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那老者一席話,才曉得這裡酒味不好的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小說第七十回 惠雪舫遊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小說第七十回 惠雪舫遊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小說第七十回 惠雪舫遊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

我聽那老者一席話,才曉得這裡酒味不好的緣故,並不是代我買酒的人落了錢。

於是再舀一碗讓他喝,又開了一罐罐頭牛肉請他。

大家盤坐在炕上對吃。

我又給錢與店家,叫他隨便弄點面飯來。

方才彼此通過姓名。

那老者姓徐,號宗生,是本處李家莊人。

這回從京裡出來,因為此地離李家莊還有五十里,恐怕趕不及,就在這裡下了店。

我順便問問京裡市面情形。

宗生道: 「我這回進京,滿意要見焦侍郎,代小兒求一封信,謀一個館地。

不料進京之後,他碰了一樁很不自在的事,我就不便和他談到謀事一層,只住了兩天就走了。

市面情形,倒未留心。」

我道:「焦侍郎可就是刑部的焦理儒?」

宗生道:「正是他。」

我道:「我在上海看了報,他這侍郎是才升轉的,有甚麼不自在的事呢?」

宗生道:「他們大老官,一帆風順的陞官發財,還有甚麼不自在,不過為點小小家事罷了。

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

他自己是一個絕頂聰明人,筆底下又好,卻是學也不曾入得一名。

如今雖然堂堂八座,卻是異途出身。

四五個兒子,都不肯好好的唸書,都是些不成材的東西。

只有一位小一姐,愛同拱璧,立志要招一位玉堂金馬的貴婿。

誰知立了這麼一個志願,便把那小一姐耽誤了,直到了去年,已過二十五歲了,還沒有人家。

耽誤了點年紀,還沒有甚麼要緊,還把他的脾氣慣得異乎尋常的出奇,又吃上了鴉片煙癮,鬧的一發沒有人敢問名的了。

去年六月間,有一位太史公斷了弦。

這位太史姓周,號輔成,年紀還不滿三十歲。

二十歲上便點了翰林,放過一任貴州主考,宦囊裡面多了三千金,便接了家眷到京裡來,省吃儉用的過日子,望開坊。

誰知去年春上,染了個春瘟病,捱到六月間死了。

你想這般一位年輕的太史公,一旦斷了弦,自然有多少人家央人去做媒的了。

這太史公倒也伉儷情深,一概謝絕。

這信息被焦侍郎知道了,便想著這風一流太史做個快婿。

雖然是個續絃,且喜年紀還差不多。

想定了主意,便打算央媒說合。

既而一想,自己是女家,不便先去央求。

又打聽得這位太史公,凡是去做媒的,一概謝絕,更怕把事情弄僵了,所以直等到今年春天,才請出一個人來商量。

這個人便是刑部主事,和周太史是兩榜同年;卻是個旗人,名叫惠覃,號叫雪舫;為人極其能言舌辯。

焦侍郎請他來,把這件事直告訴了他,又說明不願自己先求他的意思。

雪舫便一力擔承在身上,說道:「大人放心,司官總有法子說得他服服帖帖的來求親。

大人這裡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後許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這邊的門面。」

