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齊天大聖,空著手敗了陣,來坐於金-山後,撲梭梭兩眼滴淚《西遊記》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西遊記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西遊記

西遊記 - 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西遊記

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話說齊天大聖,空著手敗了陣,來坐於金-山後,撲梭梭兩眼滴淚,叫道:「師父啊!指望和你: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窮。

同住同修同解脫,同慈同念顯靈功。

同緣同相心真契,同見同知道轉通。

豈料如今無主杖,空拳赤腳怎興隆!」大聖淒慘多時,心中暗想道:「那妖一精一認得我。

我記得他在陣上誇獎道:『真個是鬧天宮之類!』這等啊,決不是凡間怪物,定然是天上凶星。

想因思凡下界,又不知是那裡降下來魔頭,且須上界去查勘查勘。」

行者這才是以心問心,自張自主,急翻身縱起祥雲,直至南天門外,忽抬頭見廣目天王,當面迎著長揖道:「大聖何往?」

行者道:「有事要見玉帝,你在此何干?」

廣目道:今日輪該巡視南天門。」

說未了,又見那馬趙一溫一 關四大元帥作禮道:「大聖,失迎,請待茶。」

行者道:「有事哩。」

遂辭了廣目並四元帥,逕入南天門裡,直至靈霄殿外,果又見張道陵、葛仙翁、許旌一陽一、丘弘濟四天師並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在殿前迎著行者,一齊起手道:「大聖如何到此?」

又問:「保唐僧之功完否?」

行者道:「早哩早哩!路遙魔廣,才有一半之功,見如今阻住在金-山金-洞。

有一個兕怪,把唐師父拿於洞裡,是老孫尋上門與他一交一 戰一場,那廝的神通廣大,把老孫的金箍棒搶去了,因此難縛魔王。

疑是上界那個凶星思凡下界,又不知是那裡降來的魔頭,老孫因此來尋尋玉帝,問他個鉗束不嚴。」

許旌一陽一笑道:「這猴頭還是如此放刁!」行者道:「不是放刁,我老孫一生是這口兒緊些,才尋的著個頭兒。」

張道陵道:「不消多說,只與他傳報便了。」

行者道:「多謝多謝!」當時四天師傳奏靈霄,引見玉陛。

行者朝上唱個大喏道:「老官兒,累你累你!我老孫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一路凶多吉少,也不消說。

於今來在金山兜山金山兜洞,有一兕怪,把唐僧拿在洞裡,不知是要蒸要煮要曬。

是老孫尋上他門,與他一交一 戰,那怪卻就有些認得老孫,卓是神通廣大,把老孫的金箍棒搶去,因此難縛妖魔。

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為此老孫特來啟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鑒,降旨查勘凶星,發兵收剿妖魔,老孫不勝戰慄屏營之至!」卻又打個深躬道:「以聞。」

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後恭?」

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於今是沒棒弄了。」

彼時玉皇天尊聞奏,即忙降旨可韓司知道:「既如悟空所奏,可隨查諸天星斗,各宿神王,有無思凡下界,隨即復奏施行以聞。」

可韓丈人真君領旨,當時即同大聖去查。

先查了四天門門上神王官吏;次查了三微垣垣中大小群真;又查了雷霆官將陶張辛一鄧一 ,苟畢龐劉;最後才查三十三天,天天自在;又查二十八宿:東七宿角亢氏房參尾箕,西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南七宿,北七宿,宿宿安寧;又查了太一陽一太陰,水火木金土七政;羅-計都-孛四余。

滿天星斗,並無思凡下界。

行者道:「既是如此,我老孫也不消上那靈霄寶殿,打攪玉皇大帝,深為不便。

你自回旨去罷,我只在此等你回話便了。」

那可韓丈人真君依命。

孫行者等候良久,作詩紀興曰:「風清雲霽樂昇平,神靜星明顯瑞禎。

河漢安寧天地泰,五方八極偃戈旌。」

那可韓司丈人真君,歷歷查勘,回奏玉帝道:「滿天星宿不少,各方神將皆存,並無思凡下界者。」

玉帝聞奏:「著孫悟空挑選幾員天將,下界擒魔去也。」

四大天師奉旨意,即出靈霄寶殿,對行者道:「大聖啊,玉帝寬恩,言天宮無神思凡,著你挑選幾員天將擒魔去哩。」

行者低頭暗想道:「天上將不如老孫者多,勝似老孫者少。

想我鬧天宮時,玉帝遣十萬天兵,布天羅地網,更不曾有一將敢與我比手。

向後來,調了小聖二郎,方是我的對手。

如今那怪物手段又強似老孫,卻怎麼得能彀取勝?」

許旌一陽一道:「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

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違了旨意?但憑高見,選用天將,勿得遲疑誤事。」

行者道:

