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帝
第03章 順治帝福臨
清世祖章皇帝一愛一新覺羅·福臨,6歲登極,是清代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
年號順治:順,意順利;治,意治理。
就是順利治國,華夏一統的意思。
少年福臨的命運,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福」從天上降「臨」。
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大清皇位,從天而降。
如前文所說,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亥刻,皇太極帶著「儲嗣未定」的遺憾猝死。
皇太極在白天還處理政務,夜裡就離開人世。
他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沒有交代由誰繼位。
由於事出突然,諸王貝勒也沒有一點準備。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亂和哀悼,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宮崇政殿打響。
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後的第六天。
努爾哈赤有遺詔,規定皇位的繼承要滿洲貴族來討論。
當時主要有七個人的意見舉足輕重:四個親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
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
豪格(1609~1648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為皇太極長子,35歲(比多爾袞年長3歲),正值壯年;第二,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第四,皇太極生前親掌的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尤其是兩黃旗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爾袞(1612~1650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時年32歲;第二,受到父親的鍾一愛一。
史載,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由代善攝位。
而代善鑒於當時情勢,轉而擁立皇太極;第三,多爾袞兄弟為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旗主貝勒,這兩個旗支持多爾袞;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爾袞兄弟佔了三個席位;第五,多爾袞多次統軍出征,「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屢立大功。
八旗甲冑從實力對比看,豪格有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正白、鑲白兩旗的支持。
那麼,其餘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紅和鑲紅兩旗、濟爾哈朗掌管的鑲藍旗——的意見就至關重要。
十四日黎明,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即護軍營,為禁軍中護衛皇帝的部隊)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
圖爾格、遏必隆又傳令其牛錄下的護軍,備好甲冑弓矢,護衛大清門。
議商皇位繼承人的貴族會議在崇政殿的東廡殿舉行,由年紀最長(61歲)、地位最高的禮親王代善主持。
黃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爾袞以其資歷不夠,令他們退下。
索尼和鄂拜雖然退出,但兩黃旗巴牙喇包圍了宮殿。
兩黃旗暫時佔了上風。
但兩白旗並不示弱,豫郡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弟兄發言,力勸多爾袞即帝位。
多爾袞見形勢緊張,正在猶豫。
多鐸聲言:「你如果不答應,應當立我。
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多爾袞不同意立多鐸,說:「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裡,不獨王(多鐸)也!」多鐸又說:「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代善)!」禮親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
豪格覺得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大局可定。
於是,表示謙辭,說:「福少德薄,非所堪當!」他本來是假意謙讓,想讓眾人「堅請不已」,然後順勢登上皇帝寶座,這樣不是顯得既謙恭又眾望所歸嗎?但是,兩白旗並不相讓。
他內心憤懣,隨即暫退。
在爭執激烈的氣氛下,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說:「我們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
要是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寧可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這時,禮親王代善見形勢不對,以年老不預朝政而離席,英郡王阿濟格隨後以不立多爾袞而退出,豫郡王多鐸沉默不發一言。
這就出現「定議之策,未及歸一」的僵局。
在這劍拔一弩一張、互不相讓的緊要關頭,表面憨厚而內心機敏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
多爾袞權衡利弊:如果自己強行繼位,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並,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而讓年幼的福臨繼位,則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
所以,多爾袞說:「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皇子當中豪格提出他不繼位,那就請福臨繼位。
福臨年紀小,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我輔政。」
豪格也不好反對。
於是,6歲的福臨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
這有點像天助神祐,但也並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據來。
正如一位哲人說過的,在權力爭奪的平行四邊形諸力中,兩條邊的兩個不同方向的分力,鬥爭的結果,既不是這條邊的力,也不是那條邊的力,而是對角線的力,就是兩個分力所產生的一個合力。
福臨,幸運地成了這條權力鬥爭中的「對角線」。
第二,遷鼎燕京,從天而降。
清順治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下太原、佔大同,陷宣府、破居庸,掠昌平、焚皇陵。
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軍攻陷北京。
崇禎帝朱由檢在瘋狂殺死、殺傷自己的妻女之後,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而死,276年的大明皇朝滅亡。
李自成攻佔北京城的軍報,傳到大清的都城盛京。
多爾袞急召智囊範文程等決策。
範文程分析了明崇禎帝死後軍事與政治的形勢,建議利用忠於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逐鹿中原。
他起草宣諭官吏百姓的佈告說:我們的軍隊是為你們的皇帝報仇的,不是來殺你們的百姓的。
現在我們要誅滅的,只有闖賊!辟吏歸順我們,還是官復原職;百姓投奔我們,還讓你們重一操一舊業。
我們的軍隊有嚴格的軍紀,肯定不會加害你們!