焦侍郎大喜,便說道:「那麼這件事,就盡托在老兄身上了。」

「雪舫得了這個差使,便不時去訪周輔成談天。

周輔成老婆雖死了,卻還留下一個六歲大的男孩子,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人。

雪舫到了,總是逗他頑笑,考他認字。

偶然談起說道:「怪可憐的一個小孩子,小小年紀沒了娘了。

你父親怎麼就不再娶一個?」

輔成聽了笑道:「傷心還沒有得過,那裡便談到這一層;況且我是立志鰥居以終的了。」

雪舫道:「你莫嘴強,這是辦不到的。

縱使你伉儷情深,一時未忍,久後這中饋乏人,總不是事。

況且小孩子說大不大,總得要有人照應的。

你此刻還趕傷心追悼的那邊去,未必肯信我這個話,久後你便要知道的。」

輔成未及回答,雪舫又道:「說來也難,娶了一個好的來也罷了;倘使娶了個不賢的,那非但自己終身之累,就是小孩子對付晚娘,也不容易。」

輔成道:「可不是嗎。

我這立定鰥居以終之志,也是看到這一著。」

雪舫道:「這也足見你的深謀遠慮。

其實現在好好的女子很少,每每聽見人家說起某家的晚娘待兒子怎樣,某家的晚娘待兒子怎樣,聽著也有點害怕。

輔成兄,你既然立定主意不娶,何不把令郎送回家鄉去?自己住到會館裡,省得賃宅子,要省得多呢。」

輔成道:「我何嘗不想。

只為家母生平最愛的是內人,去年得了我這裡的信息,已經不知傷心的怎樣了。

此刻再把小孩子送回去,老人家見子思母,豈非又撩一撥起他的傷心來!何況小兒說大雖不大,也將近可以讀書了。

我們衙門清閒無事,也想借課子消遣,因此未果。」

雪舫道:「既如此,你也大可以搬到會館裡面去,到底省點澆裹。」

輔成道「我何嘗不想。

只因這小孩子還小,一切料理,打辮洗澡,還得用個老媽子伺候。」

雪舫道: 「就是這個難,並且用老媽子,也不容易用著好的。」

輔成道「這倒不然,我現在用的老媽子,就是小孩子的奶娘,還是從家鄉帶來的。」

雪舫道:「這麼說,你夫人雖是沒了,這過日子澆裹,還是一文不能省的。」

輔成道:「這個自然。」

雪舫道:「這麼說,你還是早點續絃的好。」

輔成發急道:「這話怎講?」

雪舫笑了一笑,卻不答話,輔成心下狐疑,便追著問是甚麼道理。

雪舫道:「我要待不說,又對你不起;要待說了出來,一則怕你不信,二則怕你發急。」

輔成道:「說的不近情理,不信或者有之,又何至於發急呢。」

雪舫又笑了一笑,依然沒有話說。

輔成道:「你這個樣子,倒是令我發急了。

我和你彼此同年相好,甚麼話不好說,要這等藏頭露尾作甚麼呢?」

雪舫正色*道:「我本待不說,然而若是終於不說呢,實在對朋友不起,所以我只得直說了。

但是說了,你切莫發急。」

輔成道:「你說了半天,還是未說,你這是算甚麼呢!」

「雪舫道:「此刻我直說了罷。

若是在別的人呢,這是稀不相干的事。

無奈我們是做官的人——」說著,又頓住了。

輔成恨道:「你簡直爽一快點一句兩句說了罷,我又不和你作甚麼文字,只管在題前作虛冒,發多少議論作甚麼!」雪舫道:「你是身居清貴之職的,這個上頭更要緊。」

輔成更急了道:「你還要故作盤旋之筆呢,快說罷!」雪舫道:「老實說了罷,你近來外頭的聲名,不大好聽呢!」輔成生平是最愛惜聲名的,平日為人謹飭的了不得。

忽然聽了這句話,猶如天上吊下了一個大霹靂來,直跳起來問道:「這是哪裡來的話?」

雪舫道:「我說呢,叫你不要著急。」

輔成道:「到底是哪裡來的話?我不懂啊。

到底說的是那一行呢?」

雪舫拍手道:「你知道我近來到你這裡來坐,格外來得勤,是甚麼意思?我是要來私訪你的。

誰知私訪了這幾天,總訪不出個頭緒來,只得直說了。

外頭人都說你自從夫人沒了之後,便和用的一個老媽子搭上了,纏一綿的了不得,所以凡是來和你做媒的,你都一概回絕。」

輔成道:「這些謠言從哪裡來的?」

雪舫道:「外頭那個不知,還要問哪裡來的呢。

不信,你去打聽你們貴同鄉,大約同鄉官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了。」

輔成直跳起來道:「這還了得!我明日便依你的話,搬到會館去住,樂得省點澆裹。」

雪舫道:「這一著也未嘗不是;然而你既賃了宅子,自己又住到會館裡,怎麼見得省?」

輔成道:「哪裡的話!我既住到會館,便先打發了老媽子,帶著小孩子住進去了。」

雪舫道:「早就該這樣辦法的了。」

「輔成便忙著要揀日子就搬。

雪舫道:「你且莫忙,這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我也在這裡代你打算呢。

小孩子說小雖然不小,然而早起晚睡,還得要人招呼,還有許多說不出的零碎事情,斷不是我們辦得到的;譬如他頑皮攪濕了衣服,或者掛破了衣服等類,都是馬上要找替換,要縫補的,試問你我可以辦得到麼?這都是平常無事的話。

萬一要有甚麼傷風外感,那不更費手腳麼?我正在這裡和你再三盤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看不出這麼一件小小事情,倒是很費商量的。」

