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短句》
1 .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2 . 頭腦是一個制約的現象,它是某些因的果。你無法直接摧毀那個果,你必須找出因。你無法只是籍著切斷一棵樹的樹枝和樹葉而摧毀一棵樹,你必須找到樹根,而樹根隱藏在地底下。
3 .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靜,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4 .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5 .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6 . 念起即覺,覺即不隨。
7 . 當你不在那裡,就只有純粹的空,在那個純粹當中就是涅盤、就是成道,這是存在最有價值、最寬敞的地方。它是每一個人都在找尋的空間,因為它是沒有限制的、無限的。它的純粹是絕對的,它不被任何東西所污染,甚至連你都不在那裡。有光,也有意識,但是沒有「我」。
8 . 這是佛陀最偉大的洞見之一,其它沒有一個宗教有達到那樣的高度,其它所有的宗教都停留在某些自我的觀念裡,不管它們是多麼地精煉、多麼地神聖、多麼地具有美德,某些自我的概念都還保留著。你或許稱之為自己,你或許稱之為靈魂,佛陀對它非常非常清楚——你最深的核心是由空無所組成的,沒有自我。
9 . 對於那個永恆的,你只能夠是女性化的,你不可以成為一個做者,你必須處於一種不活動和被動的狀態,你必須耐心地等待。成為平凡的,然後等待。
10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11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2 .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3 .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4 . 如筏喻者,法尚捨,何況非法。
15 . 學者用頭腦知道,他堅定不移地抓住他的知識,他依仗著他的知識而形成很強的自我,他是堅硬的,他無法融解,他不是敞開的,他是封閉的,他所有的窗戶和門都被他的知識和他所累積的經典所堵塞。
16 . 念起即斷,念起不隨,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17 . 真理並不是新的,真理就是你的本質,你必須變覺知,並不是你必須變得更博學多聞,事實上,你變得越博學多聞,你就越不覺知,你越認為你知道,你就越被無知所覆蓋。
18 .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9 .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20 . 唯有當你不判斷,你才能夠愛。
21 . 佈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
22 .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3 .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24 . 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25 . 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26 . 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
27 . 但是要記住,當真實的存在在那裡的時候,你是不存在的,這是唯一必須加以瞭解的準則,沒有其它的準則存在。
28 . 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29 .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30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31 . 2025成道已經存在,現在的狀態已經就是成道。它並不是一種達成,它只是一種認出,它並不是你必須努力 去將它帶出來,一切你所需要的就是不要作任何努力。放棄所有的努力,突然間,它就在那裡。你看不到它,因為你一直在努力想要去看到它。你那個想去看它的努力反而成為一個障礙。
32 .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33 . 佈施無相,度生無我。
34 . 傳說惠能就因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經文而開悟。
35 .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36 .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
37 .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38 . 2025我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9 . 成道是不安全 的敞開天空,它就是那個浩瀚,它是沒有地圖的海洋,那個旅程是從一個未知到另一個未知,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被知道。知識,那個知識的概念,是人類愚**的一部份。生命 是如此的一個奧秘,它是無法被知道的。
40 . 你的意識有多清醒,你就是以同樣的比例存在。如果你想要成為更多,那麼你就要變得更有意識。意識給予本質存在,而無意識將你的本質存在帶走。當你是喝醉酒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質存在,當你是熟睡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質存在。
41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來,想它幹什麼。
42 .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43 . 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44 .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45 . 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46 .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7 .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48 . 透過靜心、瑜伽、斷食、和節食,你怎麼能夠去安排成道?不,那件事遠超出這些——遠超出天上的星星之外。所有這些小事都非常世俗。是的,它們可以純化你、淨化你,但是它們無法給你成道。它們能夠給你一些喜悅的片刻,但是那個喜悅不可以被解釋成喜樂,因為「你」在那裡。
49 . 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50 .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Time: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