於是,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於四月初九日領大將軍印,統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等共約14萬大軍,奔向山海關。
這時,山海關聚結三大軍事集一團一:第一個是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統領的明軍;第二個是李自成親自帶領討伐吳三桂的20萬大軍;第三個便是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
他們代表三種政治勢力——大明、大順、大清。
這三個軍事集一團一,反映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從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展開山海關大戰。
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合。
經過激戰,李自成大敗。
多爾袞取得山海關大捷後,以吳三桂軍為先導,率領八旗軍向北京進發。
沿途官兵,獻城投降,奉表稱臣。
李自成則於四月二十六日敗歸北京,四月三十日,匆匆稱帝,放火燒燬紫禁城一些宮殿,棄京西走。
五月初二日,多爾袞率領清軍,從朝一陽一門進北京城。
多爾袞進紫禁城,臨武英殿御政。
多爾袞御政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定都的問題。
睿親王多爾袞建議遷都北京,但英郡王阿濟格表示反對:「初得遼東,不行殺戮,故清人多為遼民所殺。
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
而大兵則或還守沈一陽一,或退保山海,可無後患。」
多爾袞以太宗皇太極遺言回答了其胞兄:「先皇帝嘗言,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
況今人心未定,不可棄而東還。」
年方7歲的順治帝,自然採納多爾袞遷都的意見。
同年十月初一日,順治帝因皇極殿(今太和殿)被李自成焚燬,便在皇極門(今太和門)張設御幄,頒詔天下,「定鼎燕京」。
祖、父28年奮爭未能實現遷鼎燕京,7歲的福臨卻實現了。
他在多爾袞的輔佐下,「入關定鼎,奄有區夏」。
所以,福臨身後得到的廟號是「世祖」,而他的父親皇太極的廟號僅是「太宗」。
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甚至於令人來不及思索;這一切又來得太輕易了,讓人不能不懷疑這是「天福降臨」。
福臨戲劇一性一地登上了政治舞台,並在這個舞台上活動了18年。
這18年,他做了8年傀儡,其間主要是攝政王多爾袞在發號施令;後10年才逐步實現乾綱獨斷,當上了主角。
順治朝的18年:剃髮、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是其六大弊政;定鼎北京,保護皇宮;攻佔南京,統一中原;廢除三餉,興利除弊;親善蒙古,治理西藏;懲治貪一官,整頓吏治;崇文興教,傾心漢化,則是其六大功績。
歷史學家對這段歷史的評價可說是毀譽參半。
福臨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動的時間十分短促,24歲時就匆匆謝幕。
福臨的人生,短暫卻絕不平淡,他的親情,他的一愛一情,甚至他的死,都讓人褒貶不一,一言難盡。
順治的生母,就是有名的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
她13歲嫁給皇太極,後來住在永福
宮,被封為莊妃,所以稱她為永福宮莊妃。
皇太極登極為天聰汗時,她才14歲。
夫君死得太早,剛滿30週歲就守寡,是她的不幸;但她的大幸卻是兒子做了皇帝,自己則做了皇太后。
莊妃本身不是皇后,兒子也不是皇長子,卻一口吞下兩枚幸福之果——兒子做皇帝和自己當太后。
在當時,一個30歲的寡一婦帶一個6歲的兒皇帝實在是不容易,讓人不由得聯想起明朝萬曆皇帝和他母后的故事:萬曆皇帝10歲繼位,上皇后尊號為「仁聖皇太后」,上生母尊號為「慈聖皇太后」。
他的生母李太后原是宮女,在宮中沒有地位,吃飯時仁聖太后和萬曆帝坐著,慈聖太后卻站著。
內廷有仁聖皇太后,外朝有大學士張居正,萬曆皇帝才10歲,她依靠什麼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個女人太有心計了!一天,她說,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神託言,自己是九蓮菩薩轉生。
於是,她捐資在北京阜成門外修建一座慈壽寺,供奉九蓮菩薩。
寺中還修建一座高塔,名「永安萬壽塔」,又叫「慈壽寺塔」。
從此,再沒有人敢欺負這位現世「九蓮菩薩」。
孝莊太后倒沒有用諸如此類的策略。
她深知,同攝政王多爾袞搞好關係才是自己最為穩固的靠山。