一席話說得輔成呆了。

歇了半晌道:「不然,索性*把小孩子送回家鄉去也好。」

雪舫道:「你方才不是說怕傷太夫人的心麼?」

輔成一搓一手頓足了半晌,沒個理會。

雪舫又道: 「不如我和你想個法子罷,是輕而易舉,絕不費事的,不知你可肯做?」

輔成道:「你且說出來,可以做的便做。」

雪舫道:「你若肯依了我做去,包管你就可以保全聲名。」

輔成道:「你又來作文字了,又要在題前盤旋了,快直說了罷。」

「雪舫道:「你今日起,便到處托人做媒,只說中饋乏人,要續絃了。

這麼一來,外頭的謠言自然就消滅了。」

輔成道:「這個不過暫時之計,不可久長的。

況且央人做媒,做來做去,總不成功,也不是個事;萬一碰了合式的,他樣樣肯將就,任我怎樣挑剔,他都答應,那卻如何是好呢?」

雪舫正色*道:「那不就認真續了弦就完了。

我勸你不要那麼呆,天下哪裡有從一而終的男子。

你此刻還是熱一烘一烘的,自然這樣說。

久而久之,中饋乏人,你便知道鰥居的難處了。

與其後來懊悔,還是趕早做了的好。

依我勸你,趁此刻自己年紀不十分大,兒子也還小,還容易配;倘使耽擱幾年,自己年紀也大了,小孩子也長成了,那時後悔,想到續絃,只怕人家有好好的女兒未必肯嫁給于思于思的老翁了。

況且說起來,前妻的兒子已經若干大了,人家更多一層嫌棄。

還有一層,比方你始終不續絃的話,將來開坊了,外放了,老大人、太夫人總是要迎養的,同寅中官眷往來,你沒有個夫人,如何得便?難道還要太夫人代你應酬麼?你細想想,我的話是不是?」

輔成聽了低下頭去,半晌沒有話說。

雪舫又道:「說雖如此說,這件事卻是不能鹵莽的,最要緊是打聽人品;倘使弄了一個不賢的來,那可不是鬧頑的!」輔成歎了一口氣,卻不言語。

雪舫又道:「此刻你且莫愁這些,先撒開了話,要求人做媒,趕緊要續絃,先把謠言息一息再講。」

輔成也沒有話說。

雪舫又談些別樣說話,然後辭去。

「過了一日,雪舫未曾出門,輔成先去拜訪了,說是躊躇了一天一一夜,沒有別的法子,只好依你之計,暫時息一息謠言再說的了。

雪舫道:「既如此,便從我先做起媒來。

陸中堂有一位小一姐,是才貌兼備的,等我先去碰一碰看。」

輔成道:「你少胡鬧!他家女兒怎肯給我們寒士,何況又是個填房。」

雪舫道:「求不求在你,肯不肯由他,問一問不見得就玷辱了他,那又何妨呢。」

輔成也就沒言語了。

再過一天,雪舫便來回話說:「陸中堂那邊白碰了。

今日我又到張都老爺那邊去說,因為聽說張都老爺有個妹一子,生得十分福氣,今日沒有回話,過幾天聽信罷。」

「此時輔成因為謠言可怕,也略略活動了一點了,這兩天也在別個朋友跟前提起續絃的話。

一時同衙門的、同鄉的,都知道周太史要續絃了,那做媒的便絡繹不絕,這個誇說張家小一姐才能,那個誇說李家小一姐標緻,說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潑潑起來。

