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齋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莊子南華》04.人間世:心齋

莊子南華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莊子南華

莊子南華 - 04.人間世:心齋

莊子南華

04.人間世:心齋

心齋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顏回跟我們的觀念一樣,一聽就說:「老師呀,我家裡窮得不得了,不飲酒不吃葷已經幾個月了。

我這樣不是天天吃齋嗎?」

孔子自己也有這個經驗,「三月而不知肉味」。

要知道,不吃葷不代表不吃肉喲,那是兩回事。

葷是指五葷,又叫五辛,蔥、大蒜、大蔥、韭菜、辣椒。

佛家五葷都戒。

為什麼呢?這一類東西吃下去,刺激荷爾蒙的生長,尤其刺激一性一荷爾蒙的興奮,對修持很有妨礙。

中國古禮和印度古代文化一樣,不吃葷是指這五種東西刺激太大,並不是講不吃肉。

不過如果真持齋,當然包括了不殺生不吃肉。

你們在座學佛的注意啊,真正的持齋是怎麼樣,現在孔子有個道理: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孔子說你這樣怎麼算持齋呢?這是宗教的形式,拜一拜用,外部擺樣子的,好像已經齋戒沐浴了,這是假的。

真正的持齋,叫「心齋」。

這個要注意了,學佛的人到戒定慧三學成就,不過是「心齋」而已。

今天我們站在莊子的立場上,就等於當莊子的律師一樣替他辯護,把佛學儒家一概辯下去了,他們是被告,原告是莊子。

莊子所代表的中國文化說的「心齋」,就是佛家的修戒、修定、修慧,乃至於修到九次第定,證得菩提,不過是「心齋」成就而已。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顏回間:什麼叫「心齋」呢?孔子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這個方法等於是止觀法門,等於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所提倡的,走的奢摩他、毗婆捨那止觀的路線,也就是中國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提倡的小止觀六妙門。

研究一下就很奇怪了,莊子那個時候,佛教絕對沒有傳入中國,但他們修行都是同一個法門,這就是《列子》上面提到的:「西方有聖人出焉,東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莊子借孔子的嘴傳止觀的法門:「若一志,」「若」就是你,你如果心念專一起來,不要亂。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不要用耳朵來聽聲音,而用「心」來聽。

如果借用佛法來做比較,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代表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返聞聞自一性一,一性一成無上道。」

耳朵習慣於聽外界的聲音,不用耳朵來聽,把它回轉來,「返聞聞自一性一」,聽自己內在的心聲,內在的心聲不一定是心臟血液流行之一聲埃你要曉得,我們靜下來,譬如打坐的人,你以為是在打坐呀,莊子下面都說了,那是心裡面在講話,在開討論會,「不曉得這樣對了沒有?」

「嗯,剛才很像,可惜了,動了念頭。」

「不動念頭,啊,差不多了,已經成佛了。」

心裡頭都在講話,所以要回轉來,「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那麼「心」怎麼靜得下來呢?「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這個「氣」就是後世說的息,修止觀的數息。

息是什麼?實際上我們一呼一吸之間,有很短的一段是不呼不吸的,這個之間很難把握住,這個叫息。

莊子沒有用息這個名詞。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聽止於耳,」耳朵不起作用了,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所以叫他也不聽了,入定去了。

不像我們一般人,耳朵都向外面聽聲音。

「心止於符,」心裡面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

用中國古有的名詞,叫與「天心」符合了。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等於沒有呼吸了,身心內外一片虛靈。

「虛」是內心虛靈。

什麼叫「待物者」呢?跟外面物理世界還是相對有待的。

換句話說,昨天我們上了唯識課就知道,這個時候意識上的清靜,看起來好像空了,這是你意識上偏於空了,外面還是沒有空呀。

你空了我不空,我還站在你的前面,太陽照樣從東邊升起來,西邊落下去。

都還沒有空呀。

所以,雖然身心內外一片虛靈,還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

但是,第一步的修養,先達到內心的虛靈也就對了。

「唯道集虛。」

注意,這個「集」字務必要圈起來。

「集」就是累積,你把內心虛靈的境界,練習越久了,累積越久了,那麼達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

「虛者,」內心虛靈,你能夠做到內心意識不動,心靈很凝定,耳根不向外聽了,完全是返之內在了,「心齋也。」

這個才是內心真正的持齋了。

我們許多學佛的人受了「八關齋」戒,「八關齋」的「齋」就是內心虛靈,達到內心虛靈叫「八關齋」的成就,這個樣子才叫真正的持齋。

不是說過午不食就是持齋了,完全不是。

為什麼「八關齋」是過午不食呢?過午不食使人身一體的氣息容易虛靈,容易達到「心齋」的境界。

所以莊子借用孔子的嘴所講的這一段,不論儒家、道家、佛家、密宗、天台宗、華嚴宗,隨便那一樣,你融會貫通了,一通而百通,同一個道理不同的表示而已。

你到了「心齋」這個境界,初步的閉關可以了,不到這個境界不能閉關的啊,閉關會發瘋的。

孔子這一段講了「心齋」的道理,內聖修養的第一步傳了顏回。

但是我們要注意啊,孔子傳給顏回「內聖之道」這一段,為什麼不放在第一篇《逍遙游》裡面,也不放在《齊物論》和《養生主》,偏要放在內七篇的第四篇《人間世》裡面,什麼理由?很多同學想學禪宗參話頭,這就是禪宗,這就是個話頭。

青年同學參話頭,喜歡打妄想用心思,參話頭就是要你打妄想用心思。

你不妨在這裡用一下,去研究一下是為啥?我們出個題目放在這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莊子南華》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心齋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莊子南華》04.人間世:心齋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