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的上大夫,史稱《中華上下五千年》晏子使楚的故事

中華上下五千年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 - 晏子使楚的故事

中華上下五千年

晏子使楚的故事

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的上大夫,史稱「晏平仲」,是繼管仲之後齊國又一位名相。

晏嬰在齊國輔政長達50餘年,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卿相,以善於辭令,思維敏捷聞名於諸侯,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一一一交一一一家。

晏嬰接任上卿一職的時候,已經是齊靈公末年。

此時,齊國國勢日漸衰微,早已不是當年的中原霸主模樣。

齊靈公昏庸無能,窮兵黷武,他想要立一一寵一一姬所生的公子牙為太子,就派原來的太子公子光出守即墨,並改立公子牙為太子,為了除掉公子光,還發兵攻打魯國,以致國弱兵疲,人民困苦。

晏嬰內輔國政,屢進忠言,可惜齊靈公充耳不聞。

公元前555年,晉國率領諸侯聯軍與齊靈公在平一陰一大戰,結果齊靈公兵敗逃亡,第二年就生了重病。

大夫崔杼、慶封等從即墨迎回公子光,並殺了公子牙母子。

齊靈公得到消息,吐血而亡,太子光即位,是為莊公。

齊莊公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不聽晏嬰的勸告,執意對外用兵。

後來齊莊公和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知道後設計殺死了。

接著,崔杼和慶封擁立齊莊公的異母兄弟杵臼為國君,就是齊景公。

晏子繼續輔助齊景公,竭心盡力地拯救齊國的內憂外患。

多次出使,都靠著善辯的口才和敏捷的反應不辱使命,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有一次,齊景公派晏子出使楚國。

楚王知道後,就想借羞辱晏子,滅滅齊國的威風,於是事先做了一番準備。

他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命人連夜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高的小門,並告訴士兵等齊國使臣來到時,不要開大門,讓他從小門進。

第二天清晨,晏嬰來到楚國都城的城門下,看見城門緊閉,便停下車派人去叫門。

守城士兵說:「聽說齊使身材矮小,城邊的小門就可以入城了,因此沒開大門。」

晏嬰當下就明白了楚王的用意,微微一笑,大聲對守城士兵說:「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門進去。

請你代為稟報,問楚王這裡是什麼地方?如果是出使的是狗國,我自然會從這個小門進去;如果不是狗國,就不該從這個狗門進去吧!」

守衛將話傳給楚王,楚王無奈,只好改道讓晏子從大門進城。

晏子入朝,楚王故意派身材高大的武士羅列在兩旁迎候,以嘲諷晏子身材短小。

晏子就對接待他的禮官說:「我此次出使楚國,是為了齊楚兩國的友好一一一交一一一往,並不是來宣戰的,沒有必要用這些武士迎接吧!」禮官見勢不妙,趕緊尷尬地命武士們退下。

晏子進入楚國國都,來到下榻的館舍。

楚國眾大臣設酒宴為他接風,席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楚郊尹鬥成然首先發難,說:「聽說當初姜太公封到齊國時,比秦、楚都要強,生產的貨物都賣到了魯國和衛國,但是齊桓公過世後,多次被宋、晉侵犯,早上和晉國結盟,晚上又和楚國結盟,齊國的君臣四處奔走,尋找靠山。

景公的志向,晏嬰的才能,也沒有比桓公、管仲差呀,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呢?」

晏子從容不迫地說道:「周王室不振,諸侯連年征戰,春秋五霸迭興。

興衰成敗,是每個國家發展的規律:晉國稱霸前,晉文公在外一流亡十九年;秦穆公時威振於西戎,其死後秦國再也難現往日的輝煌;就說楚國吧,不也是自楚莊王后,多次被晉國和吳國侵擾,苦不堪言嗎?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們景公認識到這一點,於是與諸侯搞好關係,怎麼能說是尋找靠山依附別人呢?你是楚國的名臣,難道不懂得隨機應變嗎?怎會提出這麼愚蠢的問題?」

鬥成然無言以對,羞愧地退到一邊。

接著,大臣一陽一丐很不服氣,上前一步,質問道:「聽說你是個頭腦機敏,勇敢忠義之人,可是崔杼、慶封二人禍亂齊國,為了討伐這兩個人那麼多的忠臣義士死而後已,而你既是齊國的世家大族,不去討賊,也沒有棄官明志,更沒有拚死保護君主,還眷戀高位,留在朝廷,不覺得羞愧嗎?」

