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救起幼主者,乃侍御官彭義也。幼主半晌方醒,義泣奏曰:「《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殘唐演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 - 《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時救起幼主者,乃侍御官彭義也。

幼主半晌方醒,義泣奏曰:「不如從李崧之議,即便遣使,見契丹主乞降。」

幼主差李崧繼表章,逕到契丹主營中,奏曰:孫男石重貴,禍至神惑,運盡天亡,情願乞降,以全生靈。

今特奉表大皇帝行營,早整車駕,孫男臣伏道以俟,早賜炳照。

契丹主看畢大怒,罵道:「晉主負盟背義,吾必斬之,方消此恨!」令將李崧監在營中。

退入帳後,有述律太后,見契丹主怒,乃勸道:「今便將幼主殺之,爾亦不能為中國之君也,不若准其納降,回兵歸國。」

契丹主自思所言有理,即放李崧,叫晉主準備來降。

李崧回見幼主,將契丹主言語奏知,晉主只得領群臣迎接契丹主進城,走馬登殿。

幼主率群臣,拜伏階下。

契丹主叫手下將石重貴脫一去袍,只穿素服,發去封禪寺聽候。

拿過景延廣,契丹主怒恨,指著罵道:「致兩國不和,皆爾所為也!」令將檻車囚起,延廣受辱不過,夜間用手插一入咽喉而死。

歸殺桑維翰,契丹主憐他是個忠臣,令人葬之於城東。

卻說晉幼主與太后被監寺內,餓了數日,太后使人問僧求食,僧曰:「遼兵四下看守,要害你母子,不敢獻食。」

俄有使報,契丹主降封晉主為負義侯,同太后徙居黃龍府,即日就行。

晉主在位五年,自高祖至是,凡二帝,一十二歲而亡。

按史臣斷曰:齊王捨桑維翰之忠謀,信景延廣之狂策。

內政不修,而外挑強胡,自一陽一城一捷之後,顧謂國勢無虞,驕奢益甚,四方貢獻,皆歸內府。

廣置宮室,崇飾後一庭,賞賜伶優,多寡無算。

委任馮玉,倚勢弄權,賂遺輻輳,朝政日壞。

當旱蝗水潦,國脈如線之時,方且遣使括民之谷,括民之財。

迨夫契丹入寇,境內皇皇,猶調鶯御苑,排阻人言,遂使哭聲振天,橫一屍一蔽野,其君束手就縛,其臣計籌伏辜,跡其人謀,豈不幸哉!

麗泉讀此,有詩歎云:

稱臣割地非天命,晉祖當年孕禍胎,

維翰遜辭延廣阻,身亡國滅可哀哉!

是時,東方群盜蜂起,互相為亂,契丹主乃召晉朝百官諭之曰:「不意中國之人,難制如此,今天時炎熱,不如引兵北歸,別有良策守此地耳!」乃以蕭翰為節度使,留守洛一陽一,即日拔寨而歸。

晉之文武諸司從者數千人,盡載府庫金寶以行。

遠近之人,見者無不下淚。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桑維翰非有他策,不過勸帝稱臣謝過,割關以增賂耳!此但可以救目前之危,終不足以弭異日之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殘唐演義》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時救起幼主者,乃侍御官彭義也。幼主半晌方醒,義泣奏曰:「《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