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白話文
何曾傳
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
父親何夔,是魏朝太僕、陽武亭侯。
何曾少年襲爵位,好學博聞,與同郡袁侃齊名。
魏明帝做平原侯時,何曾為平原侯文學。
魏明帝即位,多次陞遷為散騎侍郎、汲郡典農中郎將、給事黃門侍郎。
曾向皇帝上疏請求整頓地方官吏,以安百姓(原文略)。
不久,遷為散騎常侍。
宣帝司馬懿將伐遼東,何曾向魏帝上疏請求派遣監軍或副將同行,以防意外(原文略),魏帝沒有接受這個意見。
後來出補河內太守,在任期間素有威嚴的稱譽。
後徵入朝中作侍中,母親去世時,離職守喪。
嘉平年間(249~254),為司隸校尉。
撫軍校事尹模,倚仗權勢,作威作福,巧取豪奪,朝野人士都懼怕他,無人敢言。
何曾上奏朝廷,彈劾尹模,受到朝中大臣的稱讚。
當時曹爽專權,宣帝以病為由不涉朝政,何曾也稱病引退。
曹爽被殺,他才起來履行公事。
魏帝被廢黜,何曾也參與了謀劃。
當時步兵校尉阮籍自負有才,行為放一蕩,為母居喪不守禮制。
何曾在文帝司馬昭面前當面質問阮籍說:「卿放縱一情一欲違背禮制,是傷風敗俗之人,當今忠賢之臣執政,對臣僚要根據名實綜合考核,像卿這種做法,是不可提倡的。」
事後又對文帝說:「您正以孝治天下,卻聽憑阮籍守喪期間在您座旁飲酒吃肉。
應該把他放逐到荒遠的邊疆,不要讓他污染華夏。」
文帝說:「此人如此瘦弱多病,君不能看在我面上容忍他嗎?」
何曾又引經據典,指責阮籍,辭理很嚴厲。
文帝雖然沒有聽他的,當時人們頗為敬畏他。
毋丘儉被殺,他的兒子毋丘甸、妻子荀氏應株連處死。
荀氏的族兄荀豈頁、族父荀虞都與景帝司馬師有姻親關係,共同向魏帝上表,乞求饒荀氏命。
魏帝下詔讓荀氏離婚。
荀氏所生女毋丘芝為穎川太守劉子元妻,也株連判死刑,因懷孕囚於監中。
荀氏去信向何曾求情說:「毋丘芝囚在廷尉獄中,命運可知,死亡計日可待。
我請求去做官婢,以贖毋丘芝一命。」
何曾哀憐他們母女,上遞狀辭請求復議,朝廷議論都以為何曾的意見正確,於是修改了法律條文。
何曾等語在《刑法志》中。
何曾在司隸任職多年,遷升為尚書。
正元年間(254~256),為鎮北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假節。
將要赴任,文帝讓武帝司馬炎、齊王司馬攸送數十里。
何曾為賓客準備了有太牢的豐盛宴席,侍從吏卒無不吃飽喝醉。
武帝從何曾那裡出去,又去拜訪何曾的兒子何劭。
何曾事先訓誡兒子說:「客人一定會拜訪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準備。」
何劭不戴冠不束帶,讓武帝留在他住處很久,何曾嚴厲訓斥了何劭。
何曾就是這樣受到司馬氏的器重。
後來遷為征北將軍,晉封為穎昌鄉侯。
鹹熙初(264),拜為司徒,改封為朗陵侯。
司馬昭做晉王時,何曾與高柔、鄭沖都是三公,入見晉王時,何曾獨自下拜,以表示最高敬意,高、鄭二人僅作揖罷了。
司馬炎繼承晉王位,以何曾為晉丞相,加侍中,與裴秀、王沈等勸晉王稱帝代魏。
晉王受禪即帝位後,拜何曾為太尉,晉爵為公,食邑一千八百戶。
武帝泰始初年(265),皇帝下詔(詔文略),任命何曾為太保。
過了很久,又讓何曾以太保本官兼司徒。
何曾堅決辭讓,皇帝不許,派遣散騎常侍以聖旨告諭,何曾才就職。
後又進位太傅。
何曾因為年老,多次請求讓位。
皇帝下詔不許,並說:「..鑒於司徒所掌管的事務繁多,不可久勞老臣,現晉何曾為太宰,侍中如故。
朝會時可佩劍、穿薄底鞋、坐轎子上殿,如漢相國蕭何、田千秋、魏太傅鍾繇的例子。
賜給錢一百萬,絹五百匹,八尺的一床一一張,以及與一床一相配套的帳、席、褥。
府中置長史、掾屬、祭酒及員吏,按舊制行一事。
所供給的親兵官騎和從前一樣。
主管此事的人按典制依次配置,務求優厚完備。」
以後每次召見,令其自帶平時喜歡的飲食衣服器物,使兩個兒子侍從。
咸寧四年(278),何曾死,終年八十歲。
武帝在朝堂穿孝服哀悼,賜給棺材一副,朝服一具,衣服一套,錢三十萬,布一百匹。
將葬時讓禮官議論何曾的謚號,博士秦秀提議謚為「繆丑」,武帝不採納,下策命謚為「孝」。
太康末年(289),何曾之子何劭自己上表改謚為「元」。
何曾一性一極孝,閨房私事也很嚴謹,從少年至成年,不追求聲色享受。
年老之後,與妻子相見,總是衣冠整齊,相待如賓。
自己南面而坐,妻子北面再拜,然後上酒,飲酒罷即出去。
一年中如此見面應酬不過兩三次。
司隸校尉傅玄曾經撰文稱讚何曾與荀豈頁的孝行(傅文略)。
然而何曾又喜好豪華奢侈,衣食陳設務求奢華。
帷帳車服都奢華綺麗到極點,膳食滋味超過帝王之家。
平時在宮中與皇帝聚會,不吃宮中太官所設的飲食,皇帝常派人到他家取他喜歡吃的食物。
蒸餅上不做十字樣的花紋就不吃。
他的伙食一天要花一萬錢,他還不滿意,說:「沒有值得下筷子的東西!」下邊人呈報文書如用小紙,他就令記室不要上報。
劉毅等人多次上奏彈劾何曾奢侈無度,武帝以為他是重臣,從不過問。
都官從事劉享曾上書彈劾何曾奢華,用銅鉤和絲帶拉車,在牛的蹄角上裝飾美玉。
後來何曾徵召劉享作掾屬,有人勸劉享不要應徵,劉享以為何曾會秉公辦事,不會借公事報私怨,即應一召。
何曾借一件小事,用棍棒把劉享痛打一頓,作為懲罰。
此人表面寬厚而內心刻毒,多有類似這樣的例子。
當時司空賈充權勢可與皇帝相比,何曾便低三下四,依附於他。
賈充與庾純因飲酒發生爭執,何曾在評議這件事時,偏袒賈充而壓抑庾純,因而受到正直人士的非議。
何曾有兩個兒子:何遵、何劭,何劭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