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嚴密地說,就是廣泛摘抄群籍,分門別類地編輯而成的工具《千古之謎》最早的「類書」是哪一部?

千古之謎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千古之謎

千古之謎 - 最早的「類書」是哪一部?

千古之謎

最早的「類書」是哪一部?

類書,嚴密地說,就是廣泛摘抄群籍,分門別類地編輯而成的工具書。

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等,直到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

這些書不僅可供舊時學人查閱各種資料,能起今天「百科全書」的作用,而且所摘錄的古書多半已經亡佚,所以在現代更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可是,類書的起源在什麼時候,是哪一部書,卻還是文獻學家爭論未定的問題。

一般認為,類書起源於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所敕編的《皇覽》。

《三國誌。

魏志。

文帝紀》:「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

又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號曰《皇覽》。

「皇覽,就是」皇王省覽「的意思。

後來唐太宗因為書籍太多,難於遍讀,遂命蕭德言等撰集《群書治安》,也是這種辦法,只是體例有所不同。

所以宋代王應麟《玉海》卷五十四說:」類事之書,始於《皇覽》。

「可惜這部書早已亡佚,到了唐代,只存何承天、徐一愛一兩家的抄本;宋代則連這兩種抄本也都散失。

後來雖有輯本,更是少得可憐。

正因為這部書早已亡佚,後人未能見到,所以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衢本)卷十四說:「齊、梁間士大夫之俗,喜征事以為其學淺深之候,梁武帝與沈約征票事是也。

類書之起,當在是時。」

將類書的起源推遲到六朝,這是第二種說法。

但在後來,又有將它推前到戰國末期的,並且認為《呂氏春秋》才是類書所托始,其說起於清代汪中的《述學。

補遺》。

接著,輯佚名家馬國翰又推廣此意,以為「類書之源,開於秦,衍於漢」,從《呂氏春秋》直到《淮南子》和劉向的《洪範五行傳記》、《新序》、《說苑》都是類書。

(見《玉函山房文集》卷三)這是第三種說法。

這兩種說法尤其是第三種說法自然要引起爭議,並且得出另一種結論,最有代表一性一的是當代著名的文獻學家張舜徽。

他在《清人文集別錄》卷十五中既以「國翰學殖浮淺,文尤庸劣」,更以「國翰此言,乃由乎不明古書體例而致謬戾耳」。

最後的結論是:「類書之起,昉於明分部類,據物標目,蓋必推《爾雅》為最先。」

又在《中國文獻學》中說:「談到中國的類書,應該從《爾雅》算起。

至於由最高統治者組織人力,編纂類書,以供自己閱覽,那才是從魏文帝時的《皇覽》開始的。」

這是第四種說法。

不過,對張舜徽的這個意見也有不同看法的。

例如胡道靜的《中國古代的類書》雖承認「此說有其『類書起源論』的一部分道理」,但「不能視《爾雅》、《呂覽》即為類書」。

只有劉葉秋的《類書簡說》即上溯《爾雅》,並謂「它的分門別類的體例,實開後代類書之先河」。

而吳楓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則只主張應從《皇覽》開始,不雜他說。

因此,類書到底應斷自何

時何書,像古代辭書一類的《爾雅》和古代子書一類的《呂氏春秋》,是否也能夠視為「類書」,或者說「實開後代類書之先河」,還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索的課題。

(錢劍夫)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千古之謎》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類書,嚴密地說,就是廣泛摘抄群籍,分門別類地編輯而成的工具《千古之謎》最早的「類書」是哪一部?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