關於孝莊後和多爾袞的關係,歷來有種種傳聞和猜測,最有名的是「太后下嫁」的公案。
民國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觀》卷一,有三條專記太后下嫁一事。
民國八年署名「古稀老人」編寫的《多爾袞軼事》則更記得如同親聞目睹,說「當時朝廷情勢,危於累一卵一」,「太后時尚年少,美冠後宮,一性一尤機警,……故寧犧牲一身,以成大業」。
而多爾袞本來就好色成一性一,此時更以陳奏機密為由,出入宮禁。
至今仍有人認為所謂「太后下嫁」確有其事,並提出種種理由,但是還沒有一條鐵證。
提出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條:第一,莊妃下嫁為保全兒子的皇位。
這點前面已經講過,順治繼位是多種政治勢力複雜鬥爭和相互妥協的結果。
第二,兄死弟可娶其嫂是滿洲習俗。
滿洲確實有這樣的習俗,但有這樣的習俗並不能證明多爾袞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第三,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
這是尊稱,如同光緒稱慈禧為「皇阿瑪」一樣。
如果說,稱多爾袞「皇父攝政王」就說明太后下嫁的話,那麼叫慈禧「皇阿瑪」,恐怕要得出慈禧變一性一的結論來了。
第四,蔣良騏所輯《東華錄》裡記載多爾袞「親到皇宮內院」云云。
高一陽一認為,極有可能是指孝莊與多爾袞相戀的事實。
相戀的事可能有,也可能無,但相戀不同於下嫁。
第五,孝莊死後埋在清東陵的昭西陵(在皇太極昭陵西面)。
孝莊和康熙都做了解釋:太皇太后不願意驚動太宗的亡靈,而願意同兒孫在一起。
第六,有人說見過《太后下嫁詔》。
歷史不能憑某人一說,這根本沒有任何證據。
第七,惟一比較直接的證據是明末張煌言(蒼水)的一首七言絕句《建夷宮詞》:「上壽觴(shāng)為合巹(jǐn)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
我們做一個分析吧。
它的標題叫《建夷宮詞》,「建」是建州,「夷」就是夷狄,明顯地帶有民族偏見。
這個時候,張蒼水在江南,南明勢力和清朝是對立的,所以出在敵人之口,記在異國之文,不能成為歷史的證據。
而且詩詞也不能直接作為歷史的證據,因為詩可以誇張,可以比附。
孟森先生早就指出:「遠道之傳聞,鄰敵之口語,未敢據此孤證為論定也!」可以說,至今還沒有見到一條關於「太后下嫁」的史證。
特別是當時作為清朝屬國朝鮮的《李朝實錄》沒有「太后下嫁」頒詔告諭的記載,而像這樣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應當詔諭屬國的。
我認為:孝莊太后同多爾袞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的事確實無。
不管下嫁與否,孝莊太后出於母子命運和大清江山的考慮,盡量籠絡多爾袞,倒是不用懷疑的。
這樣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按理說應當母慈子孝、關係融洽。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關於順治皇帝和母后的關係,《清史稿·后妃傳》僅有四句話的記載: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后」,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贈太后父寨桑和碩忠親王,母賢妃」,這也是例行公事;第三句記載:「太后萬壽,上制詩三十首以獻」,這仍是例行公事;第四句記載:「上承太后訓,撰《內則衍義》,並為序以進。」
僅僅以上四句話、60個字而已。
而同一篇傳記,記載康熙同他祖母關係的則有715個字。
從中透露出順治同母后的關係並不太協調。
可能有的衝突是:第一,順治小時候貪玩,母后管教過嚴,這是家庭中的常理。
第二,順治的皇后是母后和叔父多爾袞給指定的。
小皇后出身蒙古科爾沁貴族,從小嬌生慣養,順治不喜歡。
雖然勉強成了親,但婚後經常發生口角。
順治不顧母后和大臣的反對,強行廢掉了皇后。
直到順治病危的時候,被廢的小皇后想要見他一面都不行。
後來再立一個皇后,順治還是不喜歡。
在皇后問題上母子有矛盾。
第三,順治喜歡董鄂妃,一愛一得死去活來。
太后干涉,母子又發生矛盾。
矛盾最激烈的就是第四個,順治放著皇帝不做,要出宮做和尚,母后當然堅決反對。
第五,母后同多爾袞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也讓小皇帝心裡不愉快。
總之,母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福臨的登極,既是有幸的,又是不幸的。
說他有幸,是因為他小小年紀,大福降臨,成了皇上;說他不幸,是因為他做個兒童皇帝,無權無勢,形同傀儡。
他與叔父多爾袞的關係也是雙重的:沒有多爾袞的支持,他無法登上皇帝寶座;但是只要有多爾袞在,他就要生活在皇叔攝政睿親王的一陰一影裡,有名而無實。
