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史雲引著金輝、丁雄來到莊中《七俠五義》第九十九回 見牡丹金輝深後悔 提艾虎焦赤踐前言

七俠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 - 第九十九回 見牡丹金輝深後悔 提艾虎焦赤踐前言

七俠五義

第九十九回 見牡丹金輝深後悔 提艾虎焦赤踐前言

且說史雲引著金輝、丁雄來到莊中。

莊丁報與智化。

智化同張立迎到大廳之上。

金太守並不問妻子下落如何,惟有致謝搭救自己之恩。

智化卻先言夫人、公子無恙,使太守放心。

略略喫茶,歇息歇息,即著張立引太守來到後面,見了夫人、公子,此時鳳仙姊妹已知母女相認,正在慶賀。

忽聽太守進來,便同牡丹上跨所去了。

這些田婦村姑,誰不要瞧瞧大老爺的威嚴。

不多時,見張立帶進一位戴紗帽的,翅兒缺少一個;穿著紅袍,襟子搭拉半邊;玉帶繫腰,因揪折鬧得裡出外進;皂靴裹足不合腳,弄得底綻幫垂;一部蒼髯,探得上頭紮煞下頭卷;滿面塵垢,抹得左邊漆黑右邊黃。

初見時,只當做走會的扛箱官,細瞧來,方知是新印的金太守。

眾婦女見了這狼狽的形狀,一個個抿著嘴兒嘻笑。

夫人、公子迎出屋來,見了這般光景,好不傷慘。

金章上前請安,金公拉起,攜手來至屋內。

金公略述山王邀截的情由。

何氏又說恩公搭救的備細。

夫妻二人又是嗟歎,又是感激。

忽聽金章道:「爹爹,如今卻有事中之喜了。」

太守問道:「此話怎講?」

何氏安人便將母女相認的事說出。

太守詫異道:「豈有此理!難道有兩個牡丹不成?」

說罷,從懷中將邵老爺書信拿出,遞給夫人看了。

何氏道:「其中另有別情。

當初女兒不肯離卻閨閣,是一乳一母定計,將佳蕙扮做女兒,女兒改了丫環。

不想遇了賊船,女兒赴水傾生。

多虧了張公夫婦撈救,認為義女。

老爺不信,請看那兩件衣服。

方才張一媽一媽一拿來,是當初女兒投水穿的。」

金公拿起一看,果是兩件丫環服色,暗暗忖度,道:「如此看來,牡丹不但清潔,而且有智,竟能保金門的臉面,實屬難得。」

再一轉想:「當初手帕金魚原從巧一娘一手內得來,焉知不是那賤人作弄的呢?就是書箱翻出玉釵,我看施生也並不懼怕,仍然一一團一傲氣。

仔細想來,其中必有情弊。

是我一時著了氣惱,不辨青紅皂白,竟把他二人委屈了。」

再想起一逼一勒牡丹自盡一節,未免太狠,心中愧悔難禁。

便問何氏道:「女兒今在哪裡?」

何氏道:「方纔在這裡。

聽說老爺來了,她就上她干一娘一那邊去了。」

金公道:「金章,你同丫環將你姐姐請來。」

金章去後,何氏道:「據我想來,老爺不見女兒倒也罷了。

惟恐見了時,老爺又要生氣。」

金公知夫人話內有譏誚之意,也不答言,止於付之一笑。

只見金章哭著回來,道:「我姐姐斷不來見爹爹,說惟恐爹爹見了又要生氣。」

金公哈哈笑道:「有其母,必有其女。

無奈何,煩夫人同我走走如何?」

何氏見金公如此,只得叫張一媽一媽一引路,老夫妻同進了角門,來到跨所之內。

鳳仙姐妹知道太守必來,早已躲避。

只見三間房屋,兩明一暗,所有擺設頗頗的雅而不俗。

這俱是鳳仙在這裡替牡丹調停的。

張李氏將軟簾掀起,道:「女兒,老爺親身看你。」

金公便進屋內,見牡丹面裡背外,一言不答。

金公見女兒的梳妝打扮,居然的布裙荊釵,回想當初珠圍翠繞,不由地痛澈肺腑,道:「牡丹我兒,是為父的委屈了你了!皆由當初一時氣惱,不加思索,無怪女兒著惱。

難道你還嗔怪爹爹不成?你母親也在此,快些見了罷!」張一媽一媽一見牡丹端然不動,連忙上前,道:「女兒,你乃明理之人,似此非禮,如何使得?老爺太太是你生身父母尚且如此,若是我夫妻得罪了你,那時豈不更難乎為情了麼?快些下來叩拜老爺罷。」

