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樓剛起更,狄公五人已裝扮妥當偷偷溜出衙院角門上了街《大唐狄公案》銅鐘案-第二十章

大唐狄公案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 銅鐘案-第二十章

大唐狄公案

銅鐘案-第二十章

譙樓剛起更,狄公五人已裝扮妥當偷偷溜出衙院角門上了街。

披星戴月匆匆向聖明觀急趨而來。

聖明觀外陰風淒切、漆黑一片。

四周虛寥靜寂,了無人影。

——果然巡官已將沈八一夥攆走了。

狄公命陶甘將聖明觀右首耳門上的大鎖打開,撕去封皮,好讓大家進去。

陶甘用撇人石點亮了燈籠,摸上白石台階,細細看了耳門上那把大鎖,一面從腰間摘下他那一柄一叫做「百事和合」的鑰匙,插一進鎖孔左右幾下一擰,「卡嚓」一聲,果然打開了那把幾乎銹爛的大鐵鎖。

又用力一推,耳門「軋軋」幾聲,便開大了。

陶甘沾沾自喜,輕輕叫道:「老爺請進。」

普慈寺他未能查出香閣的暗門,一直引作自己的羞恥,如今總算補了過失。

狄公及洪亮、喬泰、馬榮迅速躡進了耳門,馬榮隨手又將耳門關合。

陶甘擎著燈籠在前面引路,山門內一條平正的青石板路直通中央的三清聖殿。

兩側野草萋萋,斷磚碎瓦一片,石板的縫隙間也長出了一二尺高的蕭艾。

三清聖殿的神櫥上下積滿了塵土,供案和地上還可看到耗子爬過的印跡。

穿出三清聖殿,右側見是一幢高大的殿宇,殿內建立九星雷壇,雷壇周圍塑著神將若干:怒目裂齒,形象可怖;左側便是閻羅十殿。

殿內仿照釋門十八層地獄說建起陰間的十層地獄,鋸身犁舌,油烹刀割,種種酷虐,不一而足,—一雕塑得神氣一逼一真,令人一毛一發森然,不寒而慄。

青石板路盡頭是大鐘殿,大鐘殿內外雕畫得金碧五彩,富麗堂皇。

殿內正中是一四方石頭平台,平台上端正擱著一口高丈餘的大銅鐘。

大銅鐘的盤龍頂鈕雖未鉤掛在巨樑上,四面四根朱漆大柱卻微微向中央傾歪。

——聖明觀封閉前,這口大銅鐘原是懸空垂掛的,如今荒廢多時,不知誰人已將它放下,擱在石頭平台上。

大銅鐘呈青綠色,外面雕鐫著古色古香的饕餮紋和夔紋以及一組組陰陽八卦的圖案。

大鐘殿後是一個荒蕪的花園,花園裡儘是蝙蝠屎、蜘蛛網。

野蜂窩,居然還有狐狸足跡。

花園兩邊是昔時眾道人的淨室,隅角里還有一間廚房,如今早破敗不堪,門裡門外長滿了荊棘,野草。

花園正面到底是一堵高牆,看來這堵高牆是聖明觀的最後界限。

狄公走進那間廚房,忽見後牆角又有一門,心想此必是聖明觀的後門了,正不知出這門外是什麼地方。

陶甘將門用力一推,門外竟又是一座大庭院!庭院中間青石板道十分齊整,縫隙間並無一根野草長出。

兩邊各有一幢修葺得煥然一新的樓閣。

此刻這裡如個墳場一般,樓閣裡也無人跡走動。

但顯然不久前還有人住在這裡,並且時時灑掃修飾。

洪參軍深感詫異,不禁囁嚅道:「作怪,作怪,這座庭院道士們究竟派作何用?前不久又不知誰住的這裡?」

這時一片黑雲正遮沒了月亮,庭院內外忽如黑漆一般。

陶甘彎下腰來正待剔亮燈籠,忽聽得「砰」一聲庭院隅角的樹叢後似有人關合了一扇門。

狄公機警,搶過陶甘手中的燈籠迅步跑上前,見那隅角處果有一扇木門。

木門無鎖,狄公推開木門見是一條幽暗的走廊。

正躊躇間,忽又聽得清晰的腳步聲,接著又是「砰」的一聲。

——又有人猛然關合了一扇門。

狄公飛步穿過走廊,迎面被一扇沉重堅厚的大鐵門阻攔了去路。

陶甘上前,撫捫著那鐵門琢磨了半晌,不禁喪氣地搖了搖頭:「老爺,這鐵門沒有鑰孔,沒有掛鎖,連條縫隙都找不到。」

馬榮焦急道:「這鐵門倘若打不開,那個監視我們的王八羔子可要滑脫了。」

狄公慢慢捋了捋鬍子道:「我們還是回到那樓閣看看吧,這鐵門看來一時撞不開。」

他們只得回到那條走廊,站在庭院裡仰望起兩邊的樓閣來。

狄公道:「這樓閣無疑是觀中的道人藏經書的所在,我們此刻不妨上樓去看看,都有些什麼經書藏著。」

他們盤旋閣梯上得樓來,才見樓閣裡空空如也,並無經櫥和書箱。

地上鋪著厚厚一層蘆席,看似像個庫房。

馬榮驚異道:「莫非道士們也在這蘆席上練刀槍、斗角力,你們看牆上還有掛刀槍的鐵鉤哩。」

