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天生真主下塵阡,自是當機一著先《明朝開國演義》第015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明朝開國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明朝開國演義

明朝開國演義 - 第015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明朝開國演義

第015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詩曰:

天生真主下塵阡,自是當機一著先。

狐鼠任從懷鬼算,蛟龍一寵一竟獲天全。

旄頭縱朗曾何濟,紫極生輝正獨懸。

江水茫茫魂渺渺,欣看勳績勒燕然。

卻說李習薦了陶安,太祖便叫同孫炎去請。

二人叫探子探得陶安在村中開館,便徑到館中來訪。

三人敘禮畢,備說太祖禮賢下士的虛懷。

陶安便整衣巾,同二人來帳中參見。

太祖見陶安儒雅,大是歡喜。

陶安見太祖龍姿鳳采,也自羨得所主,便說:「方今豪傑並爭,屠城攻邑,然只志在子女玉帛,曾無救民之心。

明公率眾渡江,神威不殺,此應天順人之師,天下不難平也。」

太祖因問:「欲取金陵,何如?」

陶安說:「金陵古帝王之都,虎踞龍蟠,限以長江天塹,據此形勝,以臨四方,何向不克?此天以助明公也!」遂拜陶安為參軍都事。

次日,太祖與諸將計議,起兵進取金陵。

忽報元將陳也先領兵十萬,分水陸來犯太平,報滁州之仇。

太祖命徐達等防禦。

徐達出帳,吩咐常遇春、湯和二將,先領一支兵往南門攻他水軍,自家便與鄧愈、胡大海等將,率兵五萬出城北門,擋他陸路。

兩軍對圍,徐達正欲親戰,只見胡大海挺斧徑奔陣前,與也先對戰,未分勝敗。

忽聽元兵陣上大叫:「待吾斬此賊,與父親報仇!」大海看時,恰是孫德崖兒子、前日逃走的孫和。

大海便放出平生氣力,獨來戰他兩將。

只見陳也先二子陳兆先、陳明先及韓國忠,陶榮四人,又來夾戰。

我陣中早有華雲龍、郭英、鄧愈、花雲,向前敵住。

恰有常遇春、湯和已攻破了水寨,領著部兵,繞出其後。

賊兵見勢頭不好,矢石交集。

湯和被矢中了右臂,卻殺氣益厲。

賊兵各棄甲而走。

胡大海趕上,將孫和一斧砍倒。

陳明先措手不及,被郭英刺死於馬下,踏做肉泥。

華雲龍飛劍斬了陶榮。

死者不計其數。

陳也先單騎望酉逃走,被遇春截住去路。

也先便下馬拜降。

只有陳兆先與韓國忠,引殘兵奔回方山寨。

不題。

徐達命鳴金收軍入城,眾將恰擁也先來見太祖。

也先連連叩首說:「願饒草命!」太祖便授也先千戶之職。

馮國用密言曰:「裨將看此人蛇頭鼠耳,乃無義之相,不可留於肘腋之間,還當斬首,以除一奸一患。」

太祖然其言,又思斬降誅服,於義不當,次日乃宰牛馬與也先歃血。

也無誓云:「若背再生之恩,當受千刀之慘。」

太祖仍令統其所部。

自此,也先雖有異圖,然馮國用時時防備,竟不能為害。

一日,太祖遣徐達為元帥,華雲龍為副將,郭英為先鋒,領兵三萬,攻取溧一陽一等處。

那也先見眾將俱各分遣,便乘機帶了利劍驀夜潛入帳中。

看那守帳軍卒,又皆酣睡。

太祖正在胡一床一,限來睡去,再也睡不著,忽覺耳中說:

「可快起來!可快起來!」虛空似被人扶起一般。

心中正起鶻突,只聽得帳門外呀的一聲響,太祖便跳將起來,閃在一處。

也先便仗劍砍中一床一干,知太祖已不在一床一,遂緣帳亂刺。

太祖恰欲出來,又恨無寸鐵在手。

正急間,恰聽帳外人馬馳驟,正是馮國勝、馮國用夜哨巡來。

太祖大呼:「有刺客在帳!」二將急入擒拿,也先這賊早已從帳後潛逃在外,逕奔他兒子兆先去了。

國用等遍帳尋覓不得,便說:「此必是陳也先,魎紗?鈁偎?胝室槭隆!敝誥?乇ǎ?巡患?恕9?帽闥擔?「俾將向謂此賊是無義之徒,今敢如此,誓當殺此以報主帥。」

至曉,太祖正欲暫而歇息,待徐達等眾兵回時,方圖南進,忽江岸巡卒來報,蠻子海牙領兵十萬,連營採石磯,擋住江口。

陳兆先領兵五萬擋住方山路。

朱兵南北不通,糧草斷截。

太祖大驚說:「我將士渡江,其父母妻孥,皆在淮西,今元兵阻路,是絕我咽喉之地。

當用何計破之?」

李善長說:「他二人連兵來寇,若攻其一處,彼必互相救應,便難取勝。

可傳令著湯和、李文忠、胡大海、廖永安、馮國用等,領兵二萬,去攻方山。

裨將與眾將保主帥領兵攻採石磯。」

太祖允議,遂分兵與湯和等去訖。

太祖說:「來石磯雖離不遠,先須設奇兵以勝之。」

常遇春便向太祖耳邊密密的說了幾句話,太祖點頭說:「好!好!好!」便傳令喚耿炳文、陸仲亨、廖永忠、俞通海入帳聽令。

四將受令,各自依計而行。

只見常遇春率一精一銳三萬,逕抵採石磯。

哨見元兵盡地而來,蠻子海牙橫戟早先出馬。

遇春驟馬對海牙說:「你不記昔日牛渚、採石之敗乎?還來怎麼?」

海牙也不打話,舞戟直取遇春。

二將戰未數合,遇春把身橫困在馬上便走。

海牙只道戟刺傷了遇春,負痛而逃,便望南催兵,只顧趕來。

約近十里地面,遇春把號帶一拈,忽樹林中炮響連天,金鼓大振。

海牙急令後兵速退。

道未罷,只見耿炳文、陸仲亨在左邊殺來;俞通海、廖永忠在右邊殺來;常遇春復轉馬來直搗中間;太祖又引大兵一團一團一布住,似銅牆鐵壁一般。

海牙前後受敵,勢力難支,逃到東,東無去路;回到北,北是迷途。

正是:

金盔晃晃,背在肩頭,好似道人的藥葫蘆;銅甲鈴鈴,掛著幾片,一如打漁的破線網。

丈八長矛,只剩得半條沒頭的畫棍,只好打草驚蛇;滿筒鐵箭,惟留得一個滑一溜的竹管,止堪盛醬盛鹽。

雕弓半折,將來彈不動棉花;護鏡虧殘,拿去照不成臉嘴。

只得突圍走至江濱,浮舟逃走。

遇春、鄧癒合兵追趕,更喜順風,便令將薪草灌了松油,致炮干其中,乘風放火,烈烈的趁著風,颼颼的吹著火,把那海牙的水師舟筏,一時燒盡。

廖永忠、王銘等生擒吳長官輩頭目十一人,溺死者不計其數。

海牙正乘著小船脫走,忽見上流大船三十來只,也無旗號,向東而來。

海牙只道是本軍,大叫:「救應!救應!」只見船上一個將軍,錦袍金甲,拈了弓,搭上箭,一箭射來,那海牙應弦而倒。

將那殘兵殺死殆盡。

自此之後,元人再不敢有扼江之戰。

後人看此,有一篇古風喝彩:

涼風噓碧海,薄霧噴長天,莽蒼江色何茫然。

岷峨之流奔騰,急走幾千里,嵯峨戰船凌江煙。

江煙乍開殺氣起,離魂愁魄徹波底。

劍上斑斑血濺衣,旌旗拂拂霞浮水。

夾岸金鼓聲不停,恍惚水底蛟龍驚。

羶奴錯認援兵集,誰測閻羅江上迎。

左手開弓右挾矢,飛來胸前才一指,驀然倒地渺無知,任是英雄今已矣。

挺戈縱殺日為昏,直欲旋乾且轉坤。

試究根苗誰者子?星日烏一精一沐氏孫。

沐家孫子真奇傑,北靖胡塵南靖粵。

但願山河帶礪券書新,永俾金甌無少缺。

太祖便令鳴金收軍,諸將各自獻功。

只見那將也收船攏來,合兵一處。

太祖看了,不知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明朝開國演義》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詩曰:天生真主下塵阡,自是當機一著先《明朝開國演義》第015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