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散慮逍遙,具膳餐飯,適口充腸怎慢《飛龍全傳》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

飛龍全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飛龍全傳

飛龍全傳 - 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

飛龍全傳

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

詞曰:

散慮逍遙,具膳餐飯,適口充腸怎慢。

飽襖烹宰不如前,游鯤獨運誰能辦?路俠槐卿,逐物意移,猶子比兒非濫。

虛堂習聽已情深,因一愛一他守貞志滿。

右調《鵲橋仙》

話說趙匡胤因避暑乘涼,遇了王佛子贈瓜解渴,教他投軍博些事業,一時鼓動了功名之心,感觸了尋兄之念,便回至廟中,與鄭恩商議定當,收拾了行李包裹,把鎮上父老請來辭別。

那些父老一齊問道:「二位賢士,呼喚小老們到來,有何分付?」

匡胤道:「在下弟兄二人,要往百鈴關訪一朋友,往返有數日之隔,因此相邀眾位到來,暫為告別。」

父老道:「既二位有此正事,我等豈敢屈留?但訪著了令友,即望回來,幸勿阻滯。」

鄭恩道:「你們放心,包在樂子身上,一同就來。

倘二哥不來,樂子必定來的,好領你們的厚情。」

說罷,把包裹行李一齊捎在馬上,提了酸棗棍,把馬牽出了廟門,讓匡胤坐了。

匡胤拱手辭別,提刀策馬而去。

鄭恩步行,也別了眾人。

兩個離了平陽鎮,緩緩行程。

怎當那火塊般的大日,照臨下土,熱氣蒸人。

兩個行行止止,不覺到了百鈴關,只見城樓高一聳,垣桷巍峨。

兩個走進了城,此時國異人殊,城門上也不來盤詰,因此放膽前行。

見那街市喧嘩,店舖接續,人煙輻輳,風景繁華,果然不亞於東京,好個鬧熱去處。

當時尋覓了店房,匡胤下了馬,店小二牽往槽頭,弟兄二人揀了一間潔淨房屋住下。

小二端了面水進來,各自洗了面。

又將午飯吃了。

鄭恩道:「二哥,我們閒著沒有事情,何不到街上去玩玩兒,也是爽一快。」

匡胤道:「使得,使得。」

帶上銀包,叫店小二鎖上房門,離了飯店,到街市上閒走了一回,見那路旁有座酒樓。

匡胤道:「三弟,天氣恁般炎熱,行走不得,我們且到這樓上沽飲三杯何如?」

鄭恩道:「妙極,妙極。」

兩個一齊進店,揀了一座有風透的樓上,對面坐下。

酒保上前問道:「二位爺用什麼酒菜?」

鄭恩道:「你只把好酒好菜拿上來我們吃。」

酒保聽說,走將下來,提了兩壺酒,切了兩盤子牛肉,送上樓來,擺在桌上。

鄭恩把眼一看,只有一樣的兩盤子牛肉,頓時發怒,把桌子一拍,罵聲:「驢球入的,樂子叫你拿好酒好菜上來,怎麼只把這腌臢的牛肉與我們吃?」

酒保滿面堆笑說道:「爺們不要動惱。

此刻已是口頭偏西時候,小店雖有幾味好菜,早上都賣完了,只有這煮牛肉權且下酒。

要用好菜,爺們明日早些來,小人自然效勞,管待二位爺吃得歡喜。」

匡胤聽那酒保言語溫柔,小心答應,叫一聲:「三弟,你且吃杯空酒,待愚兄往街上買些下酒之物,與你歡飲。」

鄭恩聽說,拿起壺來,自酌自飲。

匡胤下樓,來到街上,走無多路,只見一個童兒拿著一尾活魚,立在當街,口內說道:「過往的客官,倘有興兒,可來博我的魚,只要贏了去吃。」

匡胤聽說,心中不解,止步觀看那童兒,只見:

天庭高一聳眉清秀,地角方圓骨有神。

懸膽鼻樑多周正,墜環耳畔定方稜。

唇紅齒白人伶俐,氣足形端後必成。

雖說布衣能潔淨,口中只叫賭輸贏。

匡胤叫一聲:「童兒,我正要買尾鮮魚下酒,你何不賣與我?多付你幾個錢,強如在這裡叫輸叫贏,說厚說薄,再隔一回,這魚要臭了。」

童兒聽說,把匡胤上下一看,笑容答道:「爺們想不是這裡人,所以不曉得此處風俗。

我這魚不是賣的,乃是顛那八叉八快,賭輸贏的利物。

我在這裡叫說的,便是博魚的『博』字,不是厚薄的『薄』字。

客官若要鮮魚,請往別處照顧罷。」

匡胤聽了這席言語,心中暗想:「好一個伶俐的童兒,看他年紀雖小,說話倒也乖一巧,齒牙乾淨,又通文理,後來必有福氣。」

遂叫一聲:「童兒,怎麼叫做『八叉八快』?你可說與我聽。」

童兒道:「客官,我這手裡八個銅錢,一字一河疊將起來,往地一丟,或成八個字,或成八個河,總的謂之『八快』。

客官顛得這八塊,就是贏了,一文錢不費,拿了魚去,只當白吃。

若丟下去為七個字一河,或七個河夾一著一個字,總之算為『八叉』,客官便要給我五文錢;十下不成,給我五十文錢:就算客官輸了,這尾鮮魚還是我的。

故此叫做『八叉八快』,博個輸贏。」

匡胤聽了,微微笑道:「童兒,既是如此,我與你博了這尾魚罷。」

那童兒道:「客官,你既要博我這尾魚,只是先把輸贏講過,見見寶鈔,然後好博。」

匡胤暗想:「這小兒果然老到。」

便往身邊摸出銀包,打開與重兒看道:「你看見了麼?」

重兒見了銀子,說道:「客官倒也正氣。」

便將八個銅錢,一字一河疊將起來,遞與匡胤。

匡胤接了,便往地下一顛,只見七個錢先成了七個河,只有一個尚在地下亂滾,滾了一會,隱隱的露出字來,匡胤慌忙喝道:「河!河!河!」真命天子非同小可,才說得河,那暗地裡護駕神祇聽這旨意,便向那錢上吹了一口氣,真也作怪,明明見是個字了,忽地叮的一聲顛了轉來,卻又是河。

兩旁看的人一齊拍手大笑。

匡胤也是歡喜,把銀包揣好腰間,提起鮮魚就要行走。

那童兒急了,一把手扯住了衣衿,再也不放。

匡胤回轉頭來,對著童兒哈哈大笑道:「你這頑皮,既賭輸贏,扯我做甚?想是你輸不得麼?也罷,你既捨不得這尾魚,就在當街上磕下個頭,叫我一聲父親,我便重重的償還資本。」

那童兒也便笑道:「客官莫要哄我,想我們既在當街上博魚,受得贏,難道受不得輸?莫說一尾,就輸了十尾,也不肯輕易磕人的頭。

況為人只有一個父親,若是叫了別人為父,豈不被人笑話?客官你也休小覷於我,我扯住你非為別事,只為方纔那個錢丟在地下,明明是個字,怎麼你叫了一聲河,這錢就顛了轉來?所以倒要請教,是甚麼的法兒?」

