人趙壽女既嫁,化為男,娶妻而無子。

跋問諸群臣曰:"此何祥乎?"尚書左丞傅權對曰:"漢世雌雞為雄,一陰一變為一陽一,君替臣僣之象。

卒有婦人專一寵一 ,王莽篡集。

今女為男,臣將為君之征。

"跋曰:"將何以禳之?"權曰:"桑谷生朝,大戊修德,而殷道中興。

熒惑守心,宋景責躬,延齡二紀。

唯修身崇善可以轉禍。

"十八年八月,立子翼為太子,跋戒之曰:"吾聞君人以學為本,不學無以立尊。

敬師傅,人倫之始。

汝其夙夜虔虔,欽承明訓。

"

二十二年八月,跋寢疾,召中書監申秀、侍中一陽一哲於內寢,謂之曰:"吾患當不濟,卿等善相吾子,參決萬機。

"九月,跋疾甚,輦而臨軒,命太子翼勒兵聽政,以備非常。

宋夫人規立其子受,惡翼聽政,謂之曰:"上疾將瘳,奈何便欲代臨天下乎!"翼性仁弱,遂還東宮,一日三省疾。

宋夫人矯絕內外,遣閽寺傳問而已,翼及大臣皆不得見。

跋弟弘於是舉壯士數十人裹甲入禁中,宿衛皆不戰而散。

宋夫人命閉東閣。

弘家僮庫斗頭徑捷有勇力,逾閣而入,至於黃堂,射殺女御一人。

跋驚懼而薨。

弘遣巡城告曰:"天降凶禍,大帝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喪,疑有逆謀國危社稷。

吾備太弟之親,遂攝大位以寧國家。

百官叩門入者進階二等。

"太子翼率東宮兵出戰,敗退,兵皆奔散。

弘遣使賜死。

命宗正馮哲、黃門盧昭典葬事於東宮。

葬跋於長谷陵。

偽謚文成皇帝,廟號太祖。

○馮文通

崔鴻《十六國春秋·北燕錄》曰:馮弘,字文通,跋之季弟。

高雲篡位,拜中領軍,封汲郡公。

太平元年,拜尚書右僕射,改封中山公,遷尚書令、司徒、錄尚書事。

跋薨,僣即天王位。

大興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年。

二月,立夫人慕容氏為皇后。

二年正月,立少子玉仁為太子。

六月,有鼠集城西,盈數里地中,西行至水,前者銜馬尾,後者迭相銜尾而渡。

識者以為民遷之象。

七月,魏師來伐神高。

八月,石城、遼東、營丘、成週四郡並降魏。

九月,魏師引還,徙民四萬餘戶而西。

三年六月,魏永昌王健來伐。

五年四月,遣右衛孫德乞師於宋。

十二月,又遣尚書一陽一伊請迎於句麗。

六年三月,端門崩。

四月,魏又遣侍中建興公虞弼、東平公鵝青來伐,攻克白狼。

句麗將葛居、孟光率數萬隨一陽一伊來迎,屯於臨川。

尚書令郭生因民之憚遷,開門而引魏軍。

魏軍疑而不赴,生遂勒眾攻弘。

弘引句麗兵入自東門,與生戰於闕下,生中流矢卒。

句麗軍既入城中,取武庫甲以給其眾,城內美一女 皆句麗軍人所掠。

五月乙卯,弘率龍城見戶東徙,焚燒宮殿,火一旬不絕。

令婦人被甲居中,一陽一伊等勒一精一兵於外,葛居、孟光率騎後殿,方軌而進,前後八十餘里。

魏軍追至遼水,不擊而還,遣使征弘於句麗。

後二年為句麗所殺。

偽謚昭成皇帝。

自馮跋太平元年歲在己酉,至弘亡之歲丙子,二十八載。

○夏赫連勃勃

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曰:赫連勃勃,朔方人。

匈一奴一右賢王去卑之後,劉元海之族也。

曾祖父劉虎,前趙嘉平中以宗室封樓煩公,拜安北將軍、丁零中郎將。

祖父豹,後趙建武中拜平北將軍、左賢王。

父衛辰,符堅以為西單于,督攝河西諸虜,屯於代來城。

因秦末兵亂,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萬八千。

姚萇拜辰大將軍、河西王、大單于。

魏師來伐。

辰遣子右地代率騎二萬拒戰河東,為魏所敗。

遂乘勝濟河,攻克代來,執辰殺之。

勃勃,辰第三子,奔秦。

高平公沒弈於妻之以女。

姚興以勃勃為持節、安北將軍、五原公,配以三一交一 五部鮮卑及雜虜二萬餘落,鎮朔方。

時河西鮮卑杜倫獻馬八千匹於秦,濟河至大城,勃勃留之。

召其眾二萬襲殺高平公沒弈於而並其眾。

眾至數萬。

自稱天王、大單于,大赦,改弘始十年為龍昇元年,置百官。

以匈一奴一夏後氏之苗裔,僣稱大夏。

以大兄右地代為丞相、代公。

發嶺北民夷十萬,於朔方黑渠之南營起京城。

大赦,改龍昇七年為鳳翔元年,令曰:"朕之皇祖,北遷幽朔,改姓姒氏,後從母為劉氏。

子從母姓,非禮也。

古之氏族無常。

王者繼天為子,是為徽赫,實與天連。

今改姓曰赫連氏,庶協皇天之意。

支庶非正統者以鐵伐為氏,庶朕宗子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二年,立夫人梁氏為後,立子瑰為太子。

四年九月,劉裕滅秦,入於長安。

十二月,裕留子義真鎮長安而還。

勃大悅,遂圖進取之計,遣太子瑰率騎二萬南伐長安。

五年,義真遣龍驤將軍沈田子率眾逆戰,瑰擊敗之,退屯劉迥堡。

八月,勃進據鹹一陽一。

劉裕大懼,乃召義真東鎮洛。

勃入長安。

正月,群臣勸勃稱皇帝。

三月,壇於霸上,即皇帝位,大赦,改鳳翔六年為昌武元年。

冬十月,以太子瑰領大將軍、雍州牧、錄南台尚書事,鎮長安。

十一月,勃勃還統萬。

(統萬,勃勃所都之城名也。

)統萬宮殿大成,大赦,改昌武二年為真興元年。

刻石都南,頌紀功德。

四月,追尊父衛辰曰桓皇帝,廟號太祖,母符氏為桓文皇后,祖父豹子曰宣皇帝,曾祖虎曰景皇帝,高祖訓兒曰元皇帝。

五月,雨魚於統萬。

二年十月,起沖天台於統萬南山,欲登之以望長安。

六年,勃將廢太子瑰為秦王,以酒泉公倫為太子。

瑰聞將廢己,率眾七萬北伐倫。

倫率騎三萬拒之,戰於平城,為瑰所敗,倫死之。

太原公昌率騎一萬襲殺瑰,率眾八萬五千歸於統萬。

勃大悅,立昌為太子。

七月,勃寢疾。

八月,疾甚,輦升永安殿,召群臣屬以後事,薨於永安殿,年四十五。

謚武烈皇帝,葬嘉平陵,廟號世祖。

○赫連昌

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曰:赫連昌,一名折,勃勃之第三子。

身長八尺,魁岸美姿貌。

勃薨,即位於永安台,大赦,改真興七年為永光元年。

七月,杏城劉睹川有青石大如馬頭,浮在水上逆流而行,人見而送之。

十月,魏乘虛來伐。

三年五月,戰於黑渠,為魏所敗,昌與數千騎奔還。

魏追騎亦至。

昌留河內公費連烏提守高平,徙諸城民七萬戶於安定以都之。

四年二月,魏軍至安定。

三月,城潰,昌奔秦州。

魏東平公鵝青追擒之,送於魏。

魏封昌秦王,尚始平公主。

尋為魏所殺。

○赫連定

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曰:赫連定,勃勃第五子。

鳳翔五年,封平原公、雍州牧,鎮長安。

率眾赴安定,進封平原王、大將軍、領司徒。

昌為魏所擒,遂率遺眾數萬據平原,僣稱皇帝,大赦,改承光四年為勝光元年。

進征南大將軍、白蘭王吐谷渾莫瑰為開府儀同三司、河南王。

十月,畋於一陰一磐,登苛藍山而望統萬城,泣曰:"先帝以朕承大業者,豈有今日之事乎!使天假朕年,當與諸卿建王季之業。

"俄而,有群狐百數鳴於定旁,命射之,無所獲,定惡之曰:"此大不善,咄咄天道,復何言!"

三年八月,魏軍來襲。

十月,克安定,進攻平原。

十一月,定遂掠民五萬西奔上邽。

四年,河南王莫瑰因戎狄之眾,東面以爭天下。

魏遣益州刺史沒利延、寧州刺史拾虎率騎三萬來伐,遂擒定,送於魏。

勃勃初號龍昇元年歲在丁未,至是歲在辛未,二十五載也。

《太平御覽》宋·李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太平御覽》未分類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西秦乞伏國仁崔鴻《十六國春秋·西秦錄》曰:乞伏國仁,隴西《太平御覽》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