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菜根譚》遠害全身 韜光養德

菜根譚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菜根譚

菜根譚 - 遠害全身 韜光養德

菜根譚

遠害全身 韜光養德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韜光:韜,本義是劍鞘,引申為掩藏。

韜光是掩蓋光澤,比喻掩飾自己的才華。

蕭統《陶靖節集序》說:「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遠害全身:遠離禍害,保全一性一命。

養德:修養品德,諸葛亮《誡子書》說:「君子之行,以靜養身,以儉養德。」

不論如何完美的名譽和節一操一,不要一個人獨佔,必須分一些給旁人,才不會惹起他人忌恨招來災害而保全生命安全;不論如何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能完全推到別人身上,要自己承擔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掩藏自己智能而更多地修養品德。

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知道居功之害。

同樣對那些可能玷污行為和名譽的事,也不應該全部推諉給別人。

據《史記》載:在魯哀公十一年那場抵禦齊國進攻的戰鬥中,右翼軍潰退了,孟之反走在最後充當殿軍,掩護部隊後撤。

進入城門的時候,他鞭子一抽一打馬匹,說道: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不快。

他這樣做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功勞。

從消極方面說,人立身處世,不矜功自誇,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

韓信是漢朝的第一大功臣:在漢中獻計出兵陳倉,平定三秦;率軍破魏,俘獲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說;破趙,斬成安君,捉住趙王歇;收降燕;掃蕩齊;歷挫楚軍。

連最後垓下消滅項羽,也主要靠他率軍前來合圍。

司馬遷說:漢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韓信打下來的;項羽,是靠韓信消滅的。

但是,功高震主,本來犯了大忌,加上他又不能謙退自處,看到曾經是他的部下的曹參、灌嬰、張蒼、傅寬等都分土封侯,與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難免矜功不平。

樊噲是一員勇將,又是劉邦的姨夫,每次韓信訪問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韓信一出門,就要說:我今天倒與這樣的人為伍!這樣,終於一步步走上了絕路。

後人評價說,如果韓信不矜功自傲,不與劉邦討價還價,而是自隱其功,謙讓退避,劉邦再毒,大概也不會對他下手吧?當然,對韓信的遭遇,這種看法是否恰當、公允,或者,是否還有別的公正的評價,這裡姑且不論。

但韓信的態度、遭遇的確是一個教訓,也尤其使有才有功者在這個問題上深思猛醒!從歷史上看歷代君主多半都是開國功臣,但功高震主者則有亡身危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菜根譚》蒙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連載:菜根譚的智慧作者:黃傑星出版《菜根譚》遠害全身 韜光養德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