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農指著西北角上道:「那邊便是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小說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小說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小說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

述農指著西北角上道:「那邊便是洋一槍一樓,到底不知有了甚麼賊。

這忠字營在徽州會館前面,信字營在日暉港,都調了來了。」

我道:「我們何妨跟著去看看呢。」

述農道:「倘使認真有了強盜,不免要放一槍一,我們何苦冒險呢。」

說話間,兩隊兵都走過了,跟著兩個藍頂行裝的武官押著陣。

那總辦也跟在後頭,一個家人扛著一枝洋一槍一伺候著過去。

我到底耐不住,往北走了幾步,再往西一望,只見那些兵一字兒面北排班站著,一個個擎一槍一在手,肅靜無嘩。

到底不知強盜在那裡,只得回到述農處。

述農已經叫當差的打聽去了。

一會兒回來說道:「此刻東柵門只放人進來,不放人出去。

進來的兵只有兩哨,其餘的也有分派在碼頭上,也有分派在西炮台;滬軍營也調來了,都在局外面一團一團一圍住。

聽見有幾十個強盜,藏在洋一槍一樓裡面呢。

此刻又不敢開門,恐怕這裡一開門,那裡一擁而出,未免要傷人呢。」

述農道: 「奇了!洋一槍一樓是一放了工便鎖門的,難道把強盜鎖到裡頭去了?」

正說話間,外面來了一群人,當頭一個身穿一件蜜色*寧綢單缺襟袍,罩了一件嶄新的一團一花天青寧綢對襟馬褂,腳穿的是一雙粉底內城式京靴,頭上卻是光光的沒有戴帽。

後面跟著兩個家人,打著兩個燈籠。

家人後面,跟了四名穿號衣的護勇,手裡都拿著回光燈,在天井裡亂照。

述農便起身招呼。

當頭那人只點了點頭,對我看了一眼,便問這是誰。

述農道:「這是晚生的兄弟。」

那人道:「兄弟還不要緊,局子裡不要胡亂留人住!」述農道:「是。」

又道:「本來吃過晚飯要去的,因為此刻東柵門不放出去,不便走。」

那人也不回話,轉身出去,跟來的人一窩蜂似的都去了。

述農道:「這是會辦。

大約因為有了強盜,出來查夜的。」

我道:「這個會辦生得一張小白臉兒,又是那麼打扮,倒很像個京油子,可惜說起話來是湖南口音。」

說話間,忽聽得遠遠的一聲一槍一響。

我道:「是了,只怕是打強盜了。」

過了一會,忽聽得有人說話,述農喊著問是誰。

當差的進來說道:「聽說提調在大廳上打倒了一個強盜。」

述農忙叫快去打聽,那當差的答應著去了。

一會回來,笑了個彎腰捧腹。

我和述農忙問甚麼事情。

當差道:「今天晚上出了這件事,總辦親自出來督兵,會辦和提調便出來查夜。

提調查到大廳上面,看見角子上一一團一黑影,窸窣有聲,便喝問是誰;喝了兩聲,不見答應。

提調手裡本來拿了一枝六響手|一槍一,見喝他不答應,以為是個賊,便放了一一槍一。

誰知這一一槍一放去,汪的一聲叫了起來,不是賊,是兩隻狗,打了一隻,跑了一隻。

那只跑的直撲門口來,在提調身邊擦過;提調吃了一驚,把手|一槍一掉在地下,拾起來看時,已經跌壞了機簧,此刻在那裡跺腳罵人呢。」

說得我和述農一齊笑了。

我道:「今天我進來時,看見這局裡許多狗,不知都是誰養的?」

述農道:「誰去養他!大約是衙門、大局子,都有一群野狗,聽其自己孳生,左右大廚房裡現成的剩菜剩飯,總夠供他吃的。

這裡的狗,聽說曾經捉了送到浦東去,誰知他遇了渡江的船,仍舊渡了過來。」

我道:「狗這東西,本來懂點人事的,自然會渡回來。」

述農道:「說這件事,我又想起一件事了:浙江撫台衙門也是許多狗,那位撫台討厭他,便叫人捉了,都送到錢塘江當中一塊漲灘上去。

這塊漲灘上面,有幾十家人家,那灘地都已經開墾的了。

那灘上的居民,除了完糧以外,絕不進城,大有與世隔絕的光景。

那一群狗送到之後,一天天孳生起來,不到兩年,變了好幾百,內中還有變了瘋狗的,踐踏得那田禾不成樣子。

鄉下人要趕他,又沒處可趕,迫得到錢塘縣去報荒。

錢塘縣派差去查過,果然那些狗東奔西竄,踐踏田禾。

差人回來稟知,錢塘縣回了撫台,派了兩棚兵,帶了洋一槍一出去剿狗。

你說不是笑話麼。」

我聽了,又說笑了一會。

惦記著外面的事,和述農出來望望,見那些兵仍舊排列著,那兩個押隊官和總辦,卻在熟鐵廠帳房裡坐著。

此時已有三更時分,望了一會,殊無動靜,仍回到房裡去。

方才坐下,外面查夜的又來了。

當頭那人,生得臃腫肥胖,唇上長了幾根八字鼠鬚,臉上架了一副茶碗口大的水晶眼鏡,身上穿的是半截湖色*熟羅長衫,也沒罩馬褂,挺著一個大肚子,腳上卻也穿了一雙靴子,一樣的帶了家人護勇,只站在門口望了一望。

述農起身招呼。

那人道:「還沒睡麼?」

述農道:「沒有呢。

外面亂得很,也睡不安穩。」

那人自去了。

述農道:「這個便是提調。」

我道:「這局子只有一個總辦,一個會辦麼?」

述農道:「還有一個襄辦,這兩天到蘇州去了。」

兩個談至更深,方才安歇。

外面那洋號一回一回的,吹得嗚嗚響,人來人往的腳步聲音,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個不住,如何睡得著。