晏子說:「志向遠大的人,不受小節的拘束;賢臣為社稷而死,為昏君而死者都是沽名釣譽之徒,並不見得就是忠臣。

今先君並非為國家社稷而死,我雖不才,怎能隨便輕生?況且國家有變,我不離去,是為了迎立新君,重振社稷,並非貪圖高位。

如果這時大臣們不是死了,就是離開了,國家大事又有誰來做呢?況且哪個國家沒發生過內亂,難道楚國就沒有這種事嗎?怎就單單責怪我們?」

一陽一丐討了個沒趣,也退了下去。

楚右尹鄭丹上前緊追不捨地問:「這只是你冠冕堂皇的說辭,齊國多次發生內亂,你只是隔岸觀火,明哲保身,而沒有實際的本領,單靠逞口舌之利來欺世盜名,不覺得羞恥嗎?」

晏子回答:「那些叛亂我都沒有參與,而且我有力保君王,這只是能屈能伸,未見得就事不關己,單純的旁觀!如卿所言,我承認自己資材平凡,愧居高位,但無意在這裡逞口舌之快,只是問有所答罷了。

眾位競相提問,如果我拒不回答,豈不是太無禮了?」

鄭丹也無話可答。

楚太宰啟疆又發問:「你貴為相國,代表齊國的威儀,難道不該穿體面一點的衣服,駕乘豪華一點的車馬嗎?可是你衣著破舊,馬車簡陋,聽說你身上這件狐裘,已經穿了三十年了,這是不是太吝嗇了呢?」

晏子笑答:「你的見識何以如此短淺,自從我居相位以來,父母妻族都衣食無憂,而且,還能救助七十多戶人家的生活。

我自己雖然生活簡樸,但卻可以扶危救困,幫助眾人,這樣君王的德政不是更能得到彰顯嗎?」

啟疆歎服。

楚王車右囊瓦不滿地說道:「君王將相,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這樣才能立功當代、留名後人。

可是如今相國您,身身不滿五尺,手無縛雞之力,不覺得自慚形穢嗎?」

晏子坦然自若地答道:「秤砣雖小,卻可壓千斤:舟槳空長,還是得依附水而起作用,紂王堪稱勇武絕倫,卻免不了亡國喪命。

你自恃高大,不也只能給楚王駕車御馬?我雖身材短小,卻可以獨當一面,為國家社稷效勞。」

囊瓦臉紅不言。

楚大夫伍舉見這多人都說不過晏子,趕緊解圍,說:「晏平仲是難得一見的奇才,楚王還在等著召見,各位就不要跟他較勁了。」

楚眾大臣沒有佔到絲毫上風,怏怏不樂地回去了。

晏嬰去拜見楚靈王。

楚靈王瞥了他—眼,見他果然矮小,傲慢地大聲說:「堂堂的齊國是不是已經沒有人了?」

晏子知道楚王有心刁難,只順勢答道:「我們國家人丁興旺,都城臨淄居民眾多,大家都展開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大家都抹一把汗,就像下起了大雨,街上往來的人群,熱鬧擁擠,走路時接踵摩肩,怎麼會沒有人了呢?」

楚靈王便笑著問:「既然如此,為什麼派你這樣的人來出使呢?」

晏子坦然自若地答道:「您有所不知,我們齊國對派出的使節非常講究,賢德而有才能的人,就出使好的國家;愚蠢無能的人,就派去出使不成器的國家。

在眾多使臣中,我最不起眼,也沒什麼才能,於是就被派來出使楚國了。」

楚王本想辱人,現在卻自取其辱,半天說不上話來,又不好責難,只好對他以禮相待。

晏子憑著機智,沒使齊國受辱。

楚靈王碰了一鼻子灰,很不甘心。

第二年冬天,晏嬰再次出使楚國。

楚靈王聽說這次出使的還是晏嬰,便想趁這次出一出上次被晏子搶白的氣。

晏子來到楚國,楚靈王命人擺上酒宴,親自招待。

宴席間,賓主相談甚歡的時候,忽然看見兩名公差綁著一個人從殿下經過。

楚王故意生氣地說:「這是怎麼回事,沒看我在招待貴賓嗎?」

兩名公差答道:「他犯了偷盜罪,正等候發落。」

楚王又好像很隨意地問道:「他是從哪裡來的?」

士兵答道:「他是齊國人。」

楚王看著晏子,故作不解地問道:「難道齊國人就喜歡當盜賊嗎?」

晏子離開坐席站起來,一本正經地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土地上,結出的果實就是橘子,但移栽到淮河以北的土地上,就只能結出又苦又澀的枳,它們看上去相同,味道卻千差萬別。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水土不同。

齊國人在齊國時,可以安居樂業,到了楚國就做起了盜賊,難道楚國的水土容易讓人去偷盜?」

楚靈王頓時無言以對,沉默了好一會兒,苦笑了起來,說:「是不能和聖人開玩笑的,寡人這是自取其辱了……」接下來,楚王便恭恭敬敬地接待晏子了。

晏子不愧為一個傑出的外一一一交一一一家,面對大國的責難和羞辱,他堅持原則,靈活應對,不僅為自己在諸侯國中贏得了崇高的聲譽,還一次又一次地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 有巢氏構木為巢的故事 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事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 堯舜禪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商湯滅夏的故事 武王伐紂的故事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管鮑之交的故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華上下五千年》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的上大夫,史稱《中華上下五千年》晏子使楚的故事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