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山川擾擾戰爭時,渾似英雄一局棋《說岳全傳》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

說岳全傳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說岳全傳

說岳全傳 - 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

說岳全傳

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

詩曰:

山川擾擾戰爭時,渾似英雄一局棋。

最好當機先一著,由他詐偽到頭輸。

話說岳元帥獨自一人,帶了張保悄悄出了營門,往康郎山左近,把山勢形狀,細細觀看了一番。

復身回營,對眾弟兄道:「我觀康郎山前靠邵陽湖,山勢險峻,雖有百萬之眾,一時難以破他。

況且余化龍武藝高強,本帥久聞其名。

待我明日與他交戰,賢弟們只可旁觀,不可助戰。

待我收伏了他,方能破得此山!若不然,徒然虛費錢糧,遷延時日,究竟無益也。」

眾將俱各領命,各自歸營安歇。

到了次日,岳元帥齊集眾將,只聽得撲通通三聲大炮,出了營門,一路上咕鼕鼕戰鼓齊鳴,帶領大軍直抵康郎山下。

各將官齊齊的擺齊隊伍,在後邊觀看。

那邊小嘍囉飛報上山!余化龍聞報,即引眾嘍囉下山來迎敵。

兩邊軍士射住陣腳。

旗旛開處,閃出那岳元帥立馬陣前,問道:「來將何名?」

余化龍道:「本帥余化龍便是!來者莫非就是岳飛麼?」

岳飛道:「然也!你既知本帥之名,何不下馬歸降?待本帥奏聞天子,不失封侯之位。」

余化龍大笑道:「岳飛,我久聞你是個英雄好漢,可惜你不識天時。

宋朝臣一奸一君暗,氣數已盡;二帝被擄,中原無主。

不若歸順我主,重開社稷,再立封疆,豈不為美?你若仗一己之力,欲要挽回天意,恐一旦喪身辱名,豈不貽笑於天下乎?請自三思。」

岳飛道:「將軍之言差矣!我宋朝自太祖開基,至今已一百六七十年,恩深澤沛。

偶為一奸一臣誤國,以致金人擾亂。

今人心不忘故主,天意不肯絕來。

是以我主上神祐,泥馬渡江,正位金陵,用賢任能,中興指日可待。

我看將軍堂堂一表,抱負才能,不能為國家棟樑,甘作綠林草寇,是為不忠;既不能揚名顯親,反至玷污清白,是為不孝;荼毒生靈,殘害良民,是為不仁;但知康郎山之英雄,不知天下之大,豈無更出其右,一旦失手,辱身敗名,是為不智。

將軍空有一身本事,『忠孝仁智』四樣俱無,乃是庸人耳,反說本帥不知天命耶!」

這一番話,說得余化龍羞慚滿面,無言可答,只得勉強道:「岳飛,我也不與你鬥口。

你若勝得我手中的槍,我就降你;倘若勝不得我,也須來歸降我主。」

岳爺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若添一個小卒助戰,就算我輸。

但是刀對刀,槍對槍,不許暗算,放冷箭,就為不好漢。」

余化龍說聲:「妙啊!這才是好漢!且與你戰三百合看。」

就舉虎頭槍來戰岳爺,岳爺把瀝泉槍一擺,二馬相交,雙槍並舉。

這一個似雪舞梨花,那一個如風擺柳絮。

果然好槍,來來往往,戰有四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余化龍架住岳元帥的槍,叫一聲:「少歇!岳飛,你果然好本事,今日不能勝你,明日再戰罷!」兩邊各自鳴金收軍。