方才朦朧睡去,忽聽得外面嗚嗚的洋號聲,鼕鼕的銅鼓聲大振起來。

連忙起身一望,天色*已經微明,看看桌上的鐘,才交到五點半的時候。

述農也起來了,忙到外面去看,只見忠字營、信字營、滬軍營、炮隊營的兵,紛紛齊集到洋一槍一樓外面。

我見路旁邊一棵柳樹,柳樹底下放著一件很大的鐵傢伙,也不知是甚麼東西,我便跨了上去,借他墊了腳,扶住了柳樹,向洋一槍一樓那邊望去。

恰好看見兩個人在門口,一個拿了鑰匙開鎖,這邊站的三四排兵,都拿洋一槍一對著洋一槍一樓門口。

那開鎖的人開了,便一人推一扇門,只推開了一點,便飛跑的走開了,卻又不見有甚動靜。

忽見一個戴水晶頂子的官,嘴裡喊了一句甚麼話,那穿炮隊營號衣的兵,便一步步向洋一槍一樓走去,把那大門推的開足了,魚貫而入。

這裡忠、信兩營,與及滬軍營的兵,也跟著進去。

不一會,只見樓上樓下的窗門,一齊開了。

眾兵在裡面來來往往,一會兒又都出來了,便是嘻嘻哈哈的一陣說笑。

進去的是兵,出來的依舊是兵,何嘗有半個強盜影子。

便下來和述農回房。

述農道:「驚天動地的鬧了一一夜,這才是笑話呢。」

我道:「倒底怎樣鬧出這句話來呢?」

說話時,當差送上水,盥洗過,又送上點心來。

當差說道:「真是笑話!原來昨天晚上,熟鐵廠裡的一個師爺,提了手燈到外面牆腳下出恭,那手燈的火光,正射在洋一槍一樓向東面的玻璃窗上。

恰好那打更的護勇從東面走來,遠遠的看見玻璃窗裡面的燈影子,便飛跑的到總辦公館去報,說洋一槍一樓裡面有了人。

那家人傳了護勇的話進去,卻把一個「人」字,說成了一個「賊」字。

那總辦慌了,卻又把一個「賊」字,聽成了「強盜」兩個字。

便即刻傳了本局的炮隊營來,又揮了條子,請了忠、信兩營來;去請滬軍營請不動,還專差人到道台那裡,請了令箭調來呢。

此刻聽說總辦在那裡發氣呢。」

我和述農不覺一笑。

吃過點心,不久就聽見放汽筒開工了。

開過工之後,述農便帶著我到各廠去看看,十點鐘時候,方才回房。

走過一處,聽得裡面人聲嘈雜,抬頭一看,門外掛著 「議價處」三個字的牌子。

我問這是甚麼地方。

述農道:「這不明明標著議價處麼,是買東西的地方。

你可要做生意?進去看看,或者可以做一票。」

我道:「生意不必一定要做,倒要進去見識見識怎麼個議法。」

述農便領了我進去。

只見當中一間是空著的,旁邊一間,擺著一張西式大桌子,圍著許多人,也有站的,也有坐的。

上面打橫坐了三個人,述農介紹了與我相見,通過姓名,方知兩個是議價委員,一個是謄帳司事。

那委員問我可是要做生意。

我道:「進來見識見識罷了,有合式的也可以做點。」

委員一面問我寶號,一面遞一張紙給我看。

我一面告訴了,一面接過那張紙看時,上面寫著:「請飭購可介子煤三千噸、豆油十簍、高粱酒二簍」等字。

旁邊又批了「照購」兩個字,還有兩個長方圖書磕在上面。

我想這一票煤倒有萬把銀子生意,但不知那豆油、高粱酒,這裡買來何用。

看罷了,交還委員。

委員問道:「你可會做煤麼?這是一票大生意呢。」

