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公然、子仁既得真信,滿心歡喜《施公案》第二回 探消息知縣看辦會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施公案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施公案

施公案 - 第二回 探消息知縣看辦會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施公案

第二回 探消息知縣看辦會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且說公然、子仁既得真信,滿心歡喜。

見天色將晚,一同出寺,進城稟報。

一見施公,搶步下跪,叫一聲:「老爺,小的等奉差訪拿九黃、七豬,今在蓮花院內,訪得九黃與七珠,乃是干兄妹,系蘇州人,先一奸一後拐到此。」

施公聽說,化憂為喜。

又問:「因何名叫九黃、七豬?」

二差說:「他徒弟曾對小的說過:因他師父背後有黃豆大的九個瘊子,故名九黃;尼姑因胸前七個黑痣子,故名七珠。

惡僧廟內,還有盜寇十二名,無所不為。」

從頭一一稟明。

施公聽說,沉吟良久道:「天色不早,你二人隨我進城。

天黑到十字橫街,瞧瞧凶僧一婬一尼舉動。」

言罷站起。

二差跟從施公進城。

看那軍民人等,鬧鬧吵吵,聽那些人議論紛紛:也有說「縣主比前任好」的,也有說「耳軟聽信衙役」的,也有說「私訪一愛一百姓」的,也有說「縣主真真清廉」的。

正中一人,喚一聲說:「你們住口,莫要亂說,仔細縣衙人聽見,你可吃不了的包子!」施公在眾人之內,竊一聽閒話,為的是公案不結。

抬頭只見一片燈光,人語喧嘩,又見擠擠嚷嚷:「到了!到了!」

施公站在眾人之中,看見正對觀音庵門搭了一座高台,台上結綵懸紗,花燈掛滿,正面設了一法座。

座上一個和尚,濃眉大眼,滿臉橫肉,頭戴佛冠,身搭紅衣,口宣佛號,手疊佛印,混捏酸款。

兩邊有眾僧陪座。

細看非盡男僧,還有女僧,一旁接音,年紀俱在三十上下。

因七月佳節,天氣還熱,個個光頭無帽,身搭偏衫,雖說接音,其中一人,杏眼含一春,與凶僧眉來眼去,喜笑顏開,還不住的東張西望,賣弄輕狂。

施公看罷,又往台下一瞧,正中設擺高桌,兩旁板凳。

數了一數,一邊九個尼姑,兩邊共十八位,皆穿法衣,俱是光頭腦袋。

接打各樣法器,年紀俱在二十上下,個個風騷,人人一妖嬈,雖無脂粉,俱是齒白唇紅,面似桃花。

雖然俱打著法器,口念佛語,也是視南瞧北,看那滿面芙蓉,並無一點道心。

賢臣看罷,暗暗點頭:「怪不得攪亂江都,原來如此。

這正位上坐者,必是九黃,且眾尼之中,未知那是七珠。」

細看桌子上首,有個打鼓鐘的女僧,別有風一流,較之眾尼,更生美貌。

施公看後,暗說:「難怪招惹僧俗亂心。」

聽見法器連打三陣,天有二更時分,施食放完,許多軍民四散。

施公同了二差,說:「這九黃、七珠原故,我全知曉。

你二人明日先不用進衙門,還到蓮花院中,千萬小心,引一誘小和尚套問真情。

把那十二名盜寇的根由訪明回衙,定計以便拿獲。」

二役答應,於是施公趁天黑回衙。

施安迎接施公進房,淨面更衣。

酒飯用完,上一床一安息一一夜。

至次早起來淨面,吩咐點鼓升堂。

施公坐了大堂,眾役排班。

施公抻手拔簽二枝,向下叫王仁、徐茂。

二人答應,即上前跪下。

施公說:「你等火速去把十字街觀音庵七珠尼姑請來,本縣要辦吉祥道場,還到城外蓮花院把九黃和尚請來,本縣要僧尼登壇。」

二人答應,下堂而去。

又往下吩咐:去請振守府,又派那些馬步三班人役預備。

且說去請九黃、七珠的王仁、徐茂二人,會在一處同行,彼此閒談縣主之事,不覺來到觀音庵前。

一同步進庵裡。

那七珠一婬一尼,正在禪堂內,心中思想九黃和尚情濃,忽聽院內走得腳步響動,心下驚疑,慌忙喊一聲:「小尼,你快去看看,是誰在那裡走得腳步響?」

小尼聞言,忙忙跑出,一見二人,就問:「你們是那裡來的?怎麼往裡硬闖?我們這是女僧所在,豈可輕易進來嗎?」

二差聽說道:「我們是縣衙裡頭兒。

你快去告訴令師,我們奉縣主之命來請七珠姑姑,立刻進衙去,辦吉祥道場。」