岳元帥回至營中坐定,對眾弟兄道:「余化龍槍法,果然甚好。

若得此人歸降,何愁金人不平乎?」

眾兄弟亦各稱讚:「果然好槍法。」

當夜閒話不提。

到了次日,余化龍仍舊領兵下山,這裡岳元帥也領兵出營。

余化龍道:「岳飛!本帥昨日與你未決雌雄,今日必要擒你。」

岳爺道:「余化龍!且休誇口,今日與你見個高下。」

二人舉槍又戰。

果然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個又戰了一日,不分勝敗。

岳元帥把槍架住,叫一聲:「余化龍,天已晚了,若要夜戰,好命軍士掌燈;若不喜夜戰,且自收軍,明日再戰。」

余化龍道:「且讓你多活一一夜,明日再戰罷。」

兩下鳴金收軍,各自回營。

至第三日又戰,至午後,尚無高下。

余化龍暗想:「岳飛果然本事高強,怎能勝得他?必須用我神鏢,方可贏得。

但在眾人面前打倒他,只說我暗算,損我威名;不如引他到山後無人之處,打他便了。」

余化龍算計已定。

虛幌一槍,叫一聲:「岳飛,本帥戰你不過了!」回馬便望山左敗去。

岳爺想:「他槍法未亂,如何肯敗,其中必有緣故。」

便喝一聲:「余化龍,隨你詭計,本帥豈懼了你?」

就拍馬趕上,追至山後邊。

余化龍見岳飛追來,撥回馬又戰了七八個回合,回馬又走。

岳爺又迫下去。

余化龍暗暗取出金鏢,扭轉身軀,喝聲:「著!」一鏢打來,岳爺笑道:「原來這般低武藝。」

把頭望左邊一偏,這鏢卻打個空。

余化龍又發一鏢打來,岳爺往右邊一閃,這一枝鏢又打不著。

余化龍著了慌,簌的一聲,又將第三枚鏢望岳爺心窩裡打來。

岳爺把手一綽,接在手中道:「余化龍,你還有多少?索一性一一齊來。」

余化龍道:「岳飛,你雖接得我的鏢,你也奈何不得我。」

岳爺道:「也罷,本帥雖沒有用過這般暗器,今日就借你的來試試看。」

就將手中鏢望余龍化頭上打來。

余化龍一手接住,又望岳爺打來。

岳爺又接住,又望余化龍打來。

兩個打來打去,正好似織女穿梭一般。

岳爺接鏢在手,叫一聲:「余化龍,你既自負英雄,能識天命,仗你平生本事尚不能勝本帥一人,何況天下人之大,豈無更勝如本帥的麼?何不下馬歸降,去邪歸正,以圖富貴乎?」

余化龍道:「岳飛,你休得大言,叫我下馬。

你若拿得我下馬,我就降你;若不能拿我,怎肯服你?」

岳元帥大喝一聲:「本帥好意勸你,你卻不聽,快下馬者!」一聲喝,一鏢打來。

余化龍但防了上下一身一子,卻不曾防得岳爺一鏢將余化龍坐馬項下的掛鈴打斷。

那馬一驚,跳將起來,把余化龍掀翻在地。

岳爺跳下馬來雙手扶起,說道:「余將軍,這馬未曾臨過大陣,請換了再來決戰。」

余化龍滿面羞慚,跪下道:「元帥真是天神!小將情願歸降,望元帥收錄!」岳爺道:「將軍若果不棄,與你結為兄弟,同扶宋室江山。」

余化龍道:「小將怎敢?」

元帥道:「本帥一愛一才如命,何必過謙?」

二人就撮土為香,對天立誓。

岳元帥年長為兄,余化龍為弟。

岳爺道:「賢弟,我只假做中了你的鏢敗轉去,在從人面前再戰幾合,以釋你主之疑。」

余化龍道聲:「遵命。」

二人復上馬,岳爺前邊敗下,余化龍隨後追來。

到了戰場之上,岳爺大叫,眾兄弟,我被一奸一賊打了一鏢,你們快來助戰!」那時湯懷、張顯、王貴、牛皋等眾將一齊上前。

余化龍略戰幾合,寡不敵眾,敗回山去,見了兩個頭領稟道:「小臣詐敗,哄騙岳飛追趕,被我金鏢打傷,正要擒獲。

誰知他那裡將眾人多,一齊助戰,殺他不過。

明日必須主上親自出馬,必然大勝也。」

羅輝對萬汝威道:「休怪元帥,一人怎敵眾手?明日與御弟親自出馬擒他便了。」

不說二賊計議出戰之事。

且說岳元帥收兵回營,眾弟兄只道岳爺真個著了鏢,俱來問安。

岳爺假說:「被他暗算,幾乎失手。