我道:「會是會的。

不知要棧貨,還是路貨?」

旁邊一個寧波人接口道:「此地向來不用棧貨的,都是買路貨。」

我道:「這兩年頭番可介子很少了。」

委員道:「我們不管頭番、二番,只要東西好,價錢便宜。」

我道:「關稅怎樣算呢?」

委員道:「關稅是由此地請免單的。」

我道:「不知要幾天交貨?」

委員道:「二十天、一個月,都可以。

你原船送到碼頭就是,起到岸上是我們的事。

多少銀子一噸?你說罷。」

我默算一算道:「每噸四兩五錢銀子罷。」

一個寧波人看了我一眼道:「我四兩四。」

那委員又對那些人道:「你們呢?」

卻沒人則聲。

委員又對我道:「你呢,再減點,你做了去。」

我道:「那麼就四兩三罷。」

又一個寧波人搶著道:「我四兩二。」

我心中暗想,這個哪裡是議價,只是在這裡跌價。

外國人的拍賣行是拍賣,這裡是拍買呢。

算一算,這個價錢沒甚利息,我便不再跌了。

那寧波人對我道: 「你再跌罷,再跌一錢,你做了去。」

我道:「三千噸呢,跌一錢便是三百兩,好胡亂跌麼。」

委員道:「你再減點罷,早得很呢。」

我籌算了一會道:「再減去五分罷。」

說猶未了,忽聽得一聲拍桌子響,接著一聲大吼道:「我四兩,齊頭數!」接著,哄然一聲叫好。

我暗想這個明明是欺我生,和我作對。

這個情形,外頭拍賣行也有的,幾個老拍賣聯合了不肯抬價,及至有一個生人到了要拍,他們便很命把價抬起來。

照這樣看起來,縱使我再跌,他們也不肯讓給我做的了,我何不弄他們一弄,看他們怎樣。

想罷,便道:「三兩九罷。」

道猶未了,忽的一聲跳起一個寧波人來,把手一揚,喊道:「三兩五!」接著又是哄然叫好。

委員拿了一張承攬紙,叫他寫。

我在旁邊看時,那承攬紙上印就的格式,甚麼限月日交貨,甚麼不得以低貨蒙充等字樣,都是刻就的,只要把現在所定的貨物、價目,填寫上去便是了。

看他拿起筆要寫時,我故意道:「三兩四如何?」

那人拿著筆往桌子上一拍道:「三兩三!」我道:「三兩二。」

便有一班人勸他道:「讓他做了去罷。」

我心中一想,不好,他倘讓我做了,吃虧不少,要弄他倒弄了自己了。

想猶未了,只聽他大喊道:「三兩一!我今日要讓旁人做了,便不是個好漢!」我笑道:「我三兩,你還能進關麼?」

他搶著喊道:「二兩九!」我也搶著道:「二兩八。」

他把雙腳一跳,直站起來道:「二兩五!」我道:「四錢半。」

他便道:「讓你,讓你。」

我一想,不好了,這回真上當了。

便坐下去,拿過承攬紙來,提筆要寫。

忽聽得另外一個人道: 「二兩四我來!」我聽了方才把心放下,樂得推給他去做了。

那個人寫好了,兩個委員畫了押。

又議那豆油、高粱酒,卻是一個南京人做去的,並沒有人向他搶跌價錢。

等他寫好時,已聽得嗚嗚的汽筒響,放工了。

我回頭一看,不見了述農,想是先走了。

那些人也一哄而散。

我也出了議價處,好得貼著隔壁便是述農住的地方,我見了述農,說起剛才的情形。

因說道:「這一票煤,最少也要賠兩把銀子一噸,不知他怎麼做法。