未成年的小皇帝,起初還有兩把保護傘:一是兩黃旗大臣的效忠,二是有皇兄豪格作為堅強後盾。
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經過幾年謀劃,運用各種手段對這些小皇帝的保障,同時也是自己的阻礙的政治勢力,逐個加以翦除。
多爾袞在宣誓輔政之後,就一步一步地將朝政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第一步,取消了軍國大事由八旗貝勒共議的制度,而由兩位攝政王決斷。
這樣一來,二位攝政王就凌駕於諸親王、郡王、貝勒之上。
第二步,獨攬大權。
諭告各衙門辦理的事務,有需要向睿、鄭二王報告的,都先向睿親王匯報。
這樣一來,多爾袞實際上成了「首席攝政王」。
第三步,分化黃旗。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一日,多爾袞利用都統何洛會等訐告豪格,把豪格定罪幽禁。
通過這個案子,將豪格進行降罰。
對像索尼這樣豪格的兩黃旗親信,或處以死刑,或籍沒家產,或貶官遠放。
而對首先訐告者,給予陞官、晉爵。
這就嚴重地分化、削弱了兩黃旗。
第四步,整死豪格。
豪格的存在,對於多爾袞來說,是最大的政治威脅。
先是,盡避豪格被廢降罰,但在清軍入關用人之際,還是讓豪格隨軍從征。
豪格作戰勇敢,立下大功。
順治在北京登極,分封諸王大臣,復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
不久,派豪格西征。
豪格下西安,平陝西。
又擊敗大西軍,射死張獻忠。
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凱旋歸京,即被訐告。
多爾袞藉此又將豪格定罪,下獄。
三月,豪格猝死,年僅39週歲。
一說豪格帶了大軍凱旋的時候,到了盧溝橋,在宴會當中,被用弓弦給勒死的。
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凱旋的時候多爾袞設伏兵把豪格給殺了。
多爾袞殺掉豪格後,還霸佔了豪格的妃子作為自己的福晉。
經過一番經營,多爾袞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小皇帝也真正成了孤立無援。
多爾袞的尊號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再尊為「皇父攝政王」,成了名義上的「太上皇」,實際上的皇帝。
而小皇帝的處境則危如累一卵一,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擺一布了。
多爾袞攝政王做了七年,在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死於喀喇城。
第二年正月,順治親政。
二月就宣佈多爾袞十大罪狀。
籍其家產,罷其封爵,撤其廟享,誅其一黨一羽。
不僅如此,傳教士衛匡國《韃靼戰記》一書記載說:據傳多爾袞的墳被挖了,多爾袞的一屍一體被拋棄荒野,還用棍子打多爾袞的一屍一體,用鞭子來鞭一屍一。
更有甚者,把他的頭割下來,令他身首異地。
我們不評論這件事情是不是過分,但是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順治對多爾袞之恨可謂咬牙切齒。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帝有兩後、十五妃。
但他的婚姻生活是個悲劇。
順治先後冊立兩位皇后。
一位是他母親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由多爾袞做主定婚、聘娶。
順治親政,冊為皇后。
二人一性一格不合,順治廢掉皇后,降為側妃。
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為妃。
六月,冊為皇后。
她不久又受到順治帝的責斥。
但這位皇后能委屈圓通,又有太后呵護,才沒有被廢掉。
順治真正視為國色天香、紅粉知己的是董鄂妃。
順治帝對董鄂妃可謂是一見鍾情,至死不渝。
有幾件事可以說明少年天子對董鄂妃的恩一愛一逾常。
一是晉陞之速和典禮之隆。
董鄂氏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晉為「皇貴妃」。
這樣的陞遷速度,歷史上十分罕見。
十二月初六日,順治帝還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頒恩詔大赦天下。
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二是盡澳惡習、專一寵一一人。
據當時的傳教士湯若望記述,少年福臨「和一切滿洲人一個樣,而肉一感肉一欲的一性一癖尤其特別發達」,結婚之後,「人們仍聽得到他的在道德方面的過失」。
可見,福臨確實沾染了滿洲貴族子弟那種好色一婬一縱之習。