幸虧打中了手指,不曾受傷。」

正在談論,忽有探於來報:「今金兀朮差元帥斬著摩利之領兵十萬,來打藕塘關,駙馬張從龍領兵五萬,攻打汜水關。

十分危急,請令定奪!」元帥賞了探子牛酒銀牌,吩咐再去打聽,探子謝賞自去。

岳元帥心中好不納悶,對眾將道:「湖寇未平,金兵又到,如之奈何?」

眾將俱各袖手無計。

忽見楊虎上前稟道:「末將曾與萬汝威有一拜之交,他往往約我同奪宋朝天下,不若待末將前去將利害之語,說他歸降,未知元帥意下如何?」

岳爺大喜道:「若得將軍肯為國家出力,實乃朝廷之福也!但要小心前往,本帥專候好音。」

楊虎領令出營。

到了次日,萬汝威與羅輝傳令眾嘍囉緊守三關,專候二位大王親自下山與岳飛決戰。

且說楊虎不走旱路,自到水口,用十二名水手,駕著一隻小船,竟往水寨而來。

小嘍囉報知二位大王,隨令上山,相見已畢。

萬汝威道:「賢弟有一身本事,兼有太湖之險,怎麼反降順了岳飛?今來見我,有何話說?」

楊虎道:「不瞞兄長說,小弟在太湖有大炮無敵,水鬼成群,花普方等勇將無數,西山糧草充足,被岳飛一陣殺得大敗。

蒙他一愛一才重義,收錄軍前,奏聞天子,恩封統制之職。

故今特來相勸二位大哥,不如歸宋,必定封妻蔭子。

不知二位大哥意下如何?」

萬汝威聽了,不覺勃然大怒,喝聲:「推去砍了!」左右方欲動手,余化龍慌忙跪下道:「大王刀下留人。」

大王道:「這等無志匹夫,自己無能,屈膝於人,反敢胡言來惑亂我的軍心,留他怎麼?」

余化龍道:「大王前曾有思於楊虎,今日斬了他,豈不把往日之情化為烏有?」

萬汝威道:「既如此,趕下山去。

若在軍前拿住,決不輕耍」楊虎抱頭鼠竄,下山來至水口。

那來的小船空空的並無一人,只因萬大王將楊虎綁了要殺,這十二個水手不敢下船,急急的從旱路逃回,報知岳元帥去了,所以只剩了一隻空船。

楊虎只得央及幾個小嘍囉,相幫搖回本營上岸,叫小嘍囉哲在營門外等候:「待我見過元帥,取銀錢相送。」

楊虎進營,來見元帥。

元帥道:「方纔水手逃回,說你被賊人斬首。

今日安然回來,必然歸順了賊寇,思量來哄本帥,與我把這匹夫綁去砍了!」楊虎大叫道:「小將恐元帥動疑,故將送來的小嘍囉留在營外。

求元帥叫來問他,便知小將心跡了。」

元帥令喚小嘍囉進來,一齊跪下。

元帥問道:「你們還是邵陽湖賊人,還是鄉間百姓被他擄來的?」

那些嘍囉要命,皆說道:「我們是良家百姓,被這位將軍擄捉來的。」

元帥微微笑道:「如今還有何辯?快快推出去斬了!這些既是鄉下子民,放他去罷。」

那幾個嘍囉叩頭謝了,慌忙跑回山上去報信了。

且說這裡將楊虎綁出營來,那些帳下眾將,見事情重大,不敢出言,只有牛皋叫一聲:「刀下留人!」過來跪下稟道:「楊虎私通賊寇,雖則該斬,但無實證,未定真假。

求元帥開恩,饒他一性一命。」

元帥道:「既是牛將軍討情,饒了死罪,捆打一百。」

牛皋起初聽見說「饒了」,甚是歡喜;及至說要「捆打一百」,想道:「倒是我害了他了!若是殺頭,痛過就完了。

這一百棍子,豈不活活打死,反要受這許多疼痛!」欲待再上去求,又恐動怒。

看看打到二十,熬不住了,只得又跪下稟道:「做武將的人全靠著兩條腿,若打壞了,怎生坐馬?牛皋情願代打了八十罷。」

元帥道:「既如此,饒便饒了,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那個敢保他?」

兩邊眾將並沒個人答應。

還是牛皋上來道:「小將願保。」

岳元帥道:「你既肯保,寫保狀來。」

牛皋道:「我是寫不來的,湯二哥,煩你代我寫罷了!」湯懷道:「你既肯捨命保他,難道不替你寫?」

隨即寫了保狀,叫牛皋畫了押,送上元帥。

元帥就叫牛皋帶了楊虎回營。

眾將各各自散。

楊虎謝了牛皋,叫家將:「取我的行李來,到牛老爺營中安歇。」