你在這裡頭,我倒托你打聽打聽呢。」

述農道:「這裡是各人管各事的,怎樣打聽得出來,而且我還生得很呢。」

我道: 「倒是那票油酒是好生意,我看見為數太少了,不去和他搶奪罷了。」

說話間,已經開飯。

飯後別過述農,出來叫了車,回家走了一次,再到號裡去,閒閒的又和管德泉說起製造局買煤的情形來。

德泉吐出舌頭來道:「你幾乎惹出事來!這個生意做得的麼!只怕就是四兩五錢給你做了,也要累得你一個不亦樂乎呢!」我道:「我算過,從日本運到這裡,不過三兩七八錢左右便彀了,如果四兩五錢做了,何至受累?」

德泉道:「就算三兩八辦到了,賺了七錢銀子一噸,三七二千一到手了。

輪船到了黃浦江,你要他駛到南頭,最少要加他五十兩。

到了碼頭上,看煤的人來看了,憑你是拿花旗白煤代了東洋可介子,也說你是次貨,不是碎了,便是潮了,挑剔了多少。

有神通的,化上二三百,但求他不要原船退回,就萬幸了。

等到要起貨時,歸庫房長夫經手,不是長夫忙得沒有工夫,便是沒有小堡,給你一個三天起不清;輪船上耽擱他一天,最少也要賠他五百兩,三五已經去了一千五了。

好容易交清了貨,要領貨價時,他卻給你個一擱半年,這筆拆息你和誰算去!他們是做了多年的,一切都熟了,應酬裡面的人也應酬到了,所有裡面議價處、核算處、庫房、帳房,處處都要招呼到。

見了委員、司事,卑污苟賤的,稱他老爺、師爺;見了長夫、聽差,呵腰打拱的,和他稱兄道弟。

到了禮拜那天,白天裡在青蓮閣請長夫、聽差喝茶開燈,晚上請老爺、師爺在窯姐兒裡碰和喝酒。

這都是好幾年的歷練資格呢。」

我道:「既如此,他們免不得要遍行一賄賂的了。

那裡面人又多,照這樣辦起來,縱使做點買賣,哪裡還有好處?」

德泉道:「賄賂遍不遍,未曾見他過付,不能亂說。

然而他們是聯絡一氣的,所以你今天到了,他們便拚命的和你跌價,等你下次不敢去。

他吃虧做了的買賣,便拿低貨去充。

譬如今天做的可介子,他卻去弄了蒲古來充;如果還要吃虧,他便攙點石頭下去,也沒人挑剔。

等你明天不去了,他們便把價錢掯住了不肯跌;再不然,值一兩銀子的東西,他們要價的時候,卻要十兩,幾個人輪流減跌下來,到了五六兩,也就成交了。

那議價委員是一點事也不懂得,單知道要便宜。

他們那賺頭,卻是大家記了帳,到了節下,照人數公攤的。

你想初進去的人,怎麼做得他們過!」我聽了這話,不覺恍然大悟。

正是:回首前情猶在目,頓將往事一攖心。

不知悟出些甚麼來,且待下回再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譴責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述農指著西北角上道:「那邊便是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小說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