「既然如此,深感上恩。

果是不好違旨。

一則老孫又不可空走這遭,煩旌一陽一轉奏玉帝,只教托塔李天王與哪吒太子,他還有幾件降妖兵器,且下界與那怪見一仗,以看如何。

果若能擒得他,是老孫之幸;若不能,那時再作區處。」

真個那天師啟奏了玉帝,玉帝即令李天王父子,率領眾部天兵,與行者助力。

那天王即奉旨來會行者,行者又對天師道:

「蒙玉帝遣差天王,謝謝不盡。

還有一事,再煩轉達:但得兩個雷公使用,等天王戰鬥之時,教雷公在雲端裡下個雷捎,照頂門上錠死那妖魔,深為良計也。」

天師笑道:「好!好!好!」天師又奏玉帝,傳旨教九天府下點一鄧一 化、張蕃二雷公,與天王合力縛妖救難。

遂與天王、孫大聖徑下南天門外。

頃刻而到,行者道:「此山便是金-山,山中間乃是金-洞。

列位商議,卻教那個先去索戰?」

天王停下雲頭,紮住天兵在於山南坡下,道:「大聖素知小兒哪吒,曾降九十六洞妖魔,善能變化,隨身有降妖兵器,須教他先去出陣。」

行者道:「既如此,等老孫引太子去來。」

那太子抖擻雄威,與大聖跳在高山,逕至洞口,但見那洞門緊閉,崖下無一精一。

行者上前高叫:「潑魔!

快開門!還我師父來也!」那洞裡把門的小妖看見,急報道:「大王,孫行者領著一個小童男,在門前叫戰哩。」

那魔王道:「這猴子鐵棒被我奪了,空手難爭,想是請得救兵來也。」

叫:「取兵器!」魔王綽槍在手,走到門外觀看,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一精一壯。

真個是:玉面嬌容如滿月,朱唇方口露銀牙。

眼光掣電睛珠暴,額闊凝霞髮髻。

繡帶舞風飛彩焰,錦袍映日放金花。

環絛灼灼攀心鏡,寶甲輝輝襯戰靴。

身小聲洪多壯麗,三天護教惡哪吒。

魔王笑道:「你是李天王第三個孩兒,名喚做哪吒太子,卻如何到我這門前呼喝?」

太子道:「因你這潑魔作亂,困害東土聖僧,奉玉帝金旨,特來拿你!」魔王大怒道:「你想是孫悟空請來的。

我就是那聖僧的魔頭哩!量你這小兒曹有何武藝,敢出浪言!不要走!吃吾一槍!」這太子使斬妖劍,劈手相迎。

他兩個搭上手,卻才賭鬥,那大聖急轉山坡,叫:「雷公何在?快早去,著妖魔下個雷捎,助太子降伏來也!」一鄧一 張二公,即踏雲光,正欲下手,只見那太子使出法來,將身一變,變作三頭六臂,手持六般兵器,望妖魔砍來,那魔王也變作三頭六臂,三柄長槍抵住。

這太子又弄出降妖法力,將六般兵器拋將起去,是那六般兵器?卻是砍妖劍、斬妖刀、縛妖索、降魔杵、繡球、火輪兒,大叫一聲「變!」一變十,十變百,百變千,千變萬,都是一般兵器,如驟雨冰雹,紛紛密密,望妖魔打將去。