可是奇跡出現了,自從遇到董貴妃後,少年天子變得專一起來。
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謂「長信宮中,三千第一」、「昭一陽一殿裡,八百無雙」,真是六宮無色、專一寵一一身。
枕上春一夢剛三年,貴妃撒手絕人寰。
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生了一個男孩兒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一病不起,22歲就告別了深一愛一著她的少年天子。
順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尋死覓活,不顧一切,人們不得不晝夜看守著他,使他不得自一殺」。
順治帝輟朝五日,追諡其為端敬皇后。
並在戶部資金極為短缺的情況下,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
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一陰一間侍候自己的一愛一妃。
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
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再呈稿,再不允」。
後由張宸具稿,「皇上閱之,亦為墮淚」。
以順治帝名義親制的董鄂妃《行狀》數千言,極盡才情,極致哀悼,歷數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潔品慧德。
貴妃辭世,留給少年天子無盡的哀思。
4個多月之後,福臨就溘然離世,追隨一愛一妃而去。
董鄂妃是何許人?她運用了什麼樣的魔力令這位至高無上的君主甘心為之生,為之死?
董鄂妃,又作棟鄂妃。
她的來歷有三說:
一說是《清史稿·后妃傳》的記載:「孝獻皇后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
上眷之特厚,一寵一冠後宮。」
二說是董鄂妃為秦淮名一妓一董小宛。
董小宛原為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
江南名一妓一知書多藝,傾慕東林,如李香君與侯方域、柳如是與錢謙益、卞玉京與吳偉業、顧眉生與龔鼎孳,都是佳人配才子。
持此說者認為,清軍南下,董小宛被擄到北京,先留在王府,後被太后要了去。
順治看了喜歡,就從孝莊太后那裡要到自己身邊,用滿洲姓董鄂氏。
其實,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根據冒辟疆《影梅庵憶語》記載,冒辟疆初識董小宛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一年董小宛16歲,順治帝才2歲。
而順治娶董鄂妃時是19歲,董鄂妃18歲。
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麼此時她應當是33歲了,顯然年歲不合。
同時,《影梅庵憶語》對董、冒二人從相識、完婚、蒙難到董小宛病死,都有比較詳盡的記錄。
大致的情形是:
崇德四年(1639年),董小宛16歲。
冒辟疆初遇董小宛。
崇德六年(1641年),冒辟疆又邂逅陳圓圓,稱其「令人欲仙欲死」,於是疏遠了董小宛。
崇德七年(1642年),陳圓圓被周奎購京師,冒辟疆重逢董小宛。
崇德八年(1643年),董小宛20歲,入冒辟疆家,為其妾。
董小宛「卻管弦,洗盡鉛華,一精一學女紅」,一心一意做良家婦女。
順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2歲。
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渡江,破南京。
冒辟疆在逃難中患病,「此百五十日,姬僅卷一破席,橫陳榻旁。
寒則擁抱,熱則披拂,痛則撫一摸,或枕其身,或衛其足,或欠身起伏,為之左右翼」。
董小宛辛苦侍疾,無微不至。
順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歲。
冒辟疆再病,「勺水不入口者二十餘日」。
「姬當大火爍金時,不揮汗,不驅蚊,晝夜坐藥爐旁,密伺余於枕邊足畔六十晝夜」。
董小宛二度侍疾。
順治六年(1649年),董小宛26歲。
冒辟疆患病,董小宛三度侍疾。
順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28歲,病死。
這不僅有冒辟疆的筆記,還有當時不少文人學士的悼念詩詞,均可證明當時董小宛確實死在冒府。
董小宛比順治大14歲,同冒辟疆結婚9年未生育,並於順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說實屬望風捕影,不能成立。
三說是董鄂妃原為順治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妻子。
