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回唐太宗世民歸天高宗帝御駕征西再言長安城中《薛丁山征西》第42回 唐太宗世民歸天 高宗帝御駕征西

薛丁山征西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薛丁山征西

薛丁山征西 - 第42回 唐太宗世民歸天 高宗帝御駕征西

薛丁山征西

第42回 唐太宗世民歸天 高宗帝御駕征西

第42回唐太宗世民歸天高宗帝御駕征西

再言長安城中貞觀天子,在宮中想起元帥薛仁貴父子征西,屢有捷報,奪了許多關寨,惟處處有異人擋住,不能一旦平復,望他得勝班師,君臣相會,朕才放心。

天子思想,身倚龍一床一,朦朧睡去,夢中出了皇宮,只見文武上前接駕。

天子一看,原來是秦叔寶、尉遲恭、羅成、馬三保等,都說道:「陛下乃紫薇星君降世,今將復位,臣等文武兩班合當隨侍,況左相星、右相星、白虎星俱已歸原位,請陛下登殿設朝。」

天子聽了文武之言,隨了秦叔寶等,來到雲霞之內,見有一座寶殿。

秦叔寶、尉遲恭奏說:「此乃陛下北極紫薇殿。」

只見左相星、右相星、白虎星,俯伏朝門接駕。

太宗天子傳旨平身,三人謝恩。

天子龍目一看,原來是左相魏征,右相軍師徐茂公,白虎星乃是征西元帥薛仁貴。

太宗進了寶殿,諸臣朝駕,分立兩班。

天子叫一聲:「薛王兄,朕命你征伐西番,未曾班師,為何也在這裡?」

仁貴上前俯伏奏道:「求王恕罪,臣兵到白虎關前,乃大數難逃,另差別將領兵去哈米國。

謝恩萬歲萬萬歲。」

太宗聽到大數難逃四字,不覺大驚,忽聽景陽鐘響,猛然驚醒。

天子睜開龍目一看,並不見兩班文武,原來睡在龍一床一上,想起夢中之言,心想,難道寡人天命要絕了?夢中之事,不可深信,只聽得五更三點,駕臨早朝,文武朝見已畢。

天子說:「眾卿有事啟奏,無事退班。」

降旨未了,班中閃出一位大臣,紅袍金帶,足登烏靴,頭戴烏紗帽,抱笏當中奏道:「臣欽天監監正李雲開,有事啟奏陛下。

臣昨夜司天文台夜觀星象,見西方一星,其大如斗,墜於番地,應在白虎位下。

隨後見北極垣中,二小一大,三顆明星落地,主朝中大臣歸位。」

太宗聽奏,一發心驚。

又有黃門官捧本進朝,俯伏金階呈上。

天官接了放在龍案之上。

天子龍目觀看,原來是左相魏征、軍師徐茂公均已亡故,其子上本。

天子見了兩本,龍目中滔滔淚下,他二臣許多功勞,正好享福,為何一齊歸天,朕心好不傷感,傳旨內監,欽賜御葬。

王太監領旨前去。

黃門官奏說:「臣啟陛下,今有魯國公程咬金由西番回國,入朝見駕,現在午門,未蒙宣召,不敢擅入。」

天子想起三更之夢,魏征、徐茂公已應了,老將回朝,元帥肯定一性一命難保。

傳旨上殿,咬金俯伏金階,二十四拜。

天子說:「程王兄平身。」

宣上金殿,賜坐問道:「程王兄西番歸國,可知薛元帥何日班師?」

咬金聽了,眼中淚下,奏道:「征西薛仁貴,兵打白虎關,被番將楊藩使妖法用陰兵圍住白虎山,其子丁山興兵救父,同老臣一齊上山,誰想見一白虎,丁山放箭射死。

啊呀萬歲,原來這白虎就是元帥真形。

望吾主速定丁山之罪,雖是無心,其罪不小。」

天子聽說仁貴身死,哭倒在龍一床一之上,說道:「寡人虧你征東十大功勞,西番未平,良將先喪,叫寡人好不痛心也,如何是好?」

哭得心傷,口吐鮮血,嚇得兩班文武內侍飛報太子李治。

李治驚得魂不在身,來到龍廷,扶住父王,傳旨退班回宮。

交三更之後,太宗駕崩。

傳旨先將哀詔頒行,各官穿白開喪,三月二十七日行孝。

然後新君登位,文武盡穿大紅吉服,分立兩旁。

只聽得東邊打起龍鳳鼓,西邊打起景陽鐘,一派奏樂之一聲。

前面三十二名太監,一聲吆喝:「新君臨殿。」

後擁二十四名宮娥綵女,隨侍龍駕,兩把龍鳳宮扇分開,來到龍案,身登寶位,珠簾放下。

只見底下文武朝見,山呼已畢。

李治大喜說:「諸卿平身。」

眾臣謝恩起身,分立兩旁。

即傳旨:改元年號唐高宗皇帝,國號永徽。

天子先頒喜詔,通行天下,立王氏一娘一娘一為正宮,立李顯太子為東宮。

這忙非止一日,天子就把龍袖一甩,駕退回宮,珠簾高卷,群臣各散。

次日天子臨朝,傳旨百官,俱加一級。

天下犯罪人等,已結與未結的,盡皆恩赦,內有十惡不赦。

欽賜功臣筵宴已畢,就召魏旭見駕,山呼萬歲。

天子開言道:「魏征乃先主輔弼,朕不負功臣之子,封卿大夫左丞相之職,恩賜蟒袍紗帽。」

魏旭封了左丞相,駕前謝恩。

又宣徐梁見駕,徐樑上殿朝見,天子道:「卿父為國運籌,致一統江山,其功不小,封卿襲父軍師之職,恩賜錦袍玉帶。」

文武恩封已畢,天子對咬金說:「老王伯,元帥身喪西番,進退兩難,朕今同王伯御駕征西,征討叛逆。」

傳旨命東宮、魏旭監國,咬金為前隊,兵馬出了長安,一路滔滔,曉行夜宿,非止一日,出了玉一門關,一路上俱有文武迎送,百姓香花燈燭,好不熱鬧,不覺來到寒江關。

再言樊梨花母子,孤孤淒淒苦度衙中,梨花早已曉得仁貴身死,程老將軍出關經過,明日御駕親來征討,丁山難逃殺父之罪,待我做成御狀告他。

我善曉陰陽,丁山不該命絕,且懲治他一番,叫他情願心服。

且將殺父休妻兩個罪寫明,扮做村莊婦人,告他一狀便了。

次日辰牌時候,只見旌旗耀日,前隊籐牌兵,後隊短刀兵。

步兵多帶弓箭,馬兵手執長槍,四隊雄兵過去,全副鑾駕,兩班文武,都騎高馬,隊隊分開,文官紫袍金帶,武將金甲金盔;御林軍保護著天子,朝廷身騎龍駒,馬前許多太監。

程千歲隨了天子,看看相近關前。

樊夫人同梨花搶出叫屈。

天子聽得,便問兩邊軍士,關前何人叫屈,即速捉來。

軍士領旨,將二人捉住,來到駕前。

二人手執御狀,俯伏一在地,口稱冤屈。

天子想,此是西番外國之女,有甚冤枉,前來叫屈?如今要把西番化服,理當准狀。

傳旨取狀紙過來。

太監領旨,就把狀紙送上。

天子龍目一看,說:「原是西番才女告狀。」

閱過一遍,便將狀紙交咬金,說道:「老王伯必知其情。」

咬金接來一看,奏道:「樊梨花不但有才,而且有智,真是國家柱石。

她獻關招親,果然丁山不是。

老臣為媒,丁山三次休棄。

望君主准狀究明。」

天子聽了,說:「賜御平身。」

龍目一看,樊梨花果然容貌超群,忙開金口道:「你母子情節,程王伯父已一一奏明,朕已深悉其情,准你狀紙洩恨便了。」

樊梨花同母謝恩已畢,朝廷進關,一直西行。

樊家母子回轉衙門。

夫人說:「兒啊,難得大唐天子准了狀紙,又虧老千歲在旁,代我母子說明冤屈。

此番聖駕到了白虎關,定把丁山問罪,令他請罪,你可放心,夫妻得以完聚。」

小一姐聽了,叫一聲:「母親,冤親把我三次羞辱,要報他三次之仇,磨難他一番,方洩昔日仇恨。」

老夫人說:「女兒,你們後生家,偏有許多委屈。

據我做一娘一的看起來,還要三思。」

小一姐說:「母親,若不將他磨難一番,焉肯服我。」

夫人說:「女兒言之有理。」

再言天子行到白虎關前,薛夫人率領眾將接駕,自陳一本。

本上不過說射死因由,求王判斷。

天子看了,吩咐將丁山綁來見駕。

軍士領旨,將丁山捆住,俯伏階前。

天子見了丁山,心中大怒,傳旨午時三刻,碎剮凌遲。

軍士領旨,專等午時三刻開刀,這把丁山魂靈嚇散。

不知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薛丁山征西》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第42回唐太宗世民歸天高宗帝御駕征西再言長安城中《薛丁山征西》第42回 唐太宗世民歸天 高宗帝御駕征西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