那魔王公然不懼,一隻手取出那白森森的圈子來,望空拋起,叫聲「著!」忽喇的一下,把六般兵器套將下來,慌得那哪吒太子赤手逃生,魔王得勝而回。

一鄧一 張二雷公,在空中暗笑道:「早是我先看頭勢,不曾放了雷捎,假若被他套將去,卻怎麼回見天尊?」

二公按落雲頭,與太子來山南坡下對李天王道:「妖魔果神通廣大!」悟空在旁笑道:「那廝神通也只如此,爭奈那個圈子利害。

不知是甚麼寶貝,丟起來善套諸物。」

哪吒恨道:「這大聖甚不成一人 !我等折兵敗陣,十分煩惱,都只為你,你反喜笑何也!」行者道:「你說煩惱,終然我老孫不煩惱?我如今沒計奈何,哭不得,所以只得笑也。」

天王道:「似此怎生結果?」

行者道:「憑你等再怎計較,只是圈子套不去的,就可拿住他了。」

天王道:「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

常言道,水火無情。」

行者聞言道:「說得有理!你且穩坐在此,待老孫再上天走走來。」

一鄧一 、張二公道:「又去做甚的?」

行者道:「老孫這去,不消啟奏玉帝,只到南天門裡上彤華宮,請熒惑火德星君來此放火,燒那怪物一場,或者連那圈子燒做灰燼,捉住妖魔。

一則取兵器還汝等歸天,二則可解脫吾師之難。」

太子聞言甚喜,道:「不必遲疑,請大聖早去早來,我等只在此拱候。」

行者縱起祥光,又至南天門外,那廣目與四將迎道:「大聖如何又來?」

行者道:「李天王著太子出師,只一陣,被那魔王把六件兵器撈了去了。

我如今要到彤華宮請火德星君助陣哩。」

四將不敢久留,讓他進去。

至彤華宮,只見那火部眾神,即入報道:「孫悟空欲見主公。」

那南方三-火德星君,整衣出門迎進道:「昨日可韓司查點小宮,更無一人思凡。」

行者道:「已知,但李天王與太子敗陣,失了兵器,特來請你救援救援。」

星君道:

「那哪吒乃三壇海會大神,他出身時,曾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若他不能,小神又怎敢望也?」

行者道:「因與李天王計議,天地間至利者,惟水火也。

那怪物有一個圈子,善能套人的物件,不知是甚麼寶貝,故此說火能滅諸物,特請星君領火部到下方縱火燒那妖魔,救我師父一難。」

火德星君聞言,即點本部神兵,同行者到金-山南坡下,與天王、雷公等相見了。

天王道:「孫大聖,你還去叫那廝出來,等我與他一交一 戰,待他拿動圈子,我卻閃過,教火德帥眾燒他。」

行者笑道:「正是,我和你去來。」

火德共太子、一鄧一 、張二公立於高峰之上,與他挑戰。

這大聖到了金-洞口,叫聲「開門!快早還我師父!」那妖又急通報道:「孫悟空又來了!」那魔帥眾出洞,見了行者道:

「你這潑猴,又請了甚麼兵來耶?」

這壁廂轉上托塔天王,喝道:

「潑魔頭!認得我麼?」

魔王笑道:「李天王,想是要與你令郎報仇,欲討兵器麼?」

天王道:「一則報仇要兵器,二來是拿你救唐僧!不要走!吃吾一刀!」那怪物側身躲過,挺長槍,隨手相迎。

他兩個在洞前,這場好殺!你看那:天王刀砍,妖怪槍迎。

刀砍霜光噴烈火,槍迎銳氣迸愁雲。

一個是金-山生成的惡怪,一個是靈霄殿差下的天神。

那一個因欺禪性施威武,這一個為救師災展大輪。

天王使法飛沙石,魔怪爭強播土塵。

播土能教天地暗,飛沙善著海一江一 渾。

兩家努力爭功績,皆為唐僧拜世尊。

那孫大聖,見他兩個一交一 戰,即轉身跳上高峰,對火德星君道:「三-用心者!」你看那個妖魔與天王正鬥到好處,卻又取出圈子來,天王看見,即撥祥光,敗陣而走。

這高峰上火德星君,忙傳號令,教眾部火神,一齊放火。

這一場真個利害。

好火:

經云「南方者火之一精一也。」

雖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乃三-之威,能變百端之火。

今有火槍、火刀、火弓、火箭,各部神-,所用不一,但見那半空中,火鴉飛噪;滿山頭,火馬奔騰。

雙雙赤鼠,對對火龍。

雙雙赤鼠噴烈焰,萬里通紅;對對火龍吐濃煙,千方共黑。

火車兒推出,火葫蘆撒開。

火旗搖動一天霞,火棒攪行盈地燎。

說甚麼寧戚鞭牛,勝強似周郎赤壁。

這個是天火非凡真利害,烘烘——火風紅!那妖魔見火來時,全無恐懼,將圈子望空拋起,忽喇一聲,把這火龍火馬,火鴉火鼠,火槍火刀,火弓火箭,一圈子又套將下去,轉回本洞,得勝收兵。

這火德星君,手執著一桿空旗,招回眾將,會合天王等,坐於山南坡下,對行者道:「大聖啊,這個凶魔,真是罕見!我今折了火具,怎生是好?」

行者笑道:「不須報怨,列位且請寬坐坐,待老孫再去去來。」

天王道:「你又往那裡去?」

行者道:「那怪物既不怕火,斷然怕水。

常言道,水能克火。

等老孫去北天門裡,請水德星君施布水勢,往他洞裡一灌,把魔王-死,取物件還你們。」

天王道:「此計雖妙,但恐連你師父都-殺也。」

行者道:

「沒事!-死我師,我自有個法兒教他活來。

如今稽遲列位,甚是不當。」

火德道:「既如此,且請行,請行。」

好大聖,又駕觔斗雲,逕到北天門外,忽抬頭,見多聞天王向前施禮道:「孫大聖何往?」

行者道:「有一事要入烏浩宮見水德星君,你在此作甚?」

多聞道:「今日輪該巡視。」

正說處,又見那龐劉苟畢四大天將,進禮邀茶。

行者道:「不勞不勞!我事急矣!」遂別卻諸神,直至烏浩宮,著水部眾神即時通報。

眾神報道:「齊天大聖孫悟空來了。」

水德星君聞言,即將查點四海五湖、八河四瀆、三一江一 九派並各處龍王俱遣退,整冠束帶,接出宮門,迎進宮內道:「昨日可韓司查勘小宮,恐有本部之神,思凡作怪,正在此點查一江一 海河瀆之神,尚未完也,」行者道:「那魔王不是一江一 河之神,此乃廣大之一精一。

先蒙玉帝差李天王父子並兩個雷公下界擒拿,被他弄個圈子,將六件神兵套去。

老孫無奈,又上彤華宮請火德星君帥火部眾神放火,又將火龍火馬等物,一圈子套去。

我想此物既不怕火,必然怕水,特來告請星君,施水勢,與我捉那妖一精一,取兵器歸還天將。

吾師之難,亦可救也。」

水德聞言,即令黃河水伯神王:「隨大聖去助功。」

水伯自衣袖中取出一個白玉盂兒道:「我有此物盛水。」

行者道:「看這盂兒能盛幾何?妖魔如何-得?」

水伯道:「不瞞大聖說。

我這一盂,乃是黃河之水。

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

行者喜道:「只消半盂足矣。」

遂辭別水德,與黃河神急離天闕。

那水伯將盂兒望黃河舀了半盂,跟大聖至金-山,向南坡下見了天王、太子、雷公、火德,具言前事行者道:「不必細講,且教水伯跟我去。

待我叫開他門,不要等他出來,就將水往門裡一倒,那怪物一窩子可都-死,我卻去撈師父的一屍一首,再救活不遲。」

那水伯依命,緊隨行者,轉山坡,逕至洞口,叫聲「妖怪開門!」那把門的小妖,聽得是孫大聖的聲音,急又去報道:

「孫悟空又來矣!」那魔聞說,帶了寶貝,綽槍就走,響一聲,開了石門。

這水伯將白玉盂向裡一傾,那妖見是水來,撒了長槍,即忙取出圈子,撐住二門。

只見那股水骨都都的都往外泛將出來,慌得孫大聖急縱觔斗,與水伯跳在高峰。

那天王同眾都駕雲停於高峰之前觀看,那水波濤泛漲,著實狂瀾。

好水!真個是:一勺之多,果然不測。

蓋唯神功運化,利萬物而流漲百川。

只聽得那潺潺聲振谷,又見那滔滔勢漫天。

雄威響若雷奔走,猛湧波如雪卷顛。

千丈波高漫路道,萬層濤激泛山巖。

冷冷如漱玉,滾滾似鳴弦。

觸石滄滄噴碎玉,回湍渺渺漩窩圓。

低低凹凹隨流蕩,滿澗平溝上下連。

行者見了心慌道:「不好啊!水漫四野,-了民田,未曾灌在他的洞裡,曾奈之何?」

喚水伯急忙收水。

水伯道:「小神祇會放水,卻不會收水,常言道潑水難收。」

咦!那座山卻也高峻,這場水只奔低流。

須臾間,四散而歸澗壑。

又只見那洞外跳出幾個小妖,在外邊吆吆喝喝,伸拳邏袖,弄棒拈槍,依舊喜喜歡歡耍子。

天王道:「這水原來不曾灌入洞內,枉費一場之功也!」行者忍不住心中怒發,雙手輪拳,闖至妖魔門首,喝道:「那裡走!看打!」唬得那幾個小妖,丟了槍棒,跑入洞裡,戰兢兢的報道:「大王,打將來了!」魔王挺長槍,迎出門前道:「這潑猴老大憊懶!你幾番家敵不過我,縱水火亦不能近,怎麼又踵將來送命?」

行者道:「這兒子反說了哩!