雪舫又時時走來打動,商量要怎麼的好,怎麼的不好,又說第一年紀大的好。

輔成問他是甚麼緣故。

雪舫道:「若是元配,自然年紀不怕小的。

此刻你的是續絃,進了你門,就要做娘的,翁姑又不在跟前,倘使年紀過輕,怎麼能當得起這個家。

若是年紀大點的,在娘家縱使未曾經練過,也看見得多了,招呼小孩子,料理家務,自然都會的了。

你想不是年紀大的好麼?」

說的輔成合了意。

他卻另外挽出一個人來,和輔成做焦侍郎小一姐的媒。

輔成便向雪舫打聽。

雪舫道:「這一門我早就想著了,一則怕這位小一姐不肯許人家做填房,二則我和焦老頭子有堂屬之分,彀不上去說這些事,所以未曾提及。

這門親倘是成了,倒是好的。

聽說那一位小一姐,雅的是琴棋書畫,俗的是寫算操作,沒有一件不來的。

況且年紀好像在二十以外一點了,於料理小孩子一層,自然是好的了。」

輔成聽了,也巴望這門親定了,好得個內助。

偏偏焦侍郎那邊,又沒有著實回話,倒鬧得輔成心焦起來,又托雪舫去說。

求之再四,方才應允。

一連跑了四五天,把這頭親事說定。

一面擇日行聘。

過了幾時,又張羅行親迎大禮,央了欽天監選擇了黃道吉日,打發了鼓吹彩輿去迎娶,擇定了午正三刻拜堂合巹。

「這一天,周太史家裡賀客盈門,十分熱鬧;格外提早點吃了中飯,預備彩輿到了,好應吉時拜堂。

一班同年、同館的太史公,都預備了催妝詩、合巹詞。

誰知看看到了吉時,不見彩輿到門,眾親友都呆呆的等著看新人。

等彀多時,已是午過未來,還是寂無消息。

辦事的人便打發人到坤宅去打聽,回報說新人正在那裡梳妝呢。

眾人只得仍舊呆等。

等到了未末申初,兩頂大媒老爺的轎子到了,說來了來了,快了快了,馬上就登輿了。

周太史一面款待大媒。

鬧了一會,已交酉刻,天已晚下來了,只得張羅開席宴客。

吃到半席時,忽然間鼓樂喧天的,新娘娶回來了,便連忙撤了席,拜堂、送房、合巹,又忙了一陣,直到戌正,才重新入席。

那新人的陪嫁,除了四名丫頭之外,還有兩房僕婦、兩名家人,都是很漂亮的。

眾人盡歡散席時,已是亥正了。

大家寬坐了一會,便要到新房裡看新人。

周太史只得陪著到新房裡去。

眾人舉目看時,都不覺稜了一稜:原來那位新人,早已把鳳冠除下,卻仍舊穿的蟒袍霞帔,在新床上擺了一副廣東紫檀木的鴉片煙盤,盤中煙具,十分精良,新人正躺在新床吃舊公煙呢。

看見眾人進來,才慢慢的坐起,手裡還拿著煙一槍一;兩個伴房老媽子,連忙過去接了煙一槍一,打橫放在煙盤上,一個接手代他戴上鳳冠。

陪嫁家人過來,把煙盤收起來,回身要走,忽聽得嬌滴滴的聲音叫了一聲「來」,這個聲音正是新人口中吐出來的。

那陪嫁家人,便回轉身一子,手捧煙盤,端端正正的站著。

只聽得那新人又說道:「再預備十二個泡兒就夠了。」

那陪嫁家人,連答應了三四個「是」字,方才退了出去。

眾人取笑了一回,見新人老氣橫秋的那個樣子,便紛紛散去。

新人見客散了,仍舊叫拿了煙具來,一口一口的吹;吹足了十二口時,天色*已亮,方才卸妝睡覺。

周輔成這一氣,幾乎要死!然米已成飯,無可如何了。

只打算日後設法禁制他罷了。

那位新人一睡,直到三下鍾方才起來。

梳洗已畢,便有他的陪嫁家人,帶了一個面生人,手裡拿了一包東西,到上房裡去,輔成此時一肚子沒好氣,也沒做理會。

第二天晚上,便自己睡到書房裡去了。

「到了第三天,是照例回門,新婿新人,先後同去;行禮已完,新婿也照例先回。

及至輔成回到家時,家人送上兩張帳單。

輔成接過來一看,一張是珠寶市美珍珠寶店的,上面開著珍珠頭面一副、穿珠手鐲一副、西洋鑽石戒指五個,共價洋四千五百兩;又一張是寶興金店的,上面開著金手鐲一副、押髮簪子等件,零零碎碎,共價是三百十五兩。

輔成看了便道:「我家裡幾時有買過這些東西?」

家人回道:「這是新太太昨天叫店裡送來的。」

輔成嚇了一跳,呆了半晌,沒有話說,慢騰騰的踱到書房,換過便衣,唉聲歎氣的坐立不安。

直等到晚上十二點多鐘,新人方才回來。

輔成一肚子沒好氣,走到上房。

只見那位新夫人,已經躺下吃煙了,看見丈夫進來,便慢騰騰的坐起。

輔成不免也欠欠身坐下。

半晌開口問道:「夫人昨天買了些首飾?」

新人道:「正是。

我看見今天回門,倘使還戴了陪嫁的東西,不像樣子,所以叫他們拿了來,些微揀了兩件,其實還不甚合意。」

輔成道:「既然不甚合意,何不退還了他呢?」

說時,臉上很現出一種不喜歡的顏色*。

新人聽了這話,看了新婿的顏色*,不覺也勃然變色*起來。」

正是:房帷未遂齊眉樂,《易》象先呈反目爻。

未知一對新人,鬧到怎麼樣子,且待下回再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譴責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我聽那老者一席話,才曉得這裡酒味不好的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小說第七十回 惠雪舫遊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