這種說法主要來自於《湯若望傳》的記述:「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一愛一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刮。
這位軍人於是乃因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一殺而死。
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底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根據陳垣先生的考索,她似乎就是順治奪十一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之一愛一,但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
董鄂妃,這位神秘的女子,讓那麼多文人墨客夢繞魂牽,賦詩寄情;又讓那麼多歷史學家費盡心思,苦心考索。
但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個待解之謎。
順治在明清兩代28位皇帝中,是一位尊崇耶穌會士、篤信佛教的皇帝。
大體說來,順治親政後,前7年間湯若望耶穌會士勢力影響較大些,後4年間佛教和尚勢力影響較大些。
順治帝尊崇耶穌會士,是受湯若望的影響。
湯若望(Joannes Adam Schall vonBell),耶穌會士,德國人,明崇禎年間被征參與天文推算,設館於現在的北京宣武門內南堂。
明亡清興,北京內城原居住民要遷往外城。
湯若望以館內藏經、像為由,上書請求緩遷。
他意外地得到諭准的滿文諭告,貼在堂門,得以免遷。
順治元年(1644年),受命修正曆法。
新曆法稱《時憲歷》,修成頒行。
他因此得了太常寺少卿銜,成了清朝的命官,開創了西洋傳教士掌管欽天監的先例。
順治帝親政後,湯若望不僅給皇太后治好了病,還給順治的未婚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治好了病。
孝莊皇太后非常感謝他,請他參加順治皇帝的大婚典禮。
皇太后尊湯若望為義父,順治尊稱他為「瑪法」(滿語「爺爺」的意思)。
皇太后還將湯若望贈給她的十字聖牌掛在胸前。
此後,順治一方面向湯若望請教天文、曆法、宗教等學問,另一方面向他請教治國之策。
在順治十三、十四年間,順治曾24次親訪湯若望的館舍,長時間晤談。
湯若望也沒有辜負太后和皇帝的信任,「睹時政之得失,必手疏以秘陳」,先後向順治呈遞了300多件奏帖,陳述自己的建議和見解,其中許多諫言被順治帝採納。
順治很喜歡湯若望平易近人的作風,語言慈祥的奏疏。
他對朝廷大臣說,湯若望對國君的一愛一是真誠的,不像有的大臣討好國君是為了得到功名利祿。
順治同湯若望的交往日益密切,以至超出君臣關係。
順治允許湯若望隨時進入內廷,他也常到宣武門內湯若望的住所研討學問,參觀書房,遊覽花園,共進便餐。
順治19歲的生日,是在湯若望的家裡度過的。
他們歡洽之情,如同家人父子。
順治因為一寵一信湯若望,給他封了許多職爵:先加太僕寺卿,不久改太常寺卿。
順治十一年(1654年)賜號「通玄教師」。
後又加封通政使,晉光祿大夫,升正一品。
湯若望想使順治皈依天主教,但因他已信佛教,而沒有受洗。
順治帝病危時,議立嗣君。
順治因皇子年齡太小(長子牛鈕已殤、次子福全9歲、三子玄燁8歲),想立皇弟;皇太后想立皇三子玄燁,徵詢湯若望的意見。
湯若望以玄燁出過天花(可終生免疫),支持皇太后的意見。
順治帝便一言而定玄燁繼承皇位。
史書說湯若望「直陳萬世之大計」。
陳垣先生評價說:「吾嘗謂湯若望之於清世祖,猶魏征之於唐太宗。」
但在順治帝死後,湯若望被楊光先誣告而下獄。
康熙帝親政後,給湯若望平反。
因原封號「通玄教師」的「玄」字為康熙帝名諱,而改封為「通微教師」。
關於這件事,將在下文詳述。
湯若望的墓在今北京市車公莊大街6號院內。
順治成為一位篤信佛教的皇帝,有他生活環境的影響。
早在他的祖父努爾哈赤時,藏傳佛教已傳到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常手持念珠,並在赫圖阿拉建立佛寺。
到皇太極時,盛京(沈一陽一)興建實勝寺,藏傳佛教在後金已產生很大影響。
順治的生母是蒙古族人,自幼受到佛教的熏陶,又年輕寡居,以信佛解脫內心的孤獨與苦悶。
再加上太監們的慫恿,順治帝稍長便信奉起佛教來。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監的一精一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在京師海會寺同憨璞聰和尚見面,兩人相談甚歡。
順治帝欣賞憨璞聰的佛法智慧、言談舉止,便將他召入宮中。
十月,順治帝又在皇城西苑中海的萬善殿,召見憨璞聰和尚,向他請教佛法,並賜以「明覺禪師」封號。
他對佛教愈信愈虔,愈修愈誠。
順治還召見玉林琇、木陳忞、溪森等和尚,讓他們在宮裡論經說法。