小尼一聽,即回言道:「呵呀,原來是衙役老爺呢!略等一等,我回明家師,回頭再來請你進去。」

言罷,即轉身進禪房,將公差之言,說了一遍。

七珠一聽,心中不解,說:「縣主請我辦事!」細想;「施不全與我並無往來。

聞近日眾家寨主們,鬧得多少人命案件了,莫非有什麼知覺?若不去,他是一縣之主,居他治下;若去,又恐不便。」

沉吟一會,偶生一計,說:「有了,我何不如此這般允他?」

遂叫:「小尼,叫他們來見我。」

小尼答應,出去把二差引入禪房。

七珠偷眼一看,兩差人不過是纓帽袍套,拐古郎當的打扮,鷹兒爪的相貌。

七珠心煩,無奈口稱:「上差,到此何干?小尼獻茶。」

二人一見,渾身軟麻,神飄魂蕩,意馬難拴。

人人說七珠美貌,今見方知話不虛傳。

一婬一尼與二差問了姓名。

二差便說:「我二人奉縣主之命,來請你到衙,辦吉祥道場。

須得尊駕跟我們同去方好。」

說罷,仲怔怔的歪著頭,目不轉盼,看著尼姑。

七珠一見,暗罵二役:「皮臉可惡,如不是王法之地,立刻叫你的人頭落地。

今施不全叫人來請,有些吉凶難定。

我想城內人命極多,或有動靜消息,亦未可知;倘無動靜,不去,又是不便」沉吟一會:「管他什麼,少不得要去走走。

就有變動,料著外有九黃哥哥、眾家寨主,自己又能飛簷走壁,馬上雙刀,何足畏哉!惱一惱馬踏江都,殺他個魂飛膽裂!就見他何妨?」

想罷,假意帶笑,叫一聲:「上差,不知單叫我進縣,果還叫那別的人?」

徐茂說:「還請北關蓮花院的九黃師父。

你們就走吧,我家縣主立候著呢。」

七珠帶笑說:「上差少坐,待我更換衣服,一同進衙。」

二差聽說就走,心中歡喜。

七珠即換了一套新衣服出來,二差鼻子裡,只是聞著陣陣的蘭一香。

留神一看,真真可一愛一,一言難盡,把他個心中難熬,口內不住的讚歎,說道:「快走!」七珠出了禪房,叫小尼快來關門。

小尼說:「來了。」

一婬一尼在前,公差跟著在後,一同出庵。

且說徐茂相伴七珠進衙,叫王仁出城去請九黃和尚。

王仁答應而去,不敢怠慢。

出了北關,無心看那廟外之景,忙進角門,正往裡走,抬頭看見公然、子仁,倒嚇一跳,他兩個打扮乞丐的形相,在那裡打掃山門後一庭。

王仁心下納悶,方要上前說話,只見公然把手忙擺,子仁搖頭拋眼,他二人恐有旁人識破了機關,走漏消息。

王仁心靈,連連點頭,往外而行,竊喜廟內無人瞧見。

三人先後出了廟,走到僻靜所在,各敘各人之事。

王仁說:「奉差來寺,特請九黃進縣。」

公然、子仁聽說,心下吃驚。

叫一聲:「老弟,快些回去!你想請他,萬萬不能。」

王仁道:「還求二兄指教,小弟如何行法才好?」

公然說:「賢弟,此凶僧大為厲害,單刀雙拐,半空而行,過樓房如走平地。

現今聚了許多強盜,個個武藝純一熟,有萬夫不當之勇。」

王仁聽完公然之言,不由撲哧笑了一聲,叫一聲:「英哥,休要驚嚇。

俺在六扇門裡走動,若要沒此本領,小弟如何敢在公門應役?今日務要將九黃和尚請去。」

又說:「只須如此這般,管叫他應允,二兄但請放心。」

說罷,張、英二差站起,先進廟去。

王仁略遲一會,邁步進廟,走至院中,一聲大叫:「廟內有人嗎?」

廟中走出僧人,一見就問王仁,「你是那裡來的?是做什麼的?」

王仁道:「你說我是誰?」

僧人帶笑說:「你好像衙門中公差呀?請入內堂喫茶。」

王仁跟僧人走入廟堂,讓座敬茶已畢。

王仁說道:「我無事不來,今領縣主之命,立刻請你九黃師父進縣,去辦吉祥道場。」

僧人一聽,帶笑說:「上差少坐,待我稟明了當家,就來請你們去見。」

說罷,邁步穿門,走入密室。

九黃和尚正同十二個響馬飲酒作樂,忽抬頭看見小僧,說:「你不在外面照看門戶,為何進來?」

小僧就將王仁之言,告訴九黃。

九黃心中不悅,帶怒道:「你去回復他,就說我少時出來見他。」

小僧答應,出了密室,來見王仁說:「我師父就出來。」

且說凶僧聽得公差來請他,望著眾寇說道:「施不全差人來請,不知是好事,是歹意。

列位寨主倒要商議商議,方保無事。

且聞他詭計多端,狐迷假道。

若進衙,恐其不便。」

眾寇見問,一同說道:「雖說是你所行之事甚大,然於江都文武官員,何畏之有?如有風吹草動,戰馬撒開,殺得他個江都縣天昏地暗!請你,你就去見他何妨?隨機應變,見景生情。

