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冬月薄暮,展被於榻而熾炭焉。方《聊齋誌異》董生

聊齋誌異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 - 董生

聊齋誌異

董生

,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

冬月薄暮,展被於榻而熾炭焉。

方將篝燈,適友人招飲,遂扃戶去。

至友人所,座有醫人,善太素脈,遍診諸客。

末顧王生九思及董曰:「余閱人多矣,脈之奇無如兩君者:貴脈而有賤兆,壽脈而有促征。

此非鄙人所敢知也。

然而董君實甚。」

共驚問之。

曰:「某至此亦窮於術,未敢臆決。

願兩君自慎之。」

二人初聞甚駭,既以為模稜語,置不為意。

半夜,董歸,見齋門虛掩,大疑。

醺中自憶,必去時忙促,故忘扃鍵。

入室,未遑爇火,先以手入衾中,探其一溫一 否。

才一探入,則膩有臥人。

大愕,斂手。

急火之,竟為姝麗,韶顏稚齒,神仙不殊。

狂喜。

戲探下體,則毛尾修然。

大懼,欲遁。

女已醒,出手捉生臂,問:「君何往?」

董益懼,戰慄哀求,願仙人憐恕。

女笑曰:「何所見而仙我?」

董曰:「我不畏首而畏尾。」

女又笑曰:「君誤矣。

尾於何有?」

引董手,強使復探,則髀肉如脂,尻骨童童。

笑曰:「何如?醉態蒙瞳,不知所見伊何,遂誣人若此。」

董固喜其麗,至此益惑,反自咎適然之錯。

然疑其所來無因。

女曰:「君不憶東鄰之黃發女乎?屈指移居者,已十年矣。

爾時我未笄,君垂髫也。」

董恍然曰:「卿周氏之阿瑣耶?」

女曰:「是矣。」

董曰:「卿言之,我彷彿憶之。

十年不見,遂苗條如此!然何遽能來?」

女曰:「妾適癡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

剩妾一身,煢無所依。

憶孩時相識者惟君,故來相見就。

入門已暮,邀飲者適至,遂潛隱以待君歸。

待之既久,足冰肌粟,故借被以自一溫一 耳,幸勿見疑。」

董喜,解衣共寢,意殊自得。

月餘,漸羸瘦,家人怪問,輒言不自知。

久之,面目益支離,乃懼,復造善脈者診之。

醫曰:「此妖脈也。

前日之死征驗矣,疾不可為也。」

董大哭,不去。

醫不得已,為之針手灸臍,而贈以藥。

囑曰:「如有所遇,力絕之。」

董亦自危。

既歸,女笑要之。

怫然曰:「勿復相糾纏,我行且死!」走不顧。

女大慚,亦怒曰:「汝尚欲生耶!」至夜,董服藥獨寢,甫一交一 睫,夢與女一交一 ,醒已遺矣。

益恐,移寢於內,妻子火守之。

夢如故。

窺女子已失所在。

積數日,董嘔血鬥余而死。

王九思在齋中,見一女子來,悅其美而私之。

詰所自,曰:「妾,遐思之鄰也。

渠舊與妾善,不意為狐惑而死。

此輩妖氣可畏,讀書人宜慎相防。」

王益佩之,遂相歡待。

居數日,迷惘病瘠。

忽夢董曰:「與君好者狐也。

殺我矣,又欲殺我友。

我已訴之冥府,洩此幽憤。

七日之夜,當炷香室外,勿忘卻。」

醒而異之。

謂女曰:「我病甚,恐將委溝壑,或勸勿室也。」

女曰:「命當壽,室亦生;不壽,勿室亦死也。」

坐與調笑。

王心不能自持,又亂之。

已而悔之,而不能絕。

及暮,插香戶上。

女來,拔棄之。

夜又夢董來,讓其違囑。

次夜,暗囑家人,俟寢後潛炷之。

女在榻上,忽驚曰:「又置香耶!」王言:「不知。」

女急起得香,又折滅之。

入曰:「誰教君為此者?」

王曰:「或室人憂病,信巫家作厭禳耳。」

女彷徨不樂。

家人潛窺香滅,又炷之。

女忽歎曰:「君福澤良厚。

我誤害遐思而奔子,誠我之過。

我將與彼就質於冥曹。

君如不忘夙好,勿壞我皮囊也。」

逡巡下榻,仆地而死。

燭之,狐也。

猶恐其活,遽呼家人,剝其革而懸焉。

王病甚,見狐來曰:「我訴諸法曹。

法曹謂董君見色而動,死當其罪;但咎我不當惑人,追金丹去,復令還生。

皮囊何在?」

曰:「家人不知,已脫之矣。」

狐慘然曰:「余殺人多矣,今死已晚;然忍哉君乎!」恨恨而去。

王病幾危,半年乃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聊齋誌異》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冬月薄暮,展被於榻而熾炭焉。方《聊齋誌異》董生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