此時牡丹已然淚流滿面,無奈下一床一,雙膝跪倒,口稱:「爹爹,兒有一言告稟。

孩兒不知犯了何罪,致令爹爹一逼一孩兒自盡。

如今現為皇家太守,倘若遇見孩兒之事,爹爹斷理不清,一逼一死女子是小事,豈不與德行有虧?孩兒無知頂撞,望乞爹爹寬宥。」

金公聽了,羞得面紅過耳,只得賠笑將牡丹攙起,道:「我兒說得是,以後爹爹諸事細心了。

以前之事,全是爹爹不是,再休提起了。」

又向何氏道:「夫人,快些與女兒將衣服換了。

我到前面致謝致謝恩公去。」

說罷,一抽一身就走。

張立仍然引至大廳。

智化對金公道:「方纔主管帶領眾役們來央求於我,惟恐大人見責,望乞大人容諒。」

金公道:「非是他等無能,皆因山賊兇惡,老夫怪他們則甚?」

智化便將金福祿等喚來,與老爺磕頭。

眾人又謝了智爺。

智爺叫將太守衣服換來。

只見莊丁進來報道:「我家員外同眾位爺們到了。」

智化與張立迎到莊門。

剛到廳前,見金公在那裡立等,見了眾人,連忙上前致謝。

沙龍見了,便請太守與北俠進廳就座。

智化問剿滅巢一穴一如何。

北俠道:「我等押了藍驍入山,將輜重俱散與嘍囉,所有寨棚全行放火燒了。

現時把藍驍押來,交在西院,叫眾人看守。

特請太守老爺發落。」

太守道:「多承眾位恩公的威力。

既將賊首擒獲,下官也不敢擅專。

俟到任所,即行具折連賊首押赴東京,交到開封府包相爺那裡,自有定見。」

智化道:「既如此,這藍驍倒要嚴加防範,好好看守,將來是襄陽的硬證。」

復又道:「弟等三人去而復返者,因聽見顏大人巡按襄陽,欽派白五弟隨任供職。

弟等急急趕回來,原欲會同兄長,齊赴襄陽,幫助五弟共襄此事。

如今既有要犯在此,說不得必須耽遲幾日工夫。

沙兄長、歐陽兄、丁賢弟,大家俱各在莊,留神照料藍驍,惟恐襄陽王暗裡遣人來盜取,卻是要緊的。

就是太守赴任,路上也要仔細。

若要小弟保護,隨同前往,一到任所,急急具折。

俟折子到時,即行將藍驍押赴開封。

諸事已畢,再行趕到襄陽,庶乎予事有益。

不知眾位兄長以為何如?」

眾人齊聲道:「好。

就是如此。」

金公道:「只是又要勞動恩公,下官心甚不安。」

說話間,酒筵設擺齊備,大家入座飲酒。

只見張立悄悄與沙龍附耳。

沙龍出席,來至後面,見了鳳仙、秋葵,將牡丹之事一一敘明。

沙龍道:「如何?我看那女子舉止端方,決不是村莊的氣度,果然不錯。」

秋葵道:「如今牡丹姐姐不知還在咱們這裡居住,還是要隨任呢?」

沙龍道:「自然是要隨任,跟了他父母去。

豈有單單把他留在這裡之理呢?」

秋葵道:「我看牡丹姐姐他不願意去,如今連衣服也不換,彷彿有甚麼委屈似的,擦眼抹淚的。

莫若爹爹問問太守,到底帶了他去不帶他去,早定個主意為是。」

沙龍道:「何必多此一問。

那有他父母既認著了,不帶了去,還把女兒留在人家的道理?這都是你們貪戀難捨,心生妄想之故。

我不管你,牡丹姐姐如若不換衣服,我惟你二人是問。

少時我同太守還要進來看呢。」

說罷,轉身上廳去了。

