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讀來,提起儒林外《儒林外史》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

儒林外史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 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

儒林外史

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

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讀來,提起儒林外史,最先想到的卻都是范進守制時的喬張作勢,以及他迫不及待夾起的那一粒大蝦元子。

竊以為,范進夾大蝦元子的動作,完全可以成為本書一切故事的縮略圖:做張做致,奉禮守法處幾乎騙過眾人,無奈作者妙筆一轉,賣出個破綻:大蝦元子,人家還是要吃的;大官,人家還是要做的。

滿口子曰詩雲舉業文章,究竟自己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唯提到名利二字,眼睛也亮了,口水也流一出來了,禮義廉恥統統不要了——當然,雖然當了婊一子,牌坊一定要立起來:畢竟立牌坊是當好婊一子的必要條件。

吳敬梓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幾乎「騙過眾人」,不到緊要關頭,一點破綻也不露,引得你以為進了桃花源,卻猛然飛來一筆,告訴你這裡頭其實無聊又齷齪。

特別是婁家二公子一段,一開頭寫來真真風一流韻事,二公子固然是人才,楊貢生雖然有些倒三不著兩,但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顯見著又是一次三顧茅廬,寫張鐵 臂也是豪爽好漢行徑,誰想到頭來不過一群呆子市儈之徒,非特蘧公子覺得沒趣,我們看了,也有一種被騙的氣憤。

至若蘧公子年少輕狂一場,最終也是苦苦舉業;匡超人孝感動天,最終變成忘恩負義之徒;鮑長卿忠厚好人,卻以鮑廷璽之齷齪收尾。

騙過眾人,卻也值得眾人一哭。

如何道貌岸然家風純樸,遇到大蝦丸子,不免還是要把筷子伸得又急又長。

書中的風一流人物,似乎公認非杜少卿莫屬。

少卿興許有些像作者本人(好玩的是,杜慎卿倒有些像作者的死對頭袁枚),因此書裡的描寫有種遲疑自矜之感。

至於文 人盛會之類的韻事,寫得實在不高明,像《海上花列傳》裡頭齊韻叟辦的那場PARTY,拿肉麻當有趣。

杜少卿當然好,卻不討我喜歡。

真正讓人感慨不已的,還是迂夫子馬純上馬二先生。

「馬二先生心好」,雖然讀的都是舉業文章,人也有些呆呆的,卻仍不失赤子之心,慈悲得一塌糊塗,恩人要幫,陌生人要幫,騙了他的人,能幫的也還是要幫。

最喜歡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這樣一個高大壯漢在人堆裡撞來撞去,滿眼是熟肉鋪子糕點店,自己窮,只好吃酥餅,也是津津有味,吃了個飽。

明明說女人不看他他 也不看女人,卻望見三個女人下船換衣服,連換的什麼花色*也看得清清楚楚。

西湖在他眼裡當然不是文人雅士那麼「濃妝淡抹總相宜」,卻實實在在,一派市井繁 華,讀來不覺得可厭,只覺得可親。

無怪乎馬二先生面對景蘭江之流坦坦蕩蕩,原來是眼裡心裡有這麼美好的人世。

可惜這一番遊玩,卻讓他認識了匡超人。

好心不得好報,其實算不得什麼,讓人絕望的的是好心卻種下惡果。

匡超人當初必定伶俐純樸,最終卻也不過如此。

那麼我們批判什麼?是科舉讓珍珠變成了死魚眼睛,還是知識讓水晶化為石塊?

可是沒有科舉,沒有知識,還是有匡超人。

說到底,也許還是欲|望。

也許還是讓范進欲罷不能的那一枚大蝦元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儒林外史》譴責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讀來,提起儒林外《儒林外史》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