不知是我送命,是你送命!走過來,吃老外公一拳!」那妖魔笑道:「這猴兒強勉纏帳!我倒使槍,他卻使拳。

那般一個筋骷子拳頭,只好有個核桃兒大小,怎麼稱得個錘子起也?罷!罷!罷!

我且把槍放下,與你走一路拳看看!」行者笑道:「說得是!走上來!」那妖撩衣進步,丟了個架子,舉起兩個拳來,真似打油的鐵錘模樣。

這大聖展足挪身,擺開解數,在那洞門前,與那魔王遞走拳勢。

這一場好打!咦!拽開大四平,踢起雙飛腳。

韜脅劈胸墩,剜心摘膽著。

仙人指路,老子騎鶴。

餓虎撲食最傷人,蛟龍戲水能兇惡。

魔王使個蟒翻身,大聖卻施鹿解角。

翹跟淬地龍,扭腕拿天橐。

青獅張口來,鯉魚跌脊躍。

蓋頂撒花,繞腰貫索。

迎風貼扇兒,急雨催花落。

妖一精一便使觀音掌,行者就對羅漢腳。

長掌開闊自然松,怎比短拳多緊削?兩個相持數十回,一般本事無強弱。

他兩個在那洞門前廝打,只見這高峰頭,喜得個李天王厲聲喝采,火德星鼓掌誇稱。

那兩個雷公與哪吒太子,帥眾神跳到跟前,都要來相助;這壁廂群妖搖旗擂鼓,舞劍輪刀一齊護。

孫大聖見事不諧,將毫毛拔下一把,望空撒起,叫「變!」即變做三五十個小猴,一擁上前,把那妖纏住,抱腿的抱腿,扯腰的扯腰,抓眼的抓眼,-毛的-毛。

那怪物慌了,急把圈子拿將出來。

大聖與天王等見他弄出圈套,撥轉雲頭,走上高峰逃陣。

那妖把圈子往上拋起,忽喇的一聲,把那三五十個毫毛變的小猴收為本相,套入洞中,得了勝,領兵閉門,賀喜而去。

這太子道:「孫大聖還是個好漢!這一路拳,走得似錦上添花。

使分身法,正是人前顯貴。」

行者笑道:「列位在此遠觀,那怪的本事,比老孫如何?」

李天王道:「他拳松腳慢,不如大聖的緊疾,他見我們去時,也就著忙;又見你使出分身法來,他就急了,所以大弄個圈套。」

行者道:「魔王好治,只是套子難降。」

火德與水伯道:「若還取勝,除非得了他那寶貝,然後可擒。」

行者道:「他那寶貝如何可得?只除是偷去來。」

一鄧一 張二公笑道:「若要行偷禮,除大聖再無能者,想當年大鬧天宮時,偷御酒,偷蟠桃,偷龍肝鳳髓及老君之丹,那是何等手段!今日正該拿此處用也。」

行者道:「好說好說!既如此,你們且坐,等老孫打聽去來。」

好大聖,跳下峰頭,私至洞口搖身一變,變做個麻蒼蠅兒。

真個秀溜!你看他:翎翅薄如竹膜,身軀小似花心。

手足比毛更奘,星星眼窟明明。

善自聞香逐氣,飛時迅速乘風。

稱來剛壓定盤星,可愛些些有用。

輕輕的飛在門上,爬到門縫邊,鑽進去,只見那大小群妖,舞的舞,唱的唱,排列兩旁;老魔王高坐一台上,面前擺著些蛇肉、鹿脯、熊掌、駝峰、山蔬果品,有一把青磁酒壺,香噴噴的羊酪椰醪,大碗家寬懷暢飲。

行者落於小妖叢裡,又變做一個獾頭一精一,慢慢的演近台邊,看彀多時,全不見寶貝放在何方。

急怞身轉至台後,又見那後廳上高吊著火龍吟嘯,火馬號嘶。

忽抬頭,見他的那金箍棒靠在東壁,喜得他心癢難撾,忘記了更容變象,走上前拿了鐵棒,現原身丟開解數,一路棒打將出去。

慌得那群妖膽戰心驚,老魔王措手不及,卻被他推倒三個,放倒兩個,打開一條血路,逕自出了洞門。

這才是:魔頭驕傲無防備,主杖還歸與本人。

畢竟不知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輸入:中華古籍oldbook.126.com

轉載請保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西遊記》四大文學名著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話說齊天大聖,空著手敗了陣,來坐於金-山後,撲梭梭兩眼滴淚《西遊記》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