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殺氣橫空下赤霄,風塵卷地翠華遙《明朝開國演義》第025回 張德勝寧國大戰

明朝開國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明朝開國演義

明朝開國演義 - 第025回 張德勝寧國大戰

明朝開國演義

第025回 張德勝寧國大戰

詩曰:

殺氣橫空下赤霄,風塵卷地翠華遙。

龍呈潭水留巾幘,寧躍中天上斗杓。

劍血歲添崖傍草,旗風時擁海邊潮。

喜看寧國城邊傑,仍佩皇家紫綬貂。

卻說太祖正在潭中洗手,只見五條花蛇兒,攢聚到手邊來。

太祖暗祝說:

「若天命在予,還當一心依附於我!」便除下頭上巾幘,將五條蛇兒盛在巾內,恰喜他蜿蜿蜒蜒,聚做一處不動。

太祖正仔細觀看,那些值日將官,並李善長、劉基、宋濂一行人,騎著馬向前來迎。

太祖連忙將巾幘仍戴在頭上,路中備細說了前事,倏忽間已到府門,太祖偕眾上堂,解去衣冠,另換便服。

忽天空中雷雨大作,霹靂交加,望那巾幘中燁燁有光,頃間白龍五條,從內飛騰而去。

諸將的心,益加畏服。

以後如遇交戰,巾裡躍躍有聲,這也不題。

未及半晌,仍見天清月明,便同李善長、劉基、宋濂等晚膳。

杯箸方列,太祖便舉箸向劉基說:「先生能詩,可為我作斑竹箸詩一首。」

劉基應聲吟道:

一對湘江玉細攢,湘君曾灑淚斑斑。

太祖顰蹙說:「未免措大風味。」

基續韻云:

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張良一借間。

太祖大笑。

酒至數巡,卻下階淨手,看見階前菊花,太祖又說:「我也乘興做黃菊詩一首。」

遂吟與眾人聽道: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上黃金甲。

諸人敬服,稱讚說:「真是帝王氣概!」後來天兵俘士誠,殪友諒,克元帝,大約都在八九月間,亦是此詩為之讖兆。

當夜盡歡而罷。

次早商議出兵攻討之事,不題。

話分兩頭,卻說元順帝一日視朝,文武百官朝見禮畢,順帝對群臣說:

「目今大江南北,盜賊蜂起。

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復或失,不得安寧。

欲待命將出征,爭奈錢糧缺少,滿朝卿等,將何如處置?」

只見有御史大夫伍十八上前奏說:「今京師周圍,雖設二十四營,軍士疲弱,實可寒心,急宜選擇一精一勇,以衛京師。

若安民,莫先足食。

還宜降發帑錢,措置農具。

命總兵官於河南、河北,克復州郡,且耕且戰,方合古者寓兵於農之意。

又當委選廉能之人,副府、州、縣官之職,遮幾軍民得所,天下事尚可圖復。」

言方畢,武德將軍萬戶平章事朱亮祖出班奏說:「此法極善,但可行於治平的時節。

方今事屬急迫,還望速開府庫,以濟饑荒,方止得饑民思亂之事。」

順帝說:「若救濟饑民,開發府庫,使內帑告竭,何以為國?」

亮祖復奏說:「今郡縣貪一官酷吏,刻剝民脂,況以賦稅日增,天災四至,民生因為飢餓所苦,民貧則為盜賊,干戈焉得不起?望陛下聽臣之言,不然恐傾危立至矣。」

順帝聽了,顏色有些不喜。

右丞相撒敦便迎旨奏曰:「方今民頑,不肯納稅,倘或再發內帑,軍國之需,何以供之?此乃誤國之言。」

順帝因貶朱亮祖做寧國守禦,排駕回宮。

亮祖出朝,收拾行李家屬出京,取路向寧國府進發。

不一日,來到該管地方,吏民人等迎接了,不免有許多新官到任,參上司,拜賓客,公堂宴慶的行儀,亮祖一一的打發完一事,便問民間疾苦,千方百計,撫恤軍民。

時值深秋光景,忽一日乘興獨步後園,見空階明月,四徑清風,徘徊於籬菊之下,作歌曰:

秋風急兮寒露滴,秋日園兮寒蟬泣。

思鄉夢與角聲長,去國心同砧韻促。

氣貫虹霓恨逐波,時乎一奸一黨一奈如何。

空將滿腹英雄志,彈劍當空付與歌。

歌罷,縱步走過竹林邊,只見一個人也對了明月,在那裡口吟道:

銀燭輝輝四海圓,幾人得志幾人閒。

未思范老違天祿,欲效韓侯握將權。

節義有誰懷抱日,忠良若個手擎天?