匡胤聽了暗笑道:「我知道什麼法兒?待我且耍他一耍。」

說道:「我這法兒,其名喚做『喝錢神法』,乃是夢中神人傳授,靈驗非常。

憑你給我一千銀子,也不肯輕易傳人。」

那童兒聽罷,把手鬆了。

匡胤提了鮮魚,步到店來。

那童兒卻暗暗的隨後跟來。

匡胤走上了樓,鄭恩便問道:「二哥,這尾鮮魚恁的活跳,不知費了幾分銀子買的?」

匡胤道:「是贏來的。」

鄭恩道:「怪道二哥去了這一會,原來在那裡耍錢快活。」

匡胤便將博魚的原故說了一遍。

鄭恩大喜道:「二哥真是有興,才進百鈴關,就贏了整尾的魚來,必定有個好處。

叫酒保快拿去烹了來,與樂子下酒。」

鄭恩正叫酒保,只見那童兒走上樓來,見了匡胤,雙膝跪下,磕了一個頭,叫一聲:「父親,孩兒特地前來賠禮。」

匡胤看了,只是笑個不住,開言說道:「你這不識羞的頑皮,你方才既說不肯與人磕頭,不叫別人為父,怎麼這會兒又來認父磕頭,卻不慚愧麼?」

那童兒賠笑答道:「客官有所不知。

方才在當街若是磕頭叫你,豈不羞殺,日後怎好做人,再在街上做這博魚道路?如今在這酒樓上磕頭叫父,只有這位黑爺看見,再無別人,因有一個下情相告。

我只有一個母親,沒有父親。

本是大名人氏,因前年逢了饑荒,母子兩個難以過活,為此到這百鈴關來投奔親戚。

不料撲了個空,又無盤費回家,只得流落在此。

沒法度日,弄這法兒,用五六分銀子買這一尾鮮血,拿到街市上,每日叫人來博。

博了五分,我就夠本;若博了十分,就有利息了。

這不過是個哄人法兒,拿回家去,養贍母親。

誰知今日遇了客官,一博就成,連本帶利多沒了,叫我母親怎好度日?因此跟到此間,磕頭叫父,望父親把這尾魚捨了孩兒罷,還要求這『喝錢神法』傳與孩兒。

日後長大成一人,定當報答。」

匡胤未及回言,只見鄭恩在旁聽了這些言語,只把雌雄眼笑得沒縫,說道:「二哥,這個娃娃好乖嘴兒的,說了這樣可憐的話兒,把這尾鮮魚與了他罷。」

匡胤道:「童兒,你今年幾歲了?叫甚名字?」

那童兒道:「我叫祿哥,今年長成十歲了。」

鄭恩道:「樂子不信,這十歲的娃娃,這樣賊乖。

二哥,你何不收了他做個乾兒子,也是好的。」

匡胤聽言,也是歡喜,便道:「祿哥,我欲繼你為子,你可肯麼?」

祿哥道:「父親果肯垂恩,便是孩兒的大幸了,焉有不肯之理?」

說罷,重新對了匡胤,恭恭敬敬拜了四拜。

立起身來,又向鄭恩作了四揖。

鄭恩把嘴一噘道:「你看這驢球入的,賊乖的娃娃,見父親就是磕頭,望了樂子只是唱喏。」

祿哥復又作了一揖,說道:「三叔,恕侄兒無禮之罪。」

匡胤見了,心中大悅,叫道:「三弟,這是好漢之兒,不輕下禮,你莫要怪他。」

遂向身邊取了一錠銀子,說道:「祿兒,這魚留在這裡,要與你三叔配來下酒。

這一錠銀子,你拿回家去做本養母,你去罷。」

祿哥接了銀子,又說道:「父親,還有那『喝錢神法』,一定要傳與孩兒,好待孩兒回家見了母親,表揚大德。」

匡胤想道:「這就難了,我不過一時戲言,有甚神法?也罷,且將他哄過了,打發他去。」

說道:「祿兒,這神法不用傳授,你只把這八個錢來,我與你做法。」

祿哥將錢遞與匡胤。

匡胤故意謅說了幾句法語,將錢吹上了一口氣,說道:「你將此錢拿去,有人與你博魚,喝聲要字就字,要河就河,再不輸與別人。

若遇沒錢用度,可到王家店來尋我便了。

你去罷。」

祿哥拿了銀錢,遂即拜別下樓,千歡萬喜的回家去了。

那鄭恩哈哈笑道:「二哥,雖然你給他一錠銀子,卻已得了鮮魚,又認了兒子,真是喜事。

快叫酒保把這魚去煮來,樂子多敬你幾杯喜酒。」

那酒保登時把魚烹爆好了,送上樓來。

弟兄兩個開懷暢飲,直到黃昏時候,算還酒錢,回歸飯店,收拾安寢。

正是:

喜將沽酒飲,笑待玉人來。

不說匡胤二人回店。

且說祿哥回至家中,見了母親,滿面堆笑,把銀子放在桌上。

其母見了,便問道:「我兒,你今日好個綵頭,贏得這整錠銀子回來。」

祿哥道:「敢告母親得知,這銀子並不是博魚贏來的,乃是孩兒的乾爹所贈,叫兒做本營生,養贍母親的。」

其母聽了說道:「你這畜生,小廝家偏會說謊,那裡有甚乾爹贈你銀子?」

祿哥便把博魚始末告訴一遍。

其母就問:「這人如此仗義疏財,你可知道他的名姓麼?」

祿哥道:「他的名姓,孩兒倒不曾問得,只聽他口氣,好像東京人氏,他的相貌是一個紅臉大漢。」

其母聽了,低頭不語,暗自沉吟,不覺觸一動了萬千心事,數載相思。

看官知道甚麼緣故?原來祿哥的母親不是別人,卻是趙匡胤的得意玉人、知心婊一子韓素梅也。

自從在大名相處,匡胤分別之後,他就帨尨誓一操一,冰雪居心,寧受鴇兒打罵,抵死不肯從人。

後來老鴇死了,又遇饑荒,把他姐姐所生的兒子過繼為子,取名祿哥。

這孩子勝似親生,十分孝順。

那素梅有個姑一娘一,嫁在這百鈴關一個千戶為室,所以一娘一兒兩個,乘大名饑荒,投奔百鈴關來。

誰知姑夫、姑一娘一俱已棄世,因而母子無倚,進退兩難,只得生出這個法兒,叫祿哥到街上博魚度日。

今日聽了祿哥之言,怎的不觸一動前情。

沉吟暗想:「只有當年趙公子,是紅臉大漢,住在東京。

他在大名與我相遇,恩情最重。

後來軍滿回家,又聽得惹了大禍,逃出城外,我幾遍打聽他消息,不見著落。

今日祿哥所認的乾爹,莫非就是他?我何不明日邀他到來,便見是否。」

想定主意,叫一聲:「祿哥,你明日早起,把我幹爹請來,我有話說。」

祿哥道:「母親,孩兒不去。」

素梅道:「你因甚不去?」

祿哥道:「母親,你是個女人,那乾爹是個男子,現在家中沒有男人,非親非故,把他請來相見不便。

倘被外人談論,背地罵著孩兒,這便怎處?」

素梅大喝一聲:「唗!畜生,怎敢胡言?你這小孩子家省得甚麼道理?人生面不熟,就給你一錠銀子,知道他是好意還是歹意?請他到來,待我當面問他一個明白,用這銀子才好放。

倘然胡亂用了,他或者到來取討,你把甚麼還他?」

祿哥道:「哦!原來是這個緣故。

這卻不妨,待孩兒明日去請他便了。」

說罷,拿了錢鈔筐籃,往街上買了些東西回來,母子兩個,安備晚膳用了,收拾安寢。

一宵晚景不提。

到了次日清晨,祿哥起來,梳洗已畢,出了門,便往王家店來。

走往裡面,逐房瞧看,至一間大房一中,才見他二人正在房裡閒坐喫茶。

祿哥笑嘻嘻的走將進去,作了揖。

鄭恩叫道:「樂子的侄兒娃娃,我問你,大清早到來做甚麼?」

祿哥道:「沒有別事,奉母親之命,叫我到來請父親去有話面講。」

鄭恩哈哈笑道:「樂子的侄兒,這個光景,樂子猜著了。」

祿哥道:「三叔,你老人家猜著什麼?」

鄭恩道:「樂子請著你一娘一見你認了個干老子,他心裡也要認個干丈夫哩。」

祿哥道:「三叔,大清早起,不要取笑,請父親去,自有正事。」

匡胤道:「祿哥,我昨日認你為兒,不過一時情興,取個異路相照而已。

我與汝母從未會面,況你說過,自己父親不在家中,我若去時,便違了『男一女授受不親』,斷然難以相見。」

祿哥道:「這話孩兒也曾說過。

母親說,男一女不便相見,果是正理,如今只好權宜。

孩兒來請,非為別事,只因昨日父親給我的銀子,拿回家去,母親見了,有些疑心,孩兒從直告訴,總也不信。

故此來請父親到家,當面問個明白,然後好用。」

鄭恩聽言,不住口的讚道:「好好,好一個女子!雖然未曾會面,必要問個明白,樂子歡喜著他。

二哥,你便去走走何妨?」

匡胤道:「既如此,三弟可同我一行。」

鄭恩道:「當得,樂子一定奉陪。」

說罷,二人各穿了袍服,拿了紈扇,一齊出來,鎖上房門,分付店小二餵馬飲水。

祿哥當先引路,弟兄兩個隨後而行,轉彎抹角,不多時到了門前。

祿哥立住了腳,叫一聲:「父親、三叔,草舍柴門,裡面淺窄,待兒進去稟知了母親,然後來請相見。」

匡胤點頭稱善。

祿哥推門進去,見了素梅,說道:「父親請到了,現在門外。」

素梅道:「快請進來相見。」

祿哥把弟兄二人請到裡面。

匡胤舉目觀看,雖然三間草房,倒收拾得潔淨。

二人到了草堂,便立住了腳。

那素梅在裡面隔著簾兒,往外細看,不是別人,正是在大名府打走韓通、關心切意之人,不覺心頭酸楚,珠淚頻拋,顧不得鄭恩在旁,邁動金蓮,步出堂來,叫一聲:「趙公子,你這幾年在外,想殺奴也!今日甚風到此,得能重會?」

匡胤聽了,不知是那裡來的冤愆,吃了一驚,往後倒退幾步。

斜眼往內一睃,卻原來是心上之人,也顧不得鄭恩在旁,走上前,挽住了素梅之手。

兩下敘過了別後事情,悲喜交集,方才見過了禮。

那鄭恩在旁見了這等光景,不知就裡,呆呆的立了一回,就把匡胤一扯,叫道:「二哥,立遠些。

方纔你未來的時節,說話何等正經,道是什麼男一女授受不親,不好相見;及至到了這裡,看他有些齊整,你便不肯老成,拉拉扯扯,講起情話來了。

從今以後,你若再和樂子假撇清,樂子便不信你的心腸。

你就住在這裡,做個干丈夫,快活過了日子罷,樂子去了。」

說罷,怒氣沖沖,拔步便走。

有分教:竹籬茅舍,聊存數日之綢繆;皋比虎符,難免三番之羞辱。

正是:

未識緣由須有怒,一經剖析自無憂

畢竟鄭恩去否,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飛龍全傳》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詞曰:散慮逍遙,具膳餐飯,適口充腸怎慢《飛龍全傳》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