順治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要用丑些字樣」,他自己選擇了「癡」字,於是取法名「行癡」、法號「癡道人」。
玉林琇稱讚順治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則自稱弟子。
順治總有剃度出家的念頭。
有一次他對木陳忞說,朕想前身一定是僧人,所以一到佛寺,見僧家窗明几淨,就不願意再回到宮裡。
要不是怕皇太后罣念,那我就要出家了!在一愛一妃董鄂氏死後,他更是萬念俱灰,決心遁入空門。
有記載統計,他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38次到高僧館舍,相訪論禪,徹夜交談,完全沉迷於佛的世界。
順治命溪森為他淨發,要放棄皇位,身披袈裟,孑身修道。
溪森開始勸阻,他不聽,最後就剃成和尚頭了。
這一下皇太后可著急了,火速叫人把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召回京城。
玉林琇到北京後非常惱火,當時命人架起柴堆,要燒死弟子溪森。
順治無奈,只好讓步。
溪森得免一死。
後來溪森臨終時作偈語說:「大清國裡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就是說的他同順治的特殊關係。
這件事過去不久,順治又聽從玉林琇的建議,命選僧1500人,在阜成門外八里莊慈壽寺從玉林琇受菩薩戒,並加封他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有一次,順治和玉林琇在萬善殿見面時,因為一個是光頭皇帝(新發尚未長出),另一個是光頭和尚,所以相視而笑。
順治是個既任一性一又脆弱、既多情又哀愁的人。
他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一愛一子夭折、一寵一妃死亡、出家不成,他極度憂傷的一精一神垮了,他骨瘦如柴的身一體也垮了!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因患天花,終因醫治無效,崩於養心殿。
有人說,順治並沒有死,而是出家了。
這不符合事實。
從現有材料來看,順治還是死了。
順治帝患天花有歷史記載,清廷還曾禁止民間炒豆。
還有更直接的證據。
順治病危時,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
《王熙自定年譜》記載了這件事情: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
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
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
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
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根據順治的意思撰寫《遺詔》,寫完一條,立即呈送。
一天一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
《遺詔》到初七日傍晚撰寫與修改完畢。
當夜,順治就去世了。
順治臨終前說:「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順治帝死後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
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王殿為順治遺體秉炬火化。
溪森死後,他的門人編輯他的語錄《敕賜圓照溪森禪師語錄》記載了這件事。
所以,順治帝確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
順治帝死後,按照皇太后的懿旨,順治帝的遺囑,由8歲的玄燁繼承皇位。
玄燁就是康熙大帝,下面就要講到他。
福臨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福臨
出生: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
屬相:虎
卒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
享年:24歲
謚號:章皇帝
廟號:世祖
陵寢:孝陵(清東陵)
父親:皇太極母親:孝莊太后
初婚:14歲結婚,配偶博爾濟吉特氏
配偶:17人,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子女:8子,6女
繼位人:玄燁(康熙)
最得意:懲治死後的睿親王多爾袞
最失意:想出家未成
最不幸:父親早故
最痛心:一愛一妃董鄂氏早死
最擅長:佛學