茫茫大海沉魚鱉,何處堪容魯仲連。

朱亮祖聽罷大驚,思量決非以下人品,便向前問說:「壯士何人?」

那人望見便拜,回復道:「小人是此處館夫,姓康名茂才,字壽卿,蘄水縣人。

不知大人在此,有失迴避。」

亮祖就對他說:「你既有此奇才,何為甘心下賤!明日當以公禮見我,我當重用。」

茂才別了亮祖,自思:「我仕元做到江西參政,累建奇功,升為參知政事,見世務不好,因而歸隱。

那徐壽輝聞我賢名,數使人來迎我,我看他不足有為,潛匿到此。

近聞金陵朱公是命世之英,只是未有機會投納,幸聞徐達早晚來攻取寧國,我因托做館夫,獻城投降。

你區區一個守禦,如何重用得我!」便連夜逃脫而走。

且說亮祖次日早起,叫人去召館夫,只見驛司報說:「此人昨日夜間,不知何意,偷了匹馬,連夜逃去,尚未拿獲哩。」

亮祖沉思:「茂才是個有才無德的人。」

便對驛司說:「你可令人慢慢的訪問,再來回復。」

正說話間,探子報道:「金陵朱公命常遇春領兵來攻寧國,兵馬已將至城下了。」

亮祖便率兵一萬,勒馬橫槍,出到陣前。

朱陣上常遇春恰好迎敵。

兩個戰了五十餘合,亮祖佯敗退走,遇春卻驟馬趕來,被亮祖一槍刺著左腿,遇春負痛還營。

趙德勝因提刀接戰,力量不加,返騎而走,倒被亮祖獲去士卒七千餘人。

明日,亮祖復出城來戰。

驍將郭英持槍直刺過來,也戰有六十多合。

郭英也覺難敵,恰待轉身,那亮祖惹得火一性一衝天,便勒馬直追上來。

早有張德勝、趙德勝、耿炳文、楊璟四員虎將,拚力斗住。

郭英便抄兵轉來,五個人領了一精一騎,把亮祖鐵桶的圍將攏來。

那亮祖身敵五將,橫來倒去,竟不在他心上。

又戰有兩個時辰,恰好唐勝宗、陸仲亨,領了伏兵截他後路,見他們五個未即得勝,放馬跑入重圍喊殺。

七個人似流星趕月一般,密攢攢不放些兒寬鬆。

亮祖縱馬殺回本陣,方透重圍,冤家的馬一腳踏空,便蹶倒在地。

亮祖正跳出馬外,卻望城內早有一將砍倒了幾個把門的軍校,縱馬殺將出來,引入朱軍,都登城上擺列。

心中正慌,誰知一支箭颼地過來,恰中了左臂腕肘之上。

諸將奮力趕來,把亮祖活捉了馬上,余軍大敗。

常遇春領兵入城,一面撫恤軍民,一面請過開城投降的壯士,優禮相見,那知就是康茂才。

亮祖看見了茂才,便罵道:「你這賣國之賊,身為館夫,也受君上升斗之給,怎麼潛開城門投獻!」大喝一聲,把綁縛的繩索條條掙斷,便要奪刀來殺茂才。

卻幸得絆腳索尚不曾脫,眾將慌忙帶住。

郭英連捶了三鐵筒,亮祖方才不得近前。

常遇春喝令左右擁過亮祖到階,大怒罵道:

「匹夫無知,敢以槍來刺我,幸有護甲,不致重傷。

今日被拿,更有何說?」

亮祖對說:「二國交鋒,豈避生死!今事既如此,便殺我足矣,又何必與你言!」遇春聽了益加氣惱,叫左右快推出去斬首。

亮祖回身說:「大丈夫要殺就殺,何必發怒。

況既到你階前,任你凌一辱,雖怒何為?」

大步的向外面而走。

遇春見他勇壯,心中一時轉念說:「有如此不怕死的好男子,真也罕見!」便對諸將說:「不知亮祖可肯降否?」

畢竟後事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明朝開國演義》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詩曰:殺氣橫空下赤霄,風塵卷地翠華遙《明朝開國演義》第025回 張德勝寧國大戰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