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白話文
袁宏傳
袁宏字彥伯,祖父袁猷曾任侍中,父親袁勖,為臨汝縣令。
袁宏有超人才華,文章造詣絕佳,曾作詠史詩,意在寄托個人抱負。
他自幼孤貧,以運輸租佃為業。
當時謝尚駐鎮牛渚,乘秋夜月色,貿然著民服與隨從蕩游江上,恰值袁宏在一小船中誦詩,朗誦清晰悅耳,辭藻富有文采,於是謝尚泊舟傾聽很久,派人去探問。
回報說:「是袁臨汝令郎詠詩。」
這就是上述詠史之作。
謝尚及從人興致勃勃,邀請袁宏登上自己的船同他談論,自夜達旦未眠,從此聲譽日漸傳開。
謝尚任安西將軍、豫州刺史,召引袁宏參謀其軍事。
接著陞遷他為大司馬桓溫府記室。
桓溫佩服他的文筆,委以主管文書的書記。
後作《東徵賦》,賦末稱頌渡江南遷的德高望眾名流,惟獨未寫桓彝。
其時伏滔早在桓溫府,又與袁宏友好,極力勸他補敘,袁宏卻笑而不答。
桓溫知道此事後非常氣忿,但又考慮到他是一代文學巨匠,不打算派人挑明責問。
後游青山醉飲歸來,命袁宏與他同車,從屬多為袁宏擔憂。
行了數里,桓溫質問袁宏:「聽說你寫了《東徵賦》,對前輩賢良多有讚譽,為什麼沒有寫到家父呢?」
袁宏答道:「對尊大人稱頌不是下官敢獨行的,因為來不及向您請示,所以不敢宣揚。」
桓溫懷疑不是實話,又問:「你打算用什麼言辭?」
袁宏立即答道:「風度識見甚彰明,有的要搜集,有的要引薦,人雖然可以死去,道義卻不可淪喪,尊翁的節一操一,信守道義是公認的。」
於是桓溫泣而不言。
袁宏賦也未述陶侃,侃子胡奴在一密室拔刀質問袁宏:「我父功勳那麼顯著,你的賦辭何故忘忽未言呢?」
袁宏一時不知所措,答道:「我已充分頌述尊大人,怎麼說無辭呢?」
於是又道:「一精一金出於百次淘汰,所割必斷,建功以挽救時局,在職常思肅清戰亂,長沙郡公的功勳,被史冊讚頌。」
胡奴收刀不再追問。
袁宏隨桓溫北伐,作《北徵賦》,為相同文體中之佼佼者。
他曾與王王旬、伏滔在桓溫府同坐,桓溫命伏滔讀他的《北徵賦》,當讀至「從相互傳說中得知,有人在此地捕獲麒麟,這種神物出現是預兆吉祥瑞德,為什麼被虞人捕獲呢?久病的孔子沉痛哭泣,似乎是發自內心的悲痛。
哪裡只是一個人一性一命的安危,天下大道將要淪喪」,其原文至此就轉換韻腳。
王王旬說:「此賦將流傳千年,不可輕率啊。
現在『天下』之後,換韻移事,但對於賦作傳旨的趨向,似乎有未盡之意。」
伏滔說:「能增寫一韻句,可能稍好於前。」
桓溫說:「你可考慮增補。」
袁宏當即應聲答道:「感觸不絕於我心,訴於風一流人物而特作此賦。」
王王旬誦讀體味很久,對伏滔說:「當今文章寫得好的,應共推袁宏。」
袁宏一性一格好強爽直,雖受桓溫禮待,但每當一起辯論,卻毫不屈意奉承,所以得不到榮升。
他與伏滔同在桓溫府,府中以「袁伏」並稱。
袁宏內心恥於如此稱謂,常歎息說:「桓公厚恩未加於一國之傑出人士,而我與伏滔地位相等,真是羞辱極了。」
謝安經常讚譽袁宏機靈答辯之快。
後謝安任揚州刺史,袁宏由吏部郎出任東陽郡,在冶亭設宴餞別。
當時眾賢會聚,謝安有意在倉卒之間迫試袁宏,臨別握住他的手,回頭從隨從手中取一把扇子給他,並說:「姑且以此物贈行。」
袁宏應聲答道:「當經常捧著宣揚仁風,撫一慰那裡的百姓。」
那時人們都讚歎他有所遵循能得要領。
袁宏閱東漢傅毅著《顯宗頌》,文辭典雅,於是作頌九章,歌頌東晉簡文帝之德,進獻給孝武帝。
太元初年(376),袁宏在東陽逝世,終年四十九歲,撰著有《後漢紀》三十卷及《竹林名士傳》三卷,詩、賦、誄、表等雜文共三百餘篇,流傳於世。
袁宏有三子,長名超子,次名成子,又次為明子,明子有他的風度,最知名,官至臨賀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