鳳仙聽了,低頭不語。

惟有秋葵,將嘴一咧,哇地一聲,哭著奔到後面。

見了牡丹,一把拉住,道:「噯呀!姐姐嚇,你可快走了!我們可怎麼好呀?」

說罷,放聲痛哭。

牡丹也就陪哭起來了。

眾人不知為著何故。

隨後鳳仙也就來了,將此事說明,大家這才放了心了。

何氏夫人過來,拉著秋葵道:「我的兒,你不要啼哭。

你捨不得你的姐姐,哪知我心裡還捨不得你呢!等著我們到了任所,急急遣人來接你。

實對你說,我很一愛一你這實心眼兒,為人憨厚。

你若不憎嫌,我就認你為乾女兒,你可願意麼?」

秋葵聽了,登時止住淚,道:「這話果真麼?」

何氏道:「有什麼不真呢?」

秋葵便立起身來,道:「如此,母親請上,待孩兒拜見。」

說罷,立時拜下去。

何氏夫人連忙攙起。

鳳仙道:「牡丹姐姐,你不要哭了,如今有了傻妹一子了。」

牡丹噗哧地一聲,也笑了。

鳳仙道:「妹一子。

你只顧了認母親,方纔我爹爹說的話,難道你就忘了麼?」

秋葵道:「我何嘗忘了呢!」

便對牡丹道:「姐姐,你將衣服換了罷。

我爹爹說了,如若不換衣服,要不依我們倆呢!你若拿著我當親妹妹,你就換了。

你若瞧不起我。

你就不換。」

張一媽一媽一也來相勸。

鳳仙便吩咐丫環道:「快拿你家小一姐的簪環衣服來。」

彼此攛掇,牡丹礙不過臉去,只得從新梳洗起來。

鳳仙、秋葵在兩邊,一邊一個觀妝。

見丫環僕婦服侍的全有規矩款式,暗暗地羨慕。

不多時梳妝已畢,換了衣服,更覺鮮艷非常。

牡丹又將簪珥贈了鳳仙姊妹許多,二人深謝了。

且說沙龍來到廳上,復又執壺斟酒。

剛然坐下,只見焦赤道:「沙大哥,今日歐陽兄、智大哥俱在這裡,前次說的親事,今日還不定規麼?」

一句話說的也有笑的,也有怔的。

怔的,因不知其中之事體,此話從何說起;笑的,是笑他一性一急,粗莽之甚。

沙龍道:「焦賢弟,你忙什麼?為兒女之事,何必在此一時呢?」

焦赤道:「非是俺一性一急。

明日智大哥又要隨太守赴任,豈不又是耽擱呢?還是早些定規了的是。」

丁二爺道:「眾位不知,焦二哥為的是早些定了,他還等著吃喜酒呢!」焦赤道:「俺單等吃喜酒?這裡現放著酒,來來來,咱們且吃一杯。」

說罷,端起來一飲而盡。

大家歡笑快飲。

酒飯已畢,金公便要了筆硯來,給邵邦傑細細寫了一信。

連手帕並金魚、玉釵,俱各封固停當,當面交與丁雄,叫他回去就托邵邦傑將此事細細訪查明白。

賞了丁雄二十兩銀子,即刻起身趕赴長沙去了。

沙龍此時已到後面。

秋葵將何氏夫人認為乾女兒之事說了,又說牡丹小一姐已然換了衣服,還要請太守與爹爹一同拜見。

沙龍便來到廳上請了金公,來到後面。

牡丹出來先拜謝了沙龍。

沙龍見牡丹花一團一錦簇,真不愧千金的態度,滿心歡喜。

牡丹又與金公見禮,金公連忙攙起。

見牡丹依然是閨閣裝扮,雖然歡喜,未免有些淒慘。

牡丹又帶了秋葵與義父見禮。

金公連忙叫牡丹攙扶。

沙龍也就叫鳳仙見了。

金公又致謝沙龍:「小女在此打擾,多蒙兄長與二位侄女照拂。」

沙龍連說:「不敢。」