若設壇場,你就唸經。

自今來往走動,你我交好,又怕何人?我們在此打聽消息。

九哥又能走壁飛簷,果有不測,。

弟兄都住這裡,一同努力上前,殺官劫庫,把人斬盡,翻城變海。

我等高山嘯聚,官兵無可奈何!」凶僧一聽,心中大悅道;「眾位言之有理。

你們在此,我到前面,見他有何言語。

若是禮貌恭敬,我就應允,倘是自誇上差,即便把他殺了。」

說罷站起。

凶僧歪歪斜斜出來,狂言大話:「何人請我唸經?九老爺不受錢的。」

王仁看見九黃兇惡,暗道:「倒應了他二人之話,自應小心。」

便問小僧:「這就是你當家的師父嗎?」

小僧說:「正是。」

王仁惱在心內,忙移步至凶僧面前,見九黃閉目合眼,酒氣噴人。

王仁心中靈明,走至九黃身旁,帶笑道:「大師父好呵!」九黃雖醉,心裡明白,聽公差問好,把醉眼一睜,問道:「你就是縣衙裡公差嗎?」

王仁答道:「我就是。

特奉縣主之命,來請九老爺法駕,進衙去辦吉祥道場。

故此小的方到寶剎驚動。」

凶僧聽說,心中不悅。

叫一聲:「朋友,你可了不得了!你瞧不起人。

我銀錢多有,也不等唸經的錢用。

你自己去說與你老爺,我不去的。」

王仁聽了,心中著忙:不去如何是好?不如再與他些軟話,再看如何。

忽聽凶僧復又冷笑道:「豈有此理!江都縣界內,除九老爺一人,難道眾和尚都死完了?莫說施不全請我不去,不是九老爺說句大話,就是萬歲爺宣我,我不去,也是平常的事情。」

王仁一聽,即忙帶笑,打了一躬,叫一聲:「九老爺,不要生氣!你老人家不去,小的該倒運了。

如何回復縣主之命?九老爺若不發點善心,小的回去,縣主要將我活活打死了!九老爺是佛門弟子,無處不行慈悲,只可憐我王仁當差役的苦處,千萬相求,開一線之路,求九老爺的法駕一行,小的就有命了。」

凶僧坐在椅子上,正在生氣,耳內只聽得九老爺長,九老爺短,說了多少趨奉好話,方才一笑,罵道:「鬼嘴的猴兒頭!慪得你九老爺也沒有法兒了。

也罷,你九老爺如不憐你,這就苦了你。」

王仁一聽凶僧應允,喜不自勝,就連連打躬道:「真是救命了,謝過九老爺!少不得勞法駕動身。

小的還有個夥計,先請觀音庵的那一位七珠尼僧,進縣共辦道場,已經去了。

咱們趕上,一同進縣,縣主一見齊到,豈不甚好!」凶僧聽得明白,心中大悅,肚內暗想:「我當只請我一人,誰知還有七珠妹妹。

如知請他,我早應允,大膽去何妨?施不全若是誠心請我,沒有什麼歹意,大家平安。」

心方想罷,說:「上差少等就去。」

步入禪房,往後而行。

眾寇笑臉相迎,問明原由,俱各敬酒已畢。

凶僧進房,換上美色衣服,暗帶防身兵器,辭別眾寇,往外而行。

叫道:「上差!你我同走。」

王仁答應,出廟進城。

且說施公暗自忖度擒九黃、七珠之計。

差役進來跪說:「本城守府振大老爺衙前下馬,祈老爺定奪。」

施公一聽,坐下擺手,說:「知道了。」

賢臣忙出公座,下了大堂迎接。

二位老爺手挽手,說著滿洲語。

施公問守府:「阿哥好嗎?」

振公回答:「好!」施公見堂上人多,不便言講心事,吩咐:「爾等不必散去,本縣與振老爺講話,回來辦事。」

眾役答應伺候。

且說施公與守府,進二堂坐下。

長隨獻茶已畢。

施公見左右無人,說道:「今日特請駕臨,煩鼎力相幫,只因幾件人命盜案。

今日凶僧、一婬一尼,與眾寇作了許多人命案件未結。

現發差請九黃、七珠到縣,假說作吉祥道場為由,拿他二人。

除非如此這般,求老兄相幫,大事可定。」

守府一聽,答道:「自當協力捉拿。

小弟暫且告辭回衙,好暗派兵馬,早作預備。」

施公送出守府而去。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施公案》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且說公然、子仁既得真信,滿心歡喜《施公案》第二回 探消息知縣看辦會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