牛皋道:「我若怕你逃走,也不保你了。

請自回營將息去。」

楊虎道:「承兄厚情,何日得報。」

遂辭了牛皋,回到自己營中,坐定想道:「元帥打我幾下何妨,但是也該訪問個明白才是。

怎麼糊糊塗塗的屈我?」

正在懊惱,忽見家將悄悄稟道:「元帥有機密人求見。」

楊虎隨命:「喚他進來。」

家將出來引那人到跟前跪下,將密書呈上。

楊虎拆開看了,就取過火來燒了,對來人說:「我曉得了。」

來人叩頭辭去。

楊虎就將藥湯洗淨棒瘡,取些酒來吃得醉了。

睡了半夜,到得五更,起來向家將說道:「我要往一個地方走走,須得兩日方回。

爾等緊守營寨,不必聲張,只說我在後營養病,諸事不許通報!」家將領命。

那楊虎悄悄出了營門。

上馬加鞭,獨自一人望康郎山來。

到得山前,天已大明,高叫道:「楊虎求見大王。」

守山峻羅報知萬大王。

大王命:「宣他進來!」楊虎來到大寨,見了萬汝威跪下哭道:「不聽大王之言,幾乎喪了一性一命!叵耐岳飛叫我來說大王歸順,回去要斬。

幸虧牛皋保救,打了數十,情實不甘,逃到此間。

望大王念昔日之深情,代楊虎報了此仇,雖死無恨。」

萬大王就命軍士看驗棒瘡,果然打得凶狠。

萬汝威忽然大喝一聲:「楊虎,你敢效當年黃蓋獻『苦肉計』麼?」

楊虎大叫道:「我此來差矣!」就在腰間拔一出劍來要自刎。

萬汝威慌忙下坐,雙手扶住道:「孤家與你相戲,何得認真?你若早聽孤言,也不致受苦了。」

就吩咐余化龍:「可代孤之勞,引御弟到營中去將養棒瘡,治酒款待。」

化龍得令,同楊虎回到本營,將藥敷好,然後坐席飲酒。

余化龍暗想:「楊虎朝秦暮楚,是個反覆小人。」

飲酒之間,便嘲他一句道:「將軍前日來勸吾主降宋,怎麼今日反降了我主?真個凡事不可預料也!」楊虎道:「將軍不知,楊虎此來,也只為能順天時、結好漢,鏢打穿梭義弟兄耳!」余化龍聽了此言,大驚失色,忙叫左右從人迴避。

這些服侍人役,一齊退後。

化龍問道:「將軍此言,必有所聞。」

楊虎回顧四下無人,便道:「實不相瞞,目今金兵攻打淚水、藕塘兩關,元帥不得分兵,心中憂悶,故著小弟行此苦肉之計,前來幫助將軍成功。」

余化龍大喜道:「將軍真是英雄!不才有眼不識,抱慚實甚!」兩個說得投機,各人吃得大醉方歇。

丟下一邊。

且說那日早晨,牛皋坐在營中,小校來報道:「楊虎逃走了!」牛皋聽了,心中好不懊惱:「這個狗頭,果然害我!」只得來見元帥道:「楊虎夜間走了,不知去向,特來領罪。」

元帥道:「我也不管,就命你去拿來贖罪!」牛皋得令,帶領五千人馬,來到康郎山下,大聲叫喊:「楊虎狗頭,快快出來見我!」嘍囉報上山去,萬汝威就命楊虎下山迎敵。

楊虎道:「小將虧得牛皋保救,不好下手,求大王別遣良將。」

余化龍道:「待小將即去擒來。」

萬汝威道:「就命汝去!孤家即去邀請羅大王同來山頂觀戰。」

余化龍一聲:「得令!」即帶領嘍囉衝下山來,大喝一聲:「牛皋,你是我手下敗軍之將,又來做什麼?」

牛皋道:「可恨楊虎這賊,我救了他的一性一命,反逃走了來害我。

快快叫他出來,待我拿他去贖罪!」余化龍道:「楊虎今早來投降了,大王認為弟兄,十分榮貴。

你不苦也降了我主,待我在主公面前保奏,也封你做個大官何如?」

牛皋道:「放你一娘一的屁!我是何等之人,肯來降你?照爺爺的鑭罷!」擋的一鑭,望余化龍腦門上打來。

余化龍舉槍架開鑭,搭上手,戰了五六個回合。

牛皋招架不住,敗回陣來。

余化龍也不追趕,鳴金收軍,上山來見兩上頭領。

正在商議退兵之策,忽報:「岳飛差人來下戰書!」羅、萬兩個拆開觀看,上邊寫道:大宋掃北大元帥岳,書諭萬汝威、羅輝知悉:汝等無能草寇,蟻聚蜂屯,縮首畏尾,豈能成事?若能戰,則親自下山,決一雌雄;若不能戰,速將楊虎獻出,率眾歸降。