喬泰道:「這裡莫不潛藏著一夥兇徒匪盜,專幹那號沒本錢的營生。」

狄公臉色陰鬱道:「此言甚是。

我見這樓閣清掃得十分清潔,蘆席上連一點塵土都沒有,這幫歹徒分明是最近幾日才逃離這裡的。

對,他們還在這裡留下了人,至少留下了一個,那個適才監視我們又逃到鐵門裡去的便是。

——可惜只不知那鐵門外是什麼地方。

今夜我們不如回去,明日帶了器械再來這裡裡裡外外、上一上一下一下翻騰搜索一遍。

陶甘,離此之前,你且將一張封皮貼在那鐵門上,明日來時亦可知那鐵門是否被人打開過。」

陶甘點頭,便從袖內取出兩條白紙封皮去那鐵門上下邊縫上貼了。

眾人乃輕步回到了那庭院。

轉到大鐘殿門口時,狄公猛然想起那大銅鐘平日應是懸空掛起,今夜卻因何放下在石平台上,會不會——會不會這銅鐘底下藏匿著什麼機關。

他停下了腳步,略一遲疑,向洪參軍點了點頭便轉折進了大鐘殿。

洪參軍驀地一驚,問道:「老爺因何又去看那銅鐘?」

狄公道:「我疑心銅鐘下有什麼機關。

你看銅鐘上的頂鈕原應是掛在那大樑上的,快,馬榮、喬泰,你兩人快去找幾桿鐵棍來,將這銅鐘撬起來看覷一番。」

馬榮、喬泰去了半日,各持一桿鐵棍又匆匆回到殿內。

馬榮一性一急先將鐵棍從從微微撅一起的荷葉似的銅鐘邊緣插了進去,一頭擱在他那寬闊的肩膀上,狠命一抬撬起了一寸高。

喬泰馬上用鐵棍插一入接應馬榮,兩人用力抬撅,銅鐘被撬起離地面約有半尺。

馬榮氣咻咻叫道:「快墊上石頭!」

殿內並無石頭,兩人洩氣只得又放下。

陶甘、洪參軍慌忙奔出殿門去那九星雷壇邊上搬來一個石鼓。

馬榮、喬泰兩人又重新將鐵棍撬起了銅鐘,狄公、陶甘上前幫忙用肩頭頂上。

四人用力將銅鐘撬起了約一尺高,洪參軍用力將那石鼓墊入銅鐘邊沿之下。

洪參軍趕緊又掏出撇火石將一支蠟燭點亮,移近銅鐘底下一看,不禁嚇得猛退了兩步。

狄公睜眼一看,也不由倒一抽一了口冷氣。

——銅鐘下直一挺一挺躺著一具齊正的一屍一骨!

他脫一去長袍從洪參軍手裡接過蠟燭,趴倒地上爬進了銅鐘底下。

洪參軍、喬泰、馬榮也跟著往裡爬。

陶甘手上擎著燈籠正待也要爬進去時,狄公回臉道:「裡面已擠滿了,你且在鍾外守候,有事亦可接應。」

銅鐘底下滿是塵土,雪白的一屍一骨令人心驚膽寒,雙手雙腳處的鐵鏈滿是銹斑。

狄公常年偵刑勘案,這驗一屍一辨骨之道頗亦一精一熟。

他細細驗看了每一根一屍一骨,皆完好無損,只除是左臂胛節骨轉下曾斷裂過,接合時疏忽,稍稍錯了位。

他捋了捋鬍子,歎道:「這個可憐的後生是活活餓死在銅鐘裡的。」

洪亮突然在一屍一骨下的塵土中揀起一片閃閃發光的金鎖。

「老爺,看這金鎖!」

狄公接過金鎖,挪近燭光下細細觀看。

金鎖正面鐫著「長命百歲」四個篆字,背後卻單鐫著一個「林」字。

洪參軍自語道:「這死人分明是梁珂發了。

卻如何金鎖上刻著個『林』字?」

馬榮道:「這有何難解?那林藩將梁珂發推入這銅鐘底下時,梁珂發雖被鐵鏈套了,總也要拚死掙扎。

故一時扯下了林藩頸下掛著的這鎖片,而林藩卻末知覺。

陶甘在銅鐘外聽得裡面拾得了林藩的金鎖,心中好奇,也不由貓下了身一子,鑽進了銅鐘裡。

狄公道:「這一屍一骨如是梁珂發了,林藩的罪名可以確立。

我此刻乃想起來了,林藩的宅邸與這聖明觀很可能便是一牆之隔。

——那扇大鐵門後正是林宅!」

陶甘插話道:「那藏經的樓閣如是林藩一夥屯積私鹽的所在。

聖明觀裡的眾道人撤去後,林藩便私下將他的宅院與聖明觀連作一片了。

只不從正面山門進出而已。」

狄公點頭道:「陶甘的判斷甚有道理。

明日早衙便傳審林藩,倒要看他如何抵賴這殺人之罪……」

突然,銅鐘下的石鼓滾脫了出去,「澎」的一聲巨響,大銅鐘落下,將狄公五人全數罩蓋在下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大唐狄公案》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譙樓剛起更,狄公五人已裝扮妥當偷偷溜出衙院角門上了街《大唐狄公案》銅鐘案-第二十章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