他等只管親的干的,見父認女,旁邊把個張一媽一媽一瞅得眼兒熱了,眼眶裡不由地流下淚來,用絹帕左擦右擦。

早被牡丹看見,便對金公道:「孩兒還有一事告稟。」

金公道:「我兒有話只管說來。」

牡丹道:「孩兒一性一命多虧了乾爹、干一娘一搭救,才有今日。

而且老夫妻無男無女,孤苦隻身,求爹爹務必將他老夫妻帶到任上,孩兒也可以稍為報答。」

金公道:「正當如此,我兒放心。

就叫他老夫妻收拾收拾,明日隨行便了。」

張一媽一媽一聽了,這才破涕為笑。

沙龍又同金公來到廳上。

金公見設筵豐盛,未免心甚不安。

沙龍道:「今日此筵,可謂四喜俱備。

大家坐了,待我說來。」

仍然太守首座,其次北俠、智公子、丁二官人、孟傑、焦赤,下首卻是沙龍與張立。

焦赤先道:「大哥快說四喜。

若說是了:「有一喜俺喝一碗如何?」

沙龍道:「第一,太守今日一家一團一聚,又認了小一姐,這個喜如何?」

焦赤道:「好,可喜可賀!俺喝這一碗。

快說第二。」

沙龍道:「這第二,就是賢弟說的了,今日湊著歐陽兄、智賢弟在此,就把女兒大事定規了。

從此咱三人便是親家了,一言為定。

所有納聘的禮節,再說。」

焦赤道:「好呀,這才痛快呢!這二喜,俺要喝兩碗:一碗陪歐陽兄、智大哥,一碗陪沙兄長。

你三人也要換杯兒才是。」

說得大家笑了。

果然北俠、智公子與沙員外彼此換杯。

焦赤已然喝了兩碗。

沙龍道:「三喜是明日太守榮任高昇。

這就算餞行的酒席,如何?」

焦赤道:「沙兄長會打算盤,一打兩副成,也倒罷了。

俺也喝一碗。」

孟傑道:「這第四喜不知是什麼?倒要聽聽。」

沙龍道:「太守認了小女為女,是干親家,歐陽兄與智賢弟定了小女為媳,是新親家,張老丈認了太守的小一姐為女,是新親家。

通盤算來,今日乃我們三門親家大會齊兒,難道算不得一喜麼?」

焦赤聽了,卻不言語,也不飲酒。

丁二爺道:「焦二哥,這碗酒為何不喝?」

焦赤道:「他們親家鬧他們的親家,管俺什麼相干?這酒俺不喝。」

丁二爺道:「焦二哥,你莫要打不開算盤。

將來這裡的侄女兒過了門時,他們親家爹對親家爺,咱們還是親家叔叔呢。」

說得大家全笑了,彼此歡飲。

飯畢之後,大家歇息。

到了次日,金太守起身,智化隨任。

獨有鳳仙、秋葵與牡丹三人痛哭,不忍分別,好容易方才勸止。

智化又諄諄囑咐,好生看守藍驍,俟折子到時,即行押解進京。

北俠又提拔智化,一路小心。

大家珍重,執手分別。

上任的上任,回莊的回莊,俱各不表。

要知後文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七俠五義》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且說史雲引著金輝、丁雄來到莊中《七俠五義》第九十九回 見牡丹金輝深後悔 提艾虎焦赤踐前言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