我皇上體上天好生之德,決能饒汝殘生。

若待踏平山寨,玉石不分。

早宜自裁,勿遺後悔!羅輝、萬汝威看了大怒,即在原書後面批定「來日決戰」,將來人趕下山去。

兩邊各自歇息了一一夜。

次日,岳元帥率領眾將帶領大兵,直至康郎山下,三聲炮響,列成陣勢。

羅、萬二頭領亦領眾嘍囉下山,擺得齊齊整整。

又是一聲炮響,岳元帥立馬陣前,羅輝、萬汝威亦出馬來,余化成、楊虎跟在後面。

牛皋見了楊虎,用手指著罵道:「你這無義匹夫,今日我必殺你!」這萬汝威拍馬上前一步,叫一聲:「岳飛,你空有一身本事,全然不識天時!宋朝氣運已終,何苦枉自費力,保著昏君?若不降順孤家,今日誓必拿你。」

岳元帥道:「你二人若是知機,及早歸降,以保一門一性一命。

如若執迷,一性一命只在頃刻也!」羅輝大怒,叫一聲:「誰人與我拿下岳飛?」

余化龍道:「我來拿他!」手起一槍,將萬汝威刺於馬下。

楊虎手起刀落,將羅輝砍為兩段。

元帥即令搶山,這一聲吶喊,眾將士一齊上山,砍的砍了,走的走了,願降者齊齊跪下。

余化龍招撫余一黨一,殺了二賊家小,收拾錢糧下山,一同元帥回營。

此時眾將方知楊虎獻的苦肉計。

牛皋道:「這樣事,也不通知我一聲,只拿我做呆子。

下回打死,我也不管他閒事了。」

當日大排筵席,合營眾將慶賀,不提。

明日元帥升帳,眾將參見已畢。

元帥就令牛皋帶領本部五千人馬,為第一隊先行,星夜前去救汜水關;余化龍、楊虎二人領兵五千,為第二隊救應。

三人領令去了。

元帥將降兵入冊,錢糧入庫,命地方官收拾寨柵船隻。

一面寫本進京報捷,保奏余化尤為統制,然後起兵往汜水關進發。

再說牛皋兵至汜水關,軍士報道:「汜水關已被金兵搶去了。」

牛皋道:「既如此,孩兒們奪了關來吃飯。」

三軍吶聲喊,到關下討戰,番將出關迎敵。

兩下列齊軍士,牛皋道:「番奴通下名來,好上我的功勞簿。」

番將道:「南蠻聽者,俺乃金邦老狼主的駙馬張從龍便是。

你這南蠻既來尋死,也通個名來。」

牛皋道:「你坐穩著,爺爺乃是總督兵馬掃金大元帥岳爺部下正印先鋒牛皋老爺便是。

且先來試試老爺的鑭看。」

耍的一鑭,就打將過來。

張從龍使的是兩棲八楞紫金錘,搭上手,戰不到十二三個回合,那張從龍的錘重,牛皋招架不住,撥轉馬頭,敗將下來,大叫:「孩兒們照舊!」眾軍士果然吶喊一聲,亂箭齊發。

張從龍見亂箭射將來,只得收兵轉去。

牛皋敗陣下來,在路旁紮住營寨。

到了次日,余化龍、楊虎二將到了,問軍士道:「為何牛爺下營在路旁?」

軍士回稟說是:「一到就搶關,打了敗仗。」

楊虎對余化龍道:「我們且安下營寨,同你前去看看他。」

不一時安下營寨。

余化龍同了楊虎走到牛皋營前,守營軍士忙要去通報。

楊虎道:「與你家老爺是相好弟兄,報什麼!」竟自進營。

那軍士伯的是牛皋一性一子不好,如飛進去報道:「余。

楊二位將軍到了。」

牛皋大怒道:「由他到罷了,報什麼?」

軍士嚇得不敢則聲,走將開去。

牛皋又罵道:「楊虎這狗男一女,自己要功勞,卻鬼頭鬼腦的哄我。

我以前每次出兵,俱打勝仗。

自被他的賊元帥花普方在水中淹了這一遭,出門就打敗仗。」

那余、楊二人剛剛走進來,聽見他正在那裡罵,就立定了腳,不好走進去,悄悄的出營。

楊虎道:「他自己打了敗仗,反抱怨我們。」

余化龍道:「我們去搶了汜水關,將功勞送與他,講和了,省得只管著惱,如何?」

楊虎道:「說得有理。」

回到營中,吩咐眾軍士,吃得飽了,竟去搶關。

正是:

康郎已決安邦策,汜水先收第一功。

不知二人搶關勝敗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說岳全傳》古典俠義小說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詩曰:山川擾擾戰爭時,渾似英雄一局棋《說岳全傳》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