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敦樸惟念民艱訓曰:嘗聞明代宮闈之中,食御浩繁《庭訓格言》(五)

庭訓格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庭訓格言

庭訓格言 - (五)

庭訓格言

(五)

勤儉敦樸惟念民艱

訓曰:嘗聞明代宮闈之中,食御浩繁。

掖庭宮人,幾至數千。

小有營建,動費巨萬。

今以我朝各宮計之,尚不及當日妃嬪一宮之數。

我朝外廷軍國之需與明代略相彷彿。

至於宮闈中服用,則一年之用尚不及當日一月之多。

蓋深念民力惟艱,國儲至重,祖宗相傳家法,勤儉敦樸為風。

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以此為訓,不敢過也。

雷雨大作不躲樹下

訓曰: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於大樹下。

昔老年人時時告誡,朕親眼常見,汝等切記!

神佛之教以善引人

訓曰:人生於世,最要者惟行善。

聖人經書所遺如許言語,惟欲人之善。

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

後世之學,每每各問一偏,故爾彼此如讎敵也。

有自謂道學入神佛寺廟而不拜,自以為得真傳正道,此皆學未至而心有偏。

以正理度之,神佛者皆古之至人,我等禮之、敬之,乃理之當然也。

悖逆人一性一 禍必上身

訓曰:世上秉一性一何等無之。

有一等拗一性一人,人以為好者,彼以為不好;人以為是者,彼反以為非。

此等人似乎忠直,如或用之,必然僨事。

故古人云「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一性一,災必逮夫身」者,此等人之謂也。

惡言譭謗 必遭罪譴

訓曰:凡大人度量生成與小人之心志迥異。

有等小人,滿口惡言,講論大人,或者背面譭謗,日後必遭罪譴。

朕所見最多。

可見,天道雖隱而其應實不爽也。

警溺偏好 慎防逢迎

訓曰:為人上者,用人雖宜信,然亦不可遽信。

在下者,常視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

一有偏好,則下必投其所好以誘之。

朕於諸藝無所不能,爾等曾見我偏好一藝乎?是以凡藝俱不能溺我。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訓曰:《虞書》云:「宥過無大。

」孔子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凡人孰能無過,若過而能改,即自新遷善之機,故人以改過為貴。

其實,能改過者,無論所犯事之大小,皆不當罪之也。

幸災樂禍當此為戒

訓曰:世上人心不一。

有一種人,不記人之善,專記人之惡。

視人有醜事惡事,轉以為快樂,如自得奇物者。

然此等幸災樂禍之人,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異如是也!汝等當此為戒。

為人君者豈可諉過

訓曰:曩者三逆未叛之先,朕與議政諸王大臣議遷藩之事,內中有言當遷者,有言不可遷者。

然在當日之勢,遷之亦叛,即不遷,亦叛。

遂定遷藩之議。

三逆既叛,大學士索額圖奏曰:「前議三藩當遷者,皆宜正以國法。

」朕曰:「不可。

廷議之時言三藩當遷者,朕實主之。

今事至此,豈可歸過於他人?」時,在廷諸臣一聞朕旨,莫不感激涕零,心悅誠服。

朕從來諸事不肯委罪於人,矧軍國大事而肯卸過於諸大臣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庭訓格言》古代兵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勤儉敦樸惟念民艱訓曰:嘗聞明代宮闈之中,食御浩繁《庭訓格言》(五)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