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菜根譚》心圓而寬 天下自安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心圓而寬 天下自安

菜根譚

心圓而寬 天下自安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險側:邪惡不正。

一個心地善良而樂觀的人,常把萬事萬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間的事也就毫無缺陷;一個天一性一忠厚、寬大為懷的人,心裡總處在平衡狀態,也就不去理會人事傾軋和人間的邪惡了

一次,齊相儲子與孟子相遇,問孟子一個問題:「齊王總打發人去探視先生,想必先生一定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吧?」

孟子回答說:「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堯舜也同一般人一樣呢。」

人具有的我都具有,人沒有的我亦不可強求;我跟人一樣,人跟我一樣。

聖人和我也沒有什麼不同。

這就是常人心。

相反,目中無人,目空一切,以為天下人都不如我,這是失了常人心;妄自菲薄,自暴自棄以為自己一切都不如人,這也是失了常人心。

如此這般,就是忘記了自己是常人。

忘記了自己是常人,便要麼一切都想得到,一切都要爭取,以為這世界的一切本為他一人準備。

要麼一切都會放棄,一切都不去爭取,畏畏葸葸,怯懦卑瑣。

這兩種行為,無論哪一種,其結局都會使人最終失去自己人生的真趣。

莊子在《庚桑楚篇》中,針對人事傾軋和人間各種邪惡說了下面一段話,他說:

「毀除意志的干擾,解脫心靈的束縛,遺棄道德的牽累,打通大道的阻礙。

高貴、富有、尊顯、威嚴、聲名、利祿六種情況,全是擾亂意志的因素。

容貌、舉止、美色、辭理、氣調、情意六種情況,全是束縛心靈的因素。

憎惡、慾念、欣喜、憤怒、悲哀、歡樂六種情況,全是牽累道德的因素。

離去、靠攏、獲取、施與、智慮、技能六種情況,全是堵塞大道的因素。

這四個方面和六種情況不至於震盪於胸中,內心就會平正,內心平正就會寧靜,寧靜就會明澈,明澈就會虛空,虛空就能恬適順應無所作為而又無所不為。

大道,是自然的敬仰;生命,是盛德的光華;稟一性一,是生命的本根。

合乎本一性一的行動,稱之為率真的作為;受偽情驅使而行動,稱之為失卻本一性一。

知識,出自與外物的應接;智慧,出自內心的謀劃;具有智慧的人也會有不瞭解的知識,就像斜著眼睛看,所見必定有限。

有所舉動卻出於不得已叫做德,有所舉動卻不是為了自我叫做治,追求名聲必定適得其反,而講求實際就會事事順應。」

佛法本來是平常,如同「師姑(尼姑)本是女人作」,可以「不捨日用應緣處」。

趙州和尚問南泉和尚:「道是什麼?」

南泉道:「平常的心就是道,就是真理。」

趙州又問:「那麼把平常的心作為應該注意並加以修煉的目標可以嗎?」

南泉回答:「不可,那樣反而更偏離真道。」

趙州問:「如果不起心修心,怎麼能知道那就是道?」

南泉道:「道不屬於知或者不知的範圍。

知是妄覺。

不知只是虛無而已。

如果真正達到不疑這一步,你就會感到心像太空一樣洞徹明朗、無遮無礙,這時還有什麼是非可言呢?」

趙州言下頓悟。

「平常心是道」是最能說明中國禪宗的本質的一句話。

類似語有「即心即佛」、「煩惱即菩提」、「心心不異」等。

如何才能識得?台灣的星雲大師教誨說:「用正見來認識善惡;用般若來判斷真假;用法印來抉擇是非;用空理來體會有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菜根譚》心圓而寬 天下自安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