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本草綱目》草部  芫花

本草綱目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 草部  芫花

本草綱目

草部  芫花

【釋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

根名黃大戟、蜀桑。

【氣味】(花、根)辛、溫、有小毒。

【主治】

1、突發咳嗽。

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

用芫花一兩(炒),加水一升,煮開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

每服約一個棗子大的量。

忌食酸鹹物。

3、乾嘔脅痛(傷寒有時頭痛,心下痞滿,痛引兩脅,乾嘔短氣,汗出而不惡寒)。

用芫花(熬過)、甘遂、大戟,等分為末。

以大棗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後,去渣納藥。

體壯者服一錢,弱者半錢,清晨服下。

能下瀉則病除,否則次晨再服藥。

此方名「十棗湯」。

4、水腫。

用上方(十棗湯)加大黃、甘草五物各一兩,大棗十枚,同煮,如上法服。

另方:藥中再加硭硝一兩。

5、久瘧,腹脅堅痛。

用芫花(炒)二兩,硃砂五錢,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棗湯送下。

6、水盅脹滿。

用芫花、枳殼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爛,再加枳殼煮爛,一起搗勻做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7、子一宮結塊,月一經不通。

用芫花根三兩,銼細,炒黃,研為末。

每服一錢,桃仁煎湯調下。

瀉下惡物即愈。

8、牙痛難忍,諸藥不效。

用芫花末擦牙令熱。

痛定後,以溫水漱口。

9、癰腫初起。

用芫花末和膠塗搽。

10、痔瘡。

用芫根一把,搗爛,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以線系痔,當有微痛的感覺。

等痔瘡干落後,即以紙捻蘸膏納入一肛一門中,可以便痔瘡斷根。

另方:只搗汁浸線一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釋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